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在我國古代,幾乎每個朝代都有宮廷飼養珍禽異獸的習慣,追尋到早期文明時期,那時的珍禽豢養似乎只是為了禦敵,比如相傳在黃帝時期打仗用的熊貓、犀牛等野獸。

那麼到了後代,每個朝代的宮廷豢養珍禽異獸,往往多數是為了滿足統治者個人的愛好,亦有作為祥瑞之兆的迷信思想,比如,在狩獵場遇到具有稀有毛色的動物,皇帝的親信往往會趁機諫言說是祥瑞,抓起來放到豢養的場地裡去了。

這種情況在我國曆史上比比皆是,在明朝時期,這種宮廷豢養珍禽異獸的情況異常繁榮,達到了鼎盛。比如明武宗朱厚照,就曾專門製作了"豹房",把從全國各地的珍禽異獸以及外國朝貢的動物都放在了這裡。

一、明朝的萬牲園,珍禽異獸的歡樂園

"在皇宮禁城中有一個遼闊的萬牲園,他們在那裡飼養了非常多的動物,有數百頭各國進貢來的獅子"這是法國學者阿里.馬紮海在描述明朝皇宮情況是說的情況。那麼為什麼明朝的統治者要在皇宮裡開闢出那麼大一塊土地用來豢養這些動物呢,有以下幾個方面。

1.珍禽異獸在明王朝時期政治經濟交往中擁有著重要的地位

珍禽異獸象徵了明王朝的聲望與威儀,明朝國力強盛,與海外各國交往頻繁。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加進了與世界各國的聯絡。

為了宣揚君權神授,粉飾太平,珍禽異獸作為祥瑞,成為了這種思想的象徵。在天人感應觀念的影響下,這動物象徵了皇帝的威儀,同時在明朝國力強盛,海外貿易頻繁的背景下,四方進貢了極多的珍禽異獸到明王朝的宮廷內。

這些珍禽異獸,是各藩國重要的進貢品之一。在《明太祖實錄》中記載:"禮部請上表賀麒麟"。做記錄的是榜葛刺國王嚮明王朝皇帝進貢麒麟的事情,當時把這個麒麟稱為什麼呢,史書記載"馬方物"。

在朱棣永樂年間,在奉天門接受諸番國的進貢之物,有天馬,神鹿,麒麟等珍禽異獸,進貢的諸番國包括麻林國等諸國。據史書記載:"文武群臣稽首稱讚曰:陛下盛德廣大,被及遠夷,故至此嘉瑞"。

另外這些珍禽異獸,是國內各地方官進貢表賞的重要貢品,在明朝嘉靖年間,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受到四方進貢的白色珍禽異獸最多。因為明世宗是以潘王的身份入繼大統的,為了給自己正名,尤其喜愛白色的祥瑞,以宣揚自己的君權思想。

當時記載的河南巡撫在靈寶縣俘獲一隻白鹿進獻給皇帝,並受到嘉獎。《明世宗實錄》中記載:"禮部尚書夏言告獻太廟、世廟,百官表賀"從此後經常有白兔、白鹿從全國各地進貢而來,當然不僅包括這些還有,白龜,白馬、白象等動物充斥著整個宮廷的豢養場地。

2.珍禽異獸的天生宿命——皇帝的喜愛以及在禮樂制度上的重要地位

這些珍禽異獸似乎生來就是皇親貴族的命,全國各地,甚至遠在天邊的各藩國,視這些珍禽異獸為上等貢品,是自己表現忠心的重要之物,各地巡撫大臣們,本身就把這些神物視為己命,把這些珍禽異獸看得相當珍貴,以現在話講就是一級保護動物。

那麼這些進貢到宮廷裡之後呢,待遇又更上一層樓。皇帝制定了相等嚴格的管理制度,似乎這些動物的地位,比人的社會地位還高。

明朝的皇帝是出了名的喜歡玩樂,比如有喜歡研究鎖的工匠皇帝,喜歡建築的工程皇帝,當然還有喜歡養動物的併為此專門製作了豹房的明武宗朱厚照,喜歡養蟋蟀的朱瞻基。皇帝的喜愛似乎成了明朝宮廷豢養珍禽異獸的直接原因。

這些珍禽異獸為明朝皇帝提供了多種多樣的娛樂方式,像色彩豔麗的錦雞、孔雀等有很好的觀賞價值,鬥蟋蟀有著博弈的樂趣,當然明朝皇帝似乎多數更喜歡狩獵競技。明朝的宮廷狩獵風氣盛行,狩獵時投放有獵鷹,獵狗甚至有豹子、老虎等猛獸。

明成祖朱棣尤愛喜歡這種活動,"紫髯鬍兒飼玄豹,攫拿捷急好牙爪。"這是翰林學士胡廣所作詩記載的明成祖朱棣在進京途中圍獵時的場景。

處理朱厚照喜歡豹子,朱瞻基也喜歡獵豹,據《李朝實錄》記載:"中國海清為第一寶,以金錢豹為第二寶。"這是朝鮮的歷史文獻,當時的朝鮮生產豹子和獵鷹。朱瞻基在位時,可沒少從朝鮮進貢豹子和獵鷹。

當然珍禽異獸除了在為皇帝提供把玩娛樂之外還有更重要的禮儀制度需要。在明朝初年,朱元璋就制定了一系列的馴獸禮儀制度。這些禮儀制度有了這些珍禽異獸的參與,展現了皇族的威儀。

