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從來沒有發生過變化,就像肉食動物與食草動物之間的戰爭一樣。
食肉動物從來都是追著食草動物走,當他們聞到血腥的氣味,便會一擁而上。
1894年農曆新年剛剛結束,清王朝的君臣便忙碌起來,他們聚在一起在商討一個大議題:為當時的明治天皇送禮。
禮部上摺子說:二月初三,是日本明治天皇成婚二十五週年年紀日,大清國理應表示祝賀。
西洋各國均往致賀,中國與日本系同洲之國,通使往來,素稱輯睦,自宜廣我懷柔之意,以堅其悅服之忱。
按照禮部的意思,西方列強都對此表示了祝賀,並且派使者前往祝賀,我大清國本來與日本就是“同洲之國”,比西方列強更為親近,理應送一份厚禮以表祝賀之意。
況且,這一年十月初十就是太后老佛爺的六十大壽,作為禮尚往來,日本肯定會回一份大禮。到時候烘托出萬國來朝的景象,也不大清朝“天朝”的面子。
按照禮部的說法,中日關係不僅一貫友好,日本對中國還“飽含悅服之忱”,大清王朝理應本著懷柔之意,進一步強化中日友好。
但事實上,當時的中日關係真的是如此麼?稍微對近代史有了解的人,都會知道這是清王朝想做這大爭之世“綿羊”的一種託詞,完全是一種啊Q心態。
1867年,就在日本考察團離開中國5年後,日本的明治天皇繼位,1868年便開啟了明治維新。
1870年,日本便派出使者來拜訪剛剛上任的直隸總督李鴻章,尋求與清王朝建交,雙方相談甚歡。
1871年,日本“欽差全權大臣”伊達宗城,攜帶明治天皇的國書來到中國,清廷很快就與日本達成建交意向,並簽訂了《中日修好條規》、《中日通商章程》。
這個看似很友好,而且平等的建交其實暗藏險惡用心。
清王朝在兩次鴉片戰爭失敗後,有人便想出了“以夷制夷”的思路,英國不是透過鴉片戰爭取得了很多特權嗎?
反正我大清國物產豐富,幅員廣大,那我就把這些特權送給更多的國家,以此來作為誘餌,來誘惑其他國家來與英國對抗。
可是清王朝忘了,這個世界本是叢林法則,它忽略了列強的貪婪程度。
不打仗就能在別國獲取特權?我估計當時的列強聽了也是有點懵的。估計也只有清政府才能想出這樣的法子來。
日本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與清王朝建交的,因為建交就意味著特權到手。
但是李鴻章也不傻,他堅持中日關係特殊化處理,畢竟當時的日本,在清朝眼裡也就是個小兄弟,小兄弟也想來揩油,這說不過去,也無法對天下臣民交代。
這讓日本惱羞成怒。既然你不給,那就休怪我無情,我就自己動手奪。
1871年10月,就在清廷與日本簽署《中日修好條規》後的一個月,日本開始向琉球王國動手。
琉球王國曆史上長期是中國的藩屬國,琉球國國王都是要經過中國的冊封才能上任的。
而且琉球國一直奉中華為正統,年號也一直沿用中國的年號。
1872年10月,日本強行宣佈改琉球國為“琉球藩”,冊封琉球國王尚泰為“琉球藩王”。之後又將琉球群島劃歸了日本的沖繩縣和鹿兒島縣。
琉球不滿日本的霸道行徑,開始向大清國求援。但清政府卻無動於衷。
更甚者琉球國裡面有一批心向中國的人,這些人自認為是中國人,是中國移民的後代。
他們不能接受日本對琉球的控制,就選了代表跑到北京來向大清王朝請願,後來絕食,自殺,以各種極端方式請求清王朝幫一把。
但是他們沒想到在清王朝的心中完全沒有他們的位置,清王朝看到這些人的時候,沒有因為海外還有這麼多心向中國人群體而倍感鼓舞。
相反大清國卻想,這些人跑過來鬧,又是絕食,又是自殺的,鬧的整個北京城乃至半個中國都知道原來大清國還有一個附屬國叫琉球。
居然還被一個小國日本給吞併了,所以清王朝非常生氣。
於是這些大清的官僚們發動了輿論戰。
紛紛出來寫文章,而且寫得振振有詞,分析了琉球的來歷,對大清毫無任何價值可言,怎麼可以為一個毫無價值的琉球和日本人打一仗呢?
