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上海灘自有一套特有的生存法則,帝國、幫派、財閥之間既勾結又爭鬥。除了這些之外,在這亂世裡面遊走的,還有這大世界裡面的小角色,他們是歷史舞臺背後的“龍套”,但是他們也曾參與了歷史的程序,留給人們一些模糊的身影。

程子卿算不上大人物,但也絕對不是小角色,但他是如何由一個“小混混”,做到在上海灘各個政治勢力的角逐中屹立不倒的?

闖入中共一大會場的神秘人物

100年前的上海處在一國三治的管理形式下,由英國美國共同治理的公共租界,法租界,還有上海縣城的華界共同組成。

接近100年前的某一天,一場會議就在上海法租界貝勒路樹德里3號悄悄的召開了,或許連參會的他們都沒有預料到,這場會議改變了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

然而,就這場會議進行之中,一名普通警探的意外闖入,更是給它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北洋政府的密探

1921年的7月,上海暑熱難當,程子卿時任法租界巡捕房華人探長,他的職責是監督法租界勢力範圍內各個政治勢力的動向,並及時為法國當局提供情報。

就在一個月之前,巡捕房抓捕了兩個北洋政府派來的密探,並且在他們身上還搜到了兩顆炸彈,經過審訊,他們宣稱來上海是密謀阻止一個政黨召開成立大會。程子卿把這個訊息報告給了法租界當局,法國當局認為,一定是這個北京的黨組織中間有人告密,因此北洋軍閥才知道了這個訊息。

但是,他們並不知道這個組織即將召開會議的時間和地點。

按照當時法租界的管理規定,如果在租借勢力範圍內發生了重大的突發事件,法國政府是要怪罪租借當局的。因此,法租界當局在得到這個訊息後,就要想辦法驅趕這個即將召開會議的組織。

為了防範意外事件的發生,7月29日,法租界釋出了緊急通知:未經巡捕房許可,不準聚眾集會。

第二天,程子卿來到抓獲密探的街道附近,分發告示。他換上一件灰色棉布長衫,來到望志路與馬當路一帶附近巡查,這裡遠離法租界的中心,毗鄰公共租界。

在望志路南面有一幢五棟聯排的石庫門,附近則是上海各界聯合會,似乎有什麼力量驅使他一般,程子卿推開了這扇大門,走進了院內四處張望了一番

突然出現的長衫男子

7月30日,夜幕降臨之後,與會代表們都到齊了。

圍坐在餐桌旁的都是各地最有影響的共產主義先進分子,經過一年多的籌備,他們終於能走到一起,準備組建中國共產黨。上海法租界的政治氛圍相對寬鬆,在這裡開會,可以避免北洋政府的迫害。

在昨天晚上,共產主義國際代表馬林曾建議更換開會地址,但其他代表考慮到這已是最後一晚,並且又不易另找場地,於是還是決定會議仍在106號舉行

八點多的時候,代表馬林正在講話,這時一個陌生男子的頭忽然從虛掩的門後伸了進來。那人環顧四周後擠進了屋內,這時代表們才看清那是一個穿著長衫的中年男子。

李漢俊最先反應過來,他從男子大聲質問:“你是誰?來這裡做什麼?!”

男子表現的很鎮定,他接著答道:“我來找社聯的王主席。”

“這裡沒有社聯,更沒有叫王主席的。”李漢俊詫異的說道。

男子緊接著說是自己走錯了地方,一邊道歉一邊走了出去,走的時候還不忘掃視了幾位外國代表。

馬林有著豐富的地下鬥爭經驗,他感覺到莫名闖入的男子不一般,警覺之心頓起,他起身“嘭”的一聲拍了一下身前的桌子,嚴肅的說道:“他是密探!我提議立即停止會議,迅速撤離!”,於是在慌忙之中,張國燾宣佈會議中止,代表們撤離而去。

事實證明,馬林判斷是非常正確的,在他們轉移之後,巡捕房的人就包圍了此處。中共一大會議就這樣被迫中止,後來在李達夫人王慧悟的提議下,去了嘉興南湖一艘遊船上繼續召開。也是因為此人的突然闖入,中共一大成為橫貫七八兩月,地跨上海嘉興的會議,成為了一次非常獨特的具有歷史意義的一次會議。

其實,忽然闖入會議的這位長衫男子就是:程子卿。

因功進入法租界政治勢力結識黃金榮

程子卿早年在米店當學徒,練就了巨大無比的腕力。1900年前後來上海謀生,他先是在十六鋪碼頭幹起了搬運工,也是在這裡結識了黃金榮。程子卿窮人出身,沒什麼背景,但是手段卻不簡單。按當時的話說就是:在上海灘也是“喝過兩口水”的人

程子卿在上海灘的起步,源於兩個方面:一是黃金榮,一是法租界巡捕房。

1856年,法國駐上海領事愛棠創立警察機構,來維持租界治安。最初的巡捕房只有3個歐洲人,隨著租界擴張,到了1869年,法租界招收了首批12名華人巡捕,就像外國商人需要中國買辦一樣,法租界也清醒的認識到,城市的管理需要和地下社會勾結,這樣才是明智高效的做法。於是黃金榮被招進了法租界巡捕房,並憑藉巡捕的身份,逐步發展成上海灘手眼通天的黑幫大佬。

1911年,26歲的程子卿經過黃金榮的介紹進入法租界巡捕房,成為他最得力的助手,參與了他破獲的所有大案要案。當時抓捕刺殺宋教仁的兇手武士英,就是程子卿協助黃金榮辦的一樁大案。

