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舊唐書》當中曾經記載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歷史往往總是驚人的相似

回顧一百年前的中國,國弱民貧,任人宰割,連彈丸小國都想要滅亡中國。日本,二戰的罪魁禍首之一,中國經歷十四年的艱苦鬥爭才將其趕出中國,在抗戰勝利前夕,清華大學的教授劉文典曾經上書國民政府:必須控制琉球,否則必定會有麻煩。

當時的國民政府不以為意,不料想75年之後預言成真,琉球已經成為敵對勢力制約中國發展的前哨

一:曙光將至,日本最後的瘋狂

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戰爭必定不能夠長久,1941年美國宣佈參加二戰,隨即對日本宣戰,日本帝國主義在戰場之時節節敗退。

在歐洲戰場,德國以及義大利已經投降,日本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但是頑固的日本軍國主義分子並沒有直接投降,而是繼續負隅頑抗,準備和全人類對抗到底。

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聯盟轉入戰略反攻,日軍在太平洋戰爭之上頻頻失利,海上交通運輸線幾乎被全面截斷,日本帝國主義困獸猶鬥,各自為戰。

日本的侵略戰爭已經進行到了第12個年頭,深陷在戰爭的泥沼當中不能自拔,無法順利的調遣駐紮在中國的軍隊前往太平洋戰場。日本本土也不再是一片安靜的土地,盟軍的轟炸機時常光顧日本各大主要城市,讓那些瘋狂的軍國主義分子感受死亡的威脅。

日本為了破局,發動了在中國戰場上的最後一次大規模會戰,1944年4月,日本集中了十餘萬大軍對中國的河南、湖南以及廣西地區發動新一輪進攻。

在這次戰役當中,日本侵略者共計傷亡十萬人,雖然中國方面淪陷了將近2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但是日本打通交通運輸線的戰略目的卻沒有打成,而且還分散了兵力,為日後反攻提供了有利條件。

桂湘豫戰爭可以說是日本戰術上的勝利戰略上的失敗,日本帝國主義的頹勢已經顯現,桂湘豫戰爭無疑是日本最後的瘋狂

二:戰後處置,瓜分日本?

日本雖然依舊在負隅頑抗,但是在有識之士看來,日本帝國主義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攻佔東京指日可待。

在這種情況下,盟國之間開始商量如何處置日本,甚至有人提出瓜分日本的構想,由蘇聯佔領日本北部地區、美國佔領關東平原、英國佔領日本南部地區,中國則被分到佔領日本四國島地區。

但是由於戰後美蘇關係極速惡化,日本被美國扶持成為對抗蘇聯的打手,而中國國力弱小,在如何處置日本上幾乎沒有話語權,在這種情況之下,這些瓜分日本的構想最後不了了之。

但是在當時,國內就有許多人就開始構想在戰爭勝利後該如何處置日本,是徹底的將日本瓜分佔領,還是扶持一個溫和的日本政權?

當時清華大學的國文系主任劉文典,就在抗戰結束前,特意撰寫了一篇《日本戰敗後應該怎麼樣對待他》的文章。

劉文典在文中詳細的寫出了自己的構想,首先應該全力向日本索賠,儘可能的彌補因為戰爭造成了損失,其次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中國必須要琉球,哪怕是放棄對戰爭的索賠,也要得到琉球,不然就麻煩了。

不幸的是,劉文典的這一個建議並沒有得到國民政府高層的注意,這些建議猶如石沉大海一般毫無反應。原因在於當時的國民政府剛剛經歷了桂湘豫之戰,元氣大傷,國民政府高層認為對日本的戰爭沒有這麼快停止,考慮對日本戰後的處置時機不夠成熟。

其次,是國民政府內部的腐朽黑暗,國民政府內部派系林立,只曉得爭權奪利。琉球在他們眼中只不過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小島,根本不值得大動干戈。

最後,是劉文典的影響力不足,沒有引起全國性的關注。無論出於何種原因,琉球最終不屬於中國,劉文典也預言中國必然會為此困擾,不料75年之後劉文典一語成讖,國人方得恍然大悟。

