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死前,將帝位傳給他的三弟趙光義,對於這一點,熟讀歷史的朋友們並不會有什麼異議。
《宋史》記載:"受命杜太后,傳位太宗。"《續湘山野錄》中同樣有"太宗受遺詔於柩前即位"的描述。
趙匡胤像
宋太宗做皇帝到了第四年的時候,太祖趙匡胤的次子趙德昭自殺而死。宋太宗聽說之後又驚又悔,跑去抱著趙德昭的屍體,大聲哭著說:"傻孩子啊,你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宋史·列傳第三·宗室一》記載道:上聞驚悔,往抱其屍,大哭曰:"痴兒何至此邪!"這一年正是公元979年。
"驚"?"悔"?這兩個字看來是大有文章的。
宋太祖趙匡胤共有四個兒子,長子滕王趙德秀,次子燕懿王趙德昭,三子舒王趙德林,四子秦康惠王趙德芳。其中長子趙德秀、三子趙德林出生沒有幾天就夭亡了,當時並沒有名字,他們的名字都是宋徽宗追賜,其王爵也是追封的。
趙德昭十四歲出閣,但趙匡胤認為德昭"沖年",即年幼,未成年,而一改皇子一出閣就封為王的慣例體制,想讓他經過逐漸的歷練之後再加以封王,所以趙德昭出閣後,趙匡胤只授予他貴州防禦使一職。九年之後,太祖又授任趙德昭為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可惜的是,宋太祖直到公元976年去世之時,都一直沒有給趙德昭封王,這時趙德昭已經二十五歲。大家好像都不明白趙匡胤的用意,他究竟出於什麼原因和目的而一直沒有給已經二十多歲的德昭封王呢?這種做法似乎有些反常,所以引起後世不少人的猜測。
趙德昭
宋太宗即位之後,當年就改任趙德昭為京兆尹,就是管理京城的首長,相當於現在首都駐地的市長一職。但令人不明白的是,既是京師最高長官,卻為什麼又把他的轄地移至永興呢?《宋史·卷二百四十四·列傳第三》裡是這樣記載的:"太宗太平興國元年,改京兆尹,移鎮永興。"
不過,趙光義同時封趙德昭為武功郡王,並詔令讓他與齊王趙廷美在上朝的時候班位靠前,在宰相之上。
趙德昭二十八歲時,娶太子太傅王溥之女王氏為妻,朝廷封王氏為韓國夫人。同年冬天,宋太宗又加任趙德昭為檢校太尉,這是一種級別很高,但無職權的閒散官職。
但是有件事情非常奇怪,趙德昭於978年二月娶王氏,979年八月自殺而死,而《宋史》中卻記載他竟然有五個兒子。除次子趙惟吉有其生母為"鄭國夫人陳氏"的記載外,其他四子都沒有說明他們是誰所生。王氏從嫁給趙德昭到趙德昭死,才僅僅一年多的時間,生一子的可能性大,那麼,趙德昭的另外三個兒子的生母是誰呢?
看來,趙德昭在娶王氏之前,至少還曾經娶過一個妻子。這個問題其實並不重要,也只好在這裡一說。
趙德昭自殺身死的時候才二十九歲,那一年,他隨宋太宗北伐,《宋史》記載:"(太平興國)四年,從徵幽州。"回來不久就自殺了。
其實在徵幽州之前,宋太宗實際上是要攻打北漢。
趙光義
公元979年,經過充分的準備,宋太宗派潘美等人,兵分四路圍攻北漢的太原,而自己則率軍繼其後。遼國聽說宋太宗攻打北漢,就派使者前來問其原因,太宗對遼國的使者說:"河東不服朝命,該當問罪。若北朝不援,將按和約行事,不然則惟有一戰!"