進入法租界巡捕房這個時期,程子卿還結識了孫中山,當時孫中山跟宋慶齡在上海的住所就在法租界內。每次出去和接見各界人士時的安全問題,都由程子卿負責。

孫中山對他十分器重,曾題寫“忠勇”兩字相送,藉著保護孫中山跟宋慶齡的便利,程子卿加入了國民黨,在他的履歷中,入黨介紹人就是孫總理。這樣的榮耀,在國民黨內部不可多得。

華人督察長

1927年3月,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來到上海,實施密謀已久的清黨計劃,為實現自己的獨裁統治做準備。

其實早在1927年初,程子卿就刺探到國民黨內部的鬥爭,以及國共兩黨之間一觸即發的矛盾,預測中國政局將有重大變化,他將這一訊息密保給了法租界當局,受到了法國外交部的高度重視。

正是因為程子卿的情報,法國及時校準中國動盪時的政治航向,其他帝國主義也紛紛增兵上海。協助蔣介石控制上海局勢。

1927年,程子卿因為預測中國政局變動有功,獲得法國政府的金質獎章,月薪從120元漲到了140元,並被破格提升為華人督察長,這一職位已經超過了他的大哥黃金榮,是當時華人巡捕中的最高職級

程子卿在政治部擔任探長,手下有6名便衣巡捕,由於情報工作的重要性,政治局不斷擴張,法籍人員由2人增加到了15人,華人巡捕也從6人增加到了90人!

政治局為法國提供了大量的情報,被稱為“遠東第一情報中心”,程子卿作為中堅力量,升職為一等督察長後,他所辦理的全是政治案件中的大案要案,成為法國人倚重的政治情報中心。

根據當時法租界一條不成為的規定,為了維護巡捕形象,巡捕不允許有幫派人員加入,當時黃金榮已經從巡捕房辭職隱退。程子卿與青幫有著深刻淵源,是地位很高的編外成員。同時,身為國民黨員,程子卿跟國民黨內部各派系關係密切,多元的政治身份,給他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他與國民黨要員的接觸,目的也是一條:搞更多有價值的情報。要協調法租界跟國民黨內部人員之間的關係。當時有句話,別人要見蔣介石是很難的,但是程子卿只需要通報一聲就能見到。

一個忠實於法租界當局的人,他為法租界服務,並非是一個忠於國民黨的人。

128淞滬會戰之後,中日關係緊張,戰爭的陰雲始終籠罩著上海。國民政府在上海南京一帶構建軍事防禦工程,設立軍事禁區,外人不準進去。程子卿便要求淞滬警備司令部,給法國人核發狩獵執照,否則將拒絕華界警察到法租界執行任務,讓大量的法國間諜進入軍事禁區竊取了大量情報。

不僅如此,我們陝甘寧邊區的情報,英國人美國人的情報,程子卿都要蒐集給法租界當局。可以說法租界政治部就是程子卿一手做起來的。

程子卿出身市井,也不懂法語,但是他深諳上海這個大世界的生存法則,他緊靠法租界當局這顆大樹,巡捕頭銜是他最倚重的保護傘,同時他也會審時度勢,在動盪的時局中找到自己的做事原則。

30年中期,上海的局勢更加複雜,在法國保持中立的政治勢態下,法租界成為各種黨派勢力鬥智鬥勇的政治舞臺。

忠於法租界,為何能躲過戰後清算?

程子卿有著許多張“面孔”,他其中的一面,也算是愛國。

在抗日戰爭中,愛國人士暗中做的一些抗日活動,即使他發現了也不會檢舉,他是一個能敷衍各方的人。

而且程子卿也為共產黨,國民黨左派以及一些進步人士做過一些有益的工作。

1931年,國民黨特務在法租界綁架了農工民主黨領導人鄧演達,此前,程子卿告訴宋慶齡要轉告鄧演達“切戒一人隨便外出”,最好通知捕房派人保護,以防不測。

本來特務想製造撞車事件,刺殺宋慶齡,也是程子卿告訴宋慶齡,要注意防護。

當年蔣介石召見黃金榮,張嘯林,杜月笙三位青幫大佬,希望幫會勢力充當“清黨”的先鋒。程子卿也在現場,親眼見證了青幫大佬投靠蔣介石的歷史轉折。程子卿是參與了,但是他法租界巡捕房的現役巡捕,並沒有參與直接迫害共產黨,這也是後來沒有遭到清算的原因之一。

1932年,在宋慶齡,蔡元培的領導下,組織了“中國民權保障同盟”,與南京政府展開了一系列的鬥爭,程子卿參與了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的活動,並予以保護。

1949年國家要對反革命分子進行處理,程子卿知道自己可能逃不過懲治,於是就寫信給宋慶齡求救。經過宋慶齡的證明,他做的這些動作,都成為了對他寬大處理的證據。

後記:40歲以後,程子卿信奉了天主教,他曾稱自己是教徒,願追隨真理做人做事。憑藉法租界巡捕房探長的身份,程子卿擺脫了遊民的身份,擠入了當時的上流社會。他的社會關係越來越複雜,經歷也越來越豐富,視角和選擇為變得多元化。

他也有自己的價值觀,首先是為自己,保護自己,在經濟上得到一定滿足,追求一定的社會地位。他沒有既定的政治信仰,正如上海灘的一句話“刀切豆腐兩年光”,這就是他的生存法則。

15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十位開國大將,你最敬佩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