首頁>歷史>

晚清中國,很多人是反對去西方的,把去西方與洋人接觸是為洪水猛獸,這是晚清帝國傳統士大夫的主流觀點。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把同洋人打交道視為漢奸行為。至於到西方走一走看一看,瞭解西方的風土人情,更被看作是入虎狼之穴,視作畏途。

1866年春,在中國出任海關稅務司的英國人赫德,作為當時的大齡晚婚青年要回國結婚,特地到總理衙門請假六個月,臨行前,他對奕訢說,中國可以派出一個考察團隨他到西方各國遊歷一番,也瞭解一下西方的政情和社會狀況,為中國的發展提供借鑑。

1866年的赫德

赫德的建議,奕訢聽後感到非常可行,認為很有利於洋務事業的推動。因而,一次臨朝時他向兩宮皇太后稟報了此事。朝議時,在討論派誰去的問題上,讓奕訢感到尷尬的是,朝臣們竟然互相推脫,沒人願意前往,大家都認為,到西方去十分危險,擔心性命之憂。這個說家中有八十歲老母需要贍養,那個說家中有八個月的幼兒需要照看,還有人說家中小妾懷孕八個月了,正待臨產。總而言之,誰也不願意前往。慈禧太后也不能強逼搞攤派呀。最後,奕訢到同文館找那些接受西學的學生商量,問誰願意前往,同文館裡的學生也是默不作聲,沒人願意去,大家都把飄洋過海遠行視作畏途。即便是幾個同文館裡畢業,到總理衙門幫辦外交的幾個人也不願意前往。

這樣的局面,讓奕訢很是尷尬,也就在這時,一位63歲的老人站了出來,他就是斌椿。英國人赫德到中國後,斌椿曾經給他做了幾年中文教師併兼辦文案。在與赫德的接觸中,他對西方事務有所瞭解,也產生了興趣。他看到無人願意前往,便站了出來。說他雖然年老,但為解燃眉之急,慨然願意前往。既然沒有人願意前去,斌椿又自告奮勇,奕訢十分高興,便同意了他的請求。於是,斌椿帶領3位同文館學生和他的兒子一行5人組成了中國最早的出洋考察團,開始了西洋各國的遊歷。

斌椿像

經過近四個月對英國、法國、美國等十餘個國家的遊歷,斌椿一行開闊了眼界。在遊歷中,斌椿發現西方近代的科學技術、物質文明是中國所需要學習的。火車、輪船、電報、電梯、活字印刷、鐵路隧道、蒸汽機、起重機、傳真照片及一般攝影、顯微鏡及幻燈、大紡紗廠和兵工廠的生產情況等,這些對於老大帝國的中國都是前所未見的新鮮事物,這也使彬椿認識到,奕訢為什麼要提出“自強”學習西方的先機技術。

這次遊歷中,斌椿一行還參觀了埃及大金字塔和古太陽神廟,觀看了歐洲博覽會和芭蕾舞劇;特別是在英國,白金漢宮的雄偉、大英博物館的文明、國家議院、報社、高等學院、植物園,法國的凡爾賽宮、拿破崙大帝的凱旋門等等,所有這些都讓彬椿一行感受到了與中國儒家傳統文化迥然不同的西方文明。

本文根據《少年行》改寫

斌椿回國後,將出國考察的所觀所感寫成《乘槎筆記》和《詩集》,考察團員張德彝著成《航海述奇》。斌椿一行透過東西文化的對比感到,當工業化潮流帶動西方各國紛紛進入現代文明生活的時候——火車賓士、輪船暢通、電線高架、通訊便利等等,中國人所沉醉的田園詩般靜謐的自然經濟生活與西方的近代文明相比,實在是落後了!

10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維新變法慈禧太后反對變革,為何積極支援洋務事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