更甚至有一些人寫我們的海軍很弱,當年忽必烈最強大的時候,兩次遠征日本都失敗了,我們能成功?如果失敗了誰承擔這個責任?
於是在清廷的交涉和抗議聲中,日本趁機佔領了琉球。此時琉球形成了向中日兩國稱臣的局面。
1874年5月,日本藉口日本小田縣民4人漂流到臺灣,遭到當地土著人的搶劫、毀船和虐待。
派遣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率領三千多全副武裝的日本士兵,從長崎出發,登陸中國臺灣“興問罪之師”。
後遭到當地牡丹社原住民的激烈抵抗。這便是“牡丹社事件”。
雖然“牡丹社事件”中清王朝取得了勝利,但是清政府還是與日本簽訂了《臺灣事件專條》,規定大清國需支付日軍50萬兩白銀,其中10萬兩為遇害漁民的撫卹費,40萬兩充做大清國回購日軍“修道、建房”的費用。
這真是亙古未有之事,戰勝者卻要向失敗者賠款。這樣花錢買和平,可真不愧是“天朝上國”。
看到清王朝如此的“大度”,1875年,日本強行命令琉球停止向大清國朝貢,中斷了琉球王國與中國的藩屬關係。
由於清廷只抗議、不發兵。表現出了“大國風度”。
1879年,日本乾脆廢除了“琉球藩”,改為“沖繩縣”,琉球王族成員也被全部挾持到東京軟禁,琉球史書停止編撰。至此,琉球王國徹底覆滅。再與中國無緣。
在琉球和臺灣問題上嚐到甜頭的日本,看清楚了清政府虛榮、怕事、不作為、怕戰爭的本質,他們將手伸向了,與中國唇齒相依的朝鮮半島。
1875年,日本派軍艦開進漢江入海口外,製造“江華島事件”,並強迫朝鮮李氏政權簽訂了《江華條約》,就此打開了朝鮮國門。
1882年7月,朝鮮發生“壬午兵變”。
事情發生後,清政府派兵鎮壓,很快便平息了兵變。但是因為有十多名日本人在兵變中被殺、公使館被燒燬,導致日本政府強烈反彈,準備派大軍進攻朝鮮。
迫於清軍壓力,日本最終暫停派遣軍隊入朝,改為向朝鮮施壓。
經過反覆交涉,日本逼迫朝鮮簽訂了《仁川條約》,日本獲得了一系列權益,因此罷兵。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條約賦予日本在漢城少量駐兵的特權,這為今後中日兩國爭奪朝鮮宗主國特權埋下了隱患。
兩年以後,朝鮮“甲申政變”爆發。雖然袁世凱率領駐朝清軍攻打叛軍,迅速鎮壓了這次政變。
但是政變平息後,日本捲土重來,以武力勒索朝鮮,於1885年1月同朝鮮簽訂《漢城條約》,取得了增兵等特權。
1886年8月大清國北洋水師的四艘軍艦停靠日本長崎時,發生了長崎械鬥事件。
事件造成了清國水兵方面有5人死亡、5人失蹤(一說是10人死亡)、44人受傷。
......
這一件件、一樁樁的事件,真的如大清禮部說日本對中國“素稱輯睦”、“悅服之忱”嗎?真是恬不知恥。
但是不管怎樣,清政府還是把禮物送了出去。但是還沒等到慈禧老佛爺六十大壽,日本的回禮來了,那就是甲午戰爭。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以和為貴,禮尚往來的傳統。這個傳統運用於人與人之間當然非常好,但是運用在國與國之間,如果運用不當,那將引發災難性的後果。
清王朝想在日本明治天皇大婚紀念日,透過送禮來緩和中日之間的緊張關係,但他卻沒有看清楚這個世界的本質,也沒有看清楚日本的本質。
在世界的叢林法則中,你想做“綿羊”是不可能的,那樣只會讓“食肉動物”愈發的貪婪,清王朝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經驗教訓。既然這樣,作戰狼,又何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