三:琉球歸屬,一語成讖

當今的琉球雖然被日本人所佔據,但並不意味著日本人是琉球的原住民,恰恰相反,他們是侵略者,琉球早在明朝時期就是中國的附屬國,之後一直到清朝末年才被日本人所佔領,並對琉球原住民實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美國開始全面接管日本所屬的領土,在1945年到1947年間,美國對琉球實行異化政策,儘量消除日本對琉球的影響。1947年4月,聯合國正式宣佈琉球群島交給美國託管,實際上就是美國人佔領了琉球。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時代的變遷,國際形勢發生了重大改變,特別是日本逐漸從二戰的陰影當中走出來,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與此同時,美蘇之間的對抗日益尖銳,美國為了扶持日本成為對抗蘇聯的前哨,陸續放鬆了對日本的控制。

1970年,美國和日本共同簽訂了《美日舊金山合約》,標誌著美國正式將琉球群島連同釣魚島的管轄權移交給日本

但是美國和日本的這一舉動並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特別是中國和俄羅斯一直不承認日本對琉球群島擁有管轄權,但不管怎麼樣,自1970年到現在日本已經完全佔據了琉球。

日本對琉球對琉球的佔領給中國造成了不小的困擾,特別是近年來的釣魚島事件,日本居然公然宣稱對釣魚島進行國有化改造,引起了中國的強烈不滿,由於釣魚島靠近琉球群島 日本便在這個方面大做文章,惡意宣傳釣魚島的歸屬問題

除此之外,日本控制下的琉球群島對中國形成了一定的遏制,特別是美國對華政策的大調整以來,美國在琉球駐軍對中國的國防安全造成不小威脅

在地理空間上形成所謂的第一島鏈的遏制,不利於中國的發展,沒想到,劉文典在75年前的話語不料一語成讖。

四:為何劉文典執意要求中國控制琉球

歷史和現實已經證明劉文典的建議是正確的,那麼劉文典強烈要求佔領琉球的原因何在?

首先,中國對於琉球群島擁有部分主權,在歷史上,琉球曾經長期屬於中國的勢力範圍之內,日本從來沒有對琉球擁有過主權。

近代著名愛國志士聞一多曾經在七子之歌當中寫到"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臺灣",而這恰恰是當是中國人普遍的看法,中國收復琉球是合理合法的,就連美國總統羅斯福在開羅會議上也承認,琉球應該交給美國和中國共同管理,絕不應該是日本佔據琉球。

其次,是琉球擁有無比重要的戰略意義。雖然琉球群島面積不大,但是對於中國而言卻異常重要,假如中國收復了琉球,意味著東海將幾乎變成中國的內海,擁有對東海所有資源的使用權,對於發展中國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助力。

與此同時,中國還將為此獲得將近2000平方公里的戰略縱深,對於維護中國國家安全有著重大的意義。琉球距離臺灣島非常近,當時臺灣在日本人的控制之下,如果中國能夠收復琉球,那麼臺灣問題將不再是問題。

最後從中國發展的角度來看,琉球依舊重要。中國佔領琉球就意味著中國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太平洋國家,琉球和臺灣將成為中國的東大門,出門便是廣闊無垠的太平洋,對於中國走向海洋,成為海洋強國極為有利。

中國的海軍將不再受所謂的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的限制,馳騁海疆,指日可待。同時有琉球和臺灣作為基地,日本就只能在中國的羽翼在安分守己,隨時可以對日本發動毀滅性的打擊,加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的速度,由此可見琉球的重要地位。

國土雖大,卻無一寸多餘,75年前劉文典的建議可謂是高瞻遠矚,極具戰略性。只可惜當時的中國錯失了收復琉球的最佳時機,兜兜轉轉之後琉球再次被日本所佔領,成為敵對勢力遏制中國發展的前哨。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今天的我們依舊要保持高度警惕,中國對於釣魚島的主權歸屬問題不能有絲毫讓步。

18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羅斯福:維護國際秩序,英、蘇、美、中四國必須起到模範帶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