潘美等將領多次大敗北漢軍隊,北漢因此向遼國求援,遼國派兵赴援,結果被潘美等打得大敗。北漢皇帝劉繼元在宋朝的重兵圍攻下,被迫投降。
宋太宗率軍與潘美等在太原會合,討伐遼國,意在奪取被後晉石敬瑭割讓給遼國的幽雲十六州。雙方交戰之初,宋太宗乘遼國防備空虛,率兵長驅直入,遼國許多將領兵敗投降,宋軍沒費什麼力氣就攻到了幽州城南。
幽州是遼國的南京,又是一座軍事重鎮。駐守幽州的是遼國大將耶律學古,他憑藉著堅固的城防設施,竭盡全力抵禦宋軍,眼看就要破城,遼國派耶律休哥率領援兵到達幽州。宋太宗親自誓師,與遼將沙率領的援軍大戰於高梁河,在遼軍即將敗逃之際,耶律休哥率大軍趕到,與耶律斜軫從左右兩翼對宋軍進行包抄。激戰中宋軍大敗,在遼軍的猛追之下,丟盔棄甲倉皇潰逃。宋太宗在慌亂中乘一輛驢車才得以逃脫。
經過這一戰,宋太宗從此便不敢輕易對遼國用兵。
宋太宗從幽州敗逃回來之後,聽說當天晚上軍中曾發生"夜驚",但具體情況史料中並沒有表述。由於軍中遍尋太宗不著,不知道他能否活著回來,於是有人提議,準備立趙德昭為帝。
宋太宗聽說之後當然不會高興,就把高梁河戰敗的怒氣發洩到了趙德昭身上。回朝後,由於北伐失利,宋太宗很長時間沒有對征討北漢的有功將士進行封賞。當趙德昭提醒他應當對立下功勞的將士及時進行封賞的時候,太宗竟然大怒,撂下了這樣一句話:"等你自己做了皇帝的時候,再進行封賞也不遲!"那語氣肯定是帶著一種怨氣的。
分析一下太宗說的這句話,他應該一直就知道杜太后遺詔的存在,因此我在上一篇文章中說他大奉詔即位,也不是沒有道理。
有人會問,那麼後來趙普又向太宗提及"誓盟"之事,並開啟金匱閱覽盟約的記載又是怎麼一回事呢?我想這應該是史書記載的錯誤。因為這種錯誤或是矛盾現象在許多史書上並不少見,司馬遷的《史記》之中也有很多相互矛盾和衝突之處。
歷史是後人寫的,這樣的錯誤在所難免。
宋太宗的這句話看上去是一句氣話,但是趙德昭卻並不這樣想。他知道,宋太宗這是在懷疑自己要篡位,在這種情形下,最好的辯白就是死。
於是趙德昭在回到府上以後,就拔劍自殺了,成為幽州戰敗的犧牲品。
宋太宗聽說趙昭自殺,又驚又悔。太宗之"驚"是因為他沒有想到趙德昭會自殺,太宗之"悔",是因為他不該因為幽州之敗而把怨氣撒在德昭身上,更不應該說出那樣讓人驚懼的話來。
太宗"往抱其屍",這一"往"字,足見其心之急切,一"抱"字,更顯太宗之心痛。那一聲"傻孩子",則表現出了宋太宗對德昭之死的無限憐惜。有人說這是宋太宗裝出來的,這種說法的根據前提就是他先弒兄篡位,後再逼死德昭。而事實上,我們在史料中也很難找到宋太宗逼死德昭的有力證據。
也有人說,是宋太宗更改了宋朝的官方歷史,這一點又不知道從何說起。
其實,趙德昭之死,應該是他本人的性格所致。《宋史》中記載:"德昭喜慍不形於色。"這說明他是一個喜歡隱藏自己心思的內向性格之人,這種人不善於表述,他之所以提醒宋太宗封賞有功之臣,這也說明了他有正義之心。在被太宗冷冷地懟了一句之後,心裡產生了驚懼,要知道,歷史上很多因被君主或皇帝懷疑而自殺或逃亡的例子。他應該知道被皇帝懷疑的結果,又無從分辯,因而選擇了自殺來證明自己。
從他自殺的事情上看,趙德昭的確是一個"傻孩子"。也正是因為這樣,宋太宗才背上了一個逼死趙德昭的汙名,而且這還不算完,有很多人還認為他不但逼死了趙德昭,還逼死了他的弟弟趙廷美,以及趙德昭的弟弟趙德芳。其實這些觀點,大都是基於他弒兄篡位才能成立。
《宋史·宗室傳》對趙德芳之死用了"寢疾薨"三個字,這說明趙德芳是因病而死,時年二十二歲。
而趙廷美之死則是由於被趙普構陷,《宋史》載:"凡廷美所以遂得罪,普之為也。"
不知道為什麼有人總是揪住宋太宗趙光義的小辮子不放,難道他的這個"小辮子"不是讓人給強加上去的嗎?
《宋史·本紀第五·太宗三》最後有這樣一句:"若夫太祖之崩不逾年而改元,涪陵縣公之貶死,武功王之自殺,宋後之不成喪,則後世不能無議焉。"
這倒是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