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前段時間,隨著一部電影的熱映,“八百壯士”守護四行倉庫的壯烈舉動第一次被人們所熟知。當人們為為士兵們的不畏犧牲感動的熱淚盈眶時,卻不知在這次的事件中除了謝晉元外,還有另一位領導人物的參與。不過與電影中的正面形象不同,這位領導人物在歷史事件中的出場都伴隨著人們的爭議,在四行倉庫這件事上也不例外,他就是被稱為“逃跑將軍”的孫元良。

“逃跑將軍”,名副其實

孫元良“逃跑將軍”的名號並不是浪得虛名,而是與他一生中所參與的幾次重大戰役有關。在黃埔軍校的孫元良,年僅23歲就已經擔任蔣介石嫡系第一軍第一師的團長,深受蔣介石的賞識,可以說是風光無限,前途無限光明。但在北伐戰爭中,因代理師長王俊的錯誤決策,導致孫元良判斷失誤,讓部隊過早撤退,致使延誤戰機。

孫元良過早命令軍隊撤退的事情發生後,代理師長王俊向蔣介石申請對孫元良執行槍決,但因為孫元良的職位較高,並且承擔的責任比較重大,一時半會找不到人來接替孫元良的職務,於是蔣介石一邊在眾人面前表示將會嚴懲孫元良,一邊又將孫元良安排到日軍陸軍士官學院學習。等到1928年孫元良學成歸來以後,又在1931年擔任第一師第一旅的旅長。

1937年,淞滬會戰爆發。在這次的戰役中,由於種種原因的綜合作用,孫元良率領的部隊不慎潰敗,為了避免將士們在敵人的猛烈進攻中白白犧牲,孫元良只得命令主力部隊撤退,只留下一小部分守護上海尚未淪陷的土地,這便是謝晉元率領“八百壯士”守護四行倉庫事件的由來,也成了孫元良“逃跑將軍”名號的又一佐證。

這次會戰已經是孫元良的第二次撤退,在撤退時,他遇到在英軍駐守下的日本豐田紗廠也在撤退,便略施手段獲得了數千包的日本棉紗。隨後,孫元良在蘇州將這些日本棉紗賣了出去,發了一筆橫財。緊接著,隨著南京保衛戰的打響,孫元良又開始了他一系列的“逃跑將軍”行為,算是將這個名號真正的落實了。

在南京保衛戰中,因為唐生智的錯誤指揮,導致國軍的守衛戰陷入一片混亂,原定的死守南京計劃也功虧一簣。在這場戰役中,駐守的國軍們非但沒有起到保護南京的作用,甚至還有相當一部分士兵沒來得及逃走,他們在放棄抵抗後與南京的普通民眾一起被殺。至於當時還在南京城內的孫元良是如何逃走的,除了他自己恐怕是誰也不知道。

南京保衛戰失利後,逃出生天的孫元良帶著六百多名士兵,一路經過泰興、淮陰、徐州,再從徐州到鄭州,終於成功到達武漢,當時已經是1938年的3月下旬。而在孫元良的戎馬生涯中,除了獨山戰役未“逃跑”外,他在淮海戰役中也是成功保全了自己,從激烈殘酷的戰爭中成功抽身出來,這便是“逃跑將軍”名號的由來。

爭議不斷,確有抗日

僅僅有“逃跑將軍”的名號並不能說明孫元良是個有爭議的人物,他的爭議性往往體現在“逃跑”行為與確有抗日事實的矛盾上。事實上,在孫元良一生的經歷中,遇到戰爭也並不是只有保全自己的逃跑念頭,也曾有過確確實實的抗日行為,在抗日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為抵禦日本入侵做出了貢獻。

在正式加入抗日戰場前,孫元良的仕途可以說是一帆風順。1904年,孫元良出生,他的父親孫廷榮是晚清知縣,在67歲時生下了孫元良。儘管父親去世時孫元良還很幼小,但他始終牢記父親臨終前的教誨,熱愛學習,勤學好問,在學習上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隨著戰亂的頻頻發動,孫元良最終決定棄筆從戎,他辭去了在家鄉私塾教學的工作,渴望在戰場上建立功績。

1924年,在李大釗的推薦下,孫元良順利考入了黃埔軍校。憑藉著優秀的成績和良好的相貌,孫元良曾在開學典禮上擔任儀仗隊隊員,迎接孫中山,之後又受到蔣介石的賞識,剛畢業就參與到東征陳炯明的隊伍。這批由黃埔軍校師生組成的隊伍,不同於軍閥隊伍的粗魯野蠻,而是紀律嚴明,因此在當時受到了百姓們的熱切歡迎,當他們途徑某地時,幾乎都會收到百姓們的慰勞品。

1932年1月28日,上海受到日軍的攻擊,第19軍英勇抵禦侵略。在張治中的請命下,孫元良在2月15日到達上海,參與戰鬥。在廟行之戰中,孫元良奮勇殺敵,帶領軍隊取得勝利。1937年8月12日,孫元良在到達真知後,知道滬東已經駐紮了日軍,於是他當機立斷,來不及向上級請示,就命令第262旅佔領重要交通要塞。孫元良的這一舉動給淞滬局勢帶來了決定性的影響,大大延緩了敵人進攻之勢。

儘管在“八百壯士”守護四行倉庫一事中,孫元良是一個“逃跑”的將軍形象,但事實上,孫元良與88師為守護上海與日軍曾廝殺了兩個半月,8月13日到10月31日,幾乎每一天都是與日軍的血戰。同時,因為孫元良的堅決死守,讓日軍遲遲不能得手,於是他們把孫元良成為閘北最可恨的敵人。

太平盛世,安享晚年

1949年,孫元良兵敗退到臺灣。不必再打仗的孫元良選擇了從事商業活動,養雞、開餐館,這些都是他曾經做過的生意。這種自力更生的工作讓孫元良很是自豪,而在退役之後,不論當年的事情怎樣,孫元良幾乎都不再提及那些往事。可在1985年,當日本人否定南京事件的時候,已經81歲的孫元良還是站了出來,以親歷者的名義向詆譭歷史的日本人發表抗議書。2007年,孫元良以103歲的高齡去世。

孫元良在戰爭結束後便低調生活,很少出現在公眾視線中,但他的兒子卻是現如今家喻戶曉的人物,他就是秦漢,真名孫祥鍾。作為一名老戲骨,秦漢頗受觀眾的喜愛,並且有相當大的號召力,到目前為止,有超過一百部電影、將近三十部的電視劇由他出演,已經成為影視劇中的“熟面孔”了。

結語

孫元良在戰場中的一系列“逃跑”行為會讓人覺得不恥,但對於歷史人物,我們更應該從一個客觀公正的立場來看待,儘管孫元良確實存在一些缺陷,但他在抗日戰場上的貢獻並不能被抹殺,這點也是值得被世人銘記的。

27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他投敵叛國被處決,刑場上他大笑赴死,後來為何又被追認為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