這些參與禮儀制度的馴獸有,大象,獅子,犀牛,馬、虎等動物。"國朝每晏諸王大臣……浸出諸獸於萬歲山,若虎豹熊象之屬一一列置,然後獅子至。"——《帝廷神獸》。

二、 明代宮廷珍奇異獸的飼養與管理

明代宮廷中所飼養的珍禽異獸之多,達封建王朝之鼎盛,皇帝自身的喜愛,禮儀制度的需要,使得皇宮飼養動物數量多,種類雜。如此龐大的飼養規模,需要有專門的飼養人員與專業的飼養制度做保證。

1.明朝奇珍異獸的養殖與豢養制度

起初,明朝宮廷內部豢養的奇珍異獸數量是很少的。明朝初年,朱元璋取得天下後,曾下令將宮廷內豢養動物悉縱之,把這些動物都給放了。

在明朝初年,朱元璋採取了恢復生產的政策,對內休養生息,扶植小農經濟,對外採取保守的外交政策。將"15個不徵之國"寫在了《皇明祖訓》上,朱元璋本人亦是屬於艱苦奮鬥打天下的人,一直保持著艱苦的工作作風,對這些奇珍異獸也沒有什麼興趣。

因此,明朝初年的豢養種類比較少,數量也不多,這時的動物飼養任務,就僅僅有人看護即可,一整套的豢養制度尚未形成。

在明成祖朱棣開始,皇家萬牲園開始有了雛形,明成祖欲使萬國臣服,對外採取積極的擴張政策,海外貢品增多,各種奇珍異獸從四海進貢而來,數量,種類迅速膨脹,各種動物充斥著宮廷內部。

從此以後動物種類不斷增加,在正德年間達到鼎盛,據《殊城周諮錄》中記載:"正德年二萬九百三十餘個只"。

2.專門負責管理的部門成立

如此龐大的動物種類,如果還是以原來的個人飼養是萬萬行不通的,因此,這時的明朝內部設定了專門養殖這些動物的機構,明朝的內府諸司,是主要負責飼養管理這些動物的管理機構。另外明朝的錦衣衛除了用於保護皇帝之外,還有管理大象的任務,錦衣衛下設訓象所,是管理和飼養大象的地方。

御馬監是管理這些珍奇異獸的直接機構,御馬監下設有馬房,象房,獅子房,百鳥房等,《明太祖實錄》中記載:"梯度太監一員……收養異獸珍禽,下設虎城、羊房"。意思是說這些鳥獸,專門設定飼養的房間,由專門的提督太監負責管理。

這些動物除了有人專門飼養之外,還有人專門負責馴化的,《殊城錄》記載:"西苑獅日食一羊,西域胡人主之……支正三品料。"另外在養豹子的豹房裡也有專門馴化的勇士,而且一隻豹子需要有上百人看管,西苑豹房所役勇士兩百三十名,佔地高達一百五十畝。

另外,這麼龐大的規模,每日的消耗也是巨大的,這些珍奇異獸,每日飲食的供應是一項大量而持久的開支,這動物的消耗,內府部門設定了固定的供應量。

根據不同種類設定了不同的供應量,按日定量供應,《明孝宗實錄》記載:"虎一隻,支羊肉十八斤,土豹七隻,日支羊肉十四斤"。另外還有其他鳥獸蟲魚,每年的料食消耗巨大,日積月累成為明朝財政的沉重負擔。

三、明朝奇珍異獸的豢養對明朝統治的影響

1.玩物喪志影響了明朝的政治管理

明朝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玩物喪志的皇帝,明朝皇帝除了前兩任皇帝外勵精圖治外,都有著不同的嗜好,並且對自己的政治生涯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雖然當初的奇珍異獸的豢養是為了宣揚君權神獸,弘揚朝廷的威儀,但後來愈演愈烈的豢養情況帶來了很多消極的影響。

比如被後人稱為促織天子的朱瞻基,酷愛鬥蛐蛐,經常派宦官四處採辦蟋蟀,幾乎到了痴迷的境地。曾命令蘇州知府尋找一千隻蟋蟀,弄得當地百姓雞犬不寧,還流傳出了"一重殺三人"的故事。

朱厚照皇帝痴迷養豹子,也是令後人譏刺,《明武宗實錄》記載:"時上為群奸蠱惑,朝夕此處,不復入大內矣"。朱厚照我們前文提到過,專門設定了豹房,自己還長期生活在豹房,甚至處理政務還在此處,引來眾多大臣的不滿。

2.奇珍異獸的豢養,造成了官府腐敗

由於皇帝的喜愛,政務怠慢,一些大臣便又投其所好,把進貢奇珍異獸,作為邀功希寵的手段,《萬曆野獲》記載:"鄭王貢二白鵲,世宗大喜,命獻宗廟及兩宮。"這種邀功手段敗壞了明朝的官場風氣,對當時的明朝政治產生了消極影響。

奇珍異獸的豢養所造成的巨大開支,也為官府腐敗產生影響,巨大的料食管理成本,最終都要落到老百姓手裡,造成百姓負擔加重,奇珍異獸的交換飼養中,存在著巨大的既得利益,成為滋生官府腐敗的土壤。

總結

明朝奇珍異獸的豢養制度,根本原因是源於明朝的政治制度,奇珍異獸豢養首先它是一種政治手段,為了彰顯皇威而存在。這些豢養這些奇珍異獸一定程度上達到萬國來賀的政治目的,當然它所帶來的消極影響遠遠大於這些政治利益。

明朝的奇珍異獸豢養,增加了財政負擔,滋生了官府的腐敗,破壞了官場風氣,當然最後影響最大仍是當時的老百姓,官場腐敗,百姓負擔加重,一定程度上動搖了明王朝統治的根基。

參考文獻:

1.《明太祖實錄》

2.《明世宗實錄》

3.《殊城周諮錄》

4.《萬里野獲編》

18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國軍著名“逃跑將軍”,活到103歲,兒子更是家喻戶曉的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