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大秦帝國》系列講的是秦國從一開始的卑秦,再到強秦,最後一統全國的故事。這個過程好比屌絲逆襲,秦國先祖篳路藍縷,奮六世之餘烈,攢足家底,再由秦始皇發動統一戰爭。從一個不起眼的屌絲,成為萬人矚目的明星,這個過程本就熱血、超燃。但是目前從《大秦賦》來看,很多網友都調侃這是"大情婦""嫪毐傳",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且來看看《大秦帝國》的第二部《縱橫》。那會兒,秦孝公重用商鞅變法,經過二十年的奮發圖強,秦國早就不可同日而語。而商鞅的變法也得罪了秦國內的宗室力量。換句話說,秦國的宗室從商鞅入秦後,他們對秦國的影響力如江河之下。不過,秦軍還是掌握在嬴姓手中,宗室只是失去的朝堂之上的話語權。

後來,嬴駟繼位,經過三年蟄伏,不理朝政,仍由宗室一派吵吵鬧鬧。在《縱橫》中,剛出現的嬴駟的手中並沒有實權。秦公劍在嬴駟的公伯嬴虔手中,公子虔在秦國,有攝政之權。同時,這會兒秦國內還有一個"反叛"勢力,那就是甘羅一派,他們想要嬴駟廢除商鞅舊法,讓嬴姓宗室重回廟堂,恢復秦穆公的祖制。

更為重要的事,在嬴駟前往彭城相王的時候,甘龍一派打算密謀造反,擁護公子虔為秦王。可是,嬴駟福大命大。魏紓在跟嬴駟成親的當天,魏紓聽信魏王謊言,在大喜之日,作為新娘刺殺了嬴駟,還好,匕首離嬴駟的心臟只差半寸,嬴駟撿回了一條命。此時,甘龍立馬去找公子虔,請公子虔繼位。

老秦人很少謀位,從秦孝公以來,秦國所立之君都是明君,才使秦國不會內耗。這主要是老秦人都有一個觀念:赳赳老秦,共赴國難。他們被欺壓久了,就會團結一致對抗外敵。所以,公子虔雖然遭受了秦律被颳去了鼻子,但他對大秦還是忠心耿耿,不會藉機篡位。

在這場叛亂中,嬴駟謀定而後動,臨危不亂,安排好一切,一舉殲滅了甘龍一黨,甘龍也由此飲毒自盡。史書上說:甘龍是一個罕見的清醒的保守派。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實力早已突飛猛進,遭受六國欺辱已經多年,現在正是龍抬頭的時刻,怎麼能"倒退三十年"呢?

所以,嬴駟定下的國策是:大秦東出。而從《縱橫》這劇中,大秦東出一直是基調,張儀合縱連橫,多國伐謀,看得好不熱血。其中,在嬴駟除去甘龍一黨,就用了四集,反觀《大秦賦》,嫪毐之亂到了46集才結束,這是鬧啥呢?

小林伊多次說過,嫪毐之亂對秦始皇的性格轉變有很大的影響。但也不至於一直婆婆媽媽,講嫪毐跟趙姬之事吧?

《大秦賦》作為《大秦帝國》的終章,平定六國,一統天下不應該才是本劇的基調嗎?其間,《大秦賦》中,"天下凝一"的基調喊得最為兇猛,但是劇情所展現的攻城拔寨,卻僅僅只有一兩個片段。東方六國好像都是傻子,在劇情中完全沒有看到應對秦國之策,少了《縱橫》之中為了抵抗秦國東出的謀略。

更何況,《大秦賦》把焦點放在了章臺宮,放在了秦國,關於秦國謀士與他國謀士的交鋒,敘述得很少。好像,把《大秦賦》拍成了宮廷戲?而不是"天下一凝"的歷史正劇了。現在,《大秦賦》的口碑如江河直下,勢不可擋,想要挽回口碑,真的很難了。

如果沒有攻城拔寨,也沒有謀士獻策,更沒有相邦諫言,只剩下七國的喊口號、宮廷戲,老秦迷幾乎不會對這樣的劇本買賬。

從秦始皇親政到統一六國、再到秦始皇駕崩,這之間有19年的時間,真的不值得詳細寫寫嗎?一集滅一國的劇情,真的是敷衍了事。

也有網友直言,恐怕《大秦賦》的結局會這麼寫,用上第一集嬴政的背景,還有一段旁白:秦王政親政後,在李斯等人的輔佐之下,先滅趙燕韓,後取魏楚齊,統一六國。秦始皇的統一大業耗費十年時間,在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稱始皇帝。

全劇終。

18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且看亂世中的張作霖怎麼也無法洗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