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誡子書》
在我們現今浮躁而又繁雜的社會中,很多人都將追名逐利當作自己一生的目標,似乎金錢和外物就是人生的全部,從而忽視了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東西。這樣或許能獲得一時的財富,但其背後也可能存在意想不到的隱患。在我國明朝時期,朱元璋曾要曾小舅子升官,結果小舅子卻跪地大哭,說自己不做官,只想要錢和酒,後來情況又是如何的呢?
朱元璋劇照
元末時期,決心搞事業的朱元璋偶然路過濠州人郭山甫家門。傳聞郭山甫擅長給人看面相,他一見朱元璋就立即驚為天人,覺得他未來必然能夠成就一番偉業,於是就主動向朱元璋提出,要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為妻,還要讓自己的兒子做朱元璋的下屬,跟隨他一起打天下。
朱元璋
朱元璋聽後當然十分高興,於是就帶著郭家的男男女女出發了。後來,朱元璋果然就如同郭山甫預言的一樣當上了皇帝,而郭山甫的女兒則被封為了“郭寧妃”,三個兒子中有兩個都被封為高官,只有郭德成僅得到了“驍騎舍人”這樣微不足道的官職。
郭寧妃劇照
於理說,郭德成早年間跟隨朱元璋馳騁沙場,立下了累累戰功,理應受到高官厚祿的封賞。於情說,他是朱元璋的小舅子,俗話說“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受封當官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奇怪的是,郭德成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小官,時間久了就連皇帝本人都覺得有些過意不去,於是向他提議,要封他做一個大官。
郭氏兄弟劇照
這本來是一家值得慶賀的喜事,可郭德成聽後卻突然跪地大哭說:“我實在是辜負了皇上的厚望,可我沒有能力擔此重任,擔心自己會耽誤國家大事,只希望每天都能有酒喝、有錢花就行。”皇帝聽後覺得十分吃驚,但又在內心讚歎他果真沒有什麼野心,於是賞賜了許多錢財和美酒給他。很多人對郭德成的所作所為感到十分不解,認為他是貪圖享樂,錯失了封官加爵的大好機會,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朱元璋
其實並非如此,俗話說“伴君如伴虎”,“多疑”是歷朝歷代皇帝的通病,而身為開國皇帝的朱元璋到了晚年時期更是疑神疑鬼,那些立下汗馬功勞的大臣們個個都成為他的“眼中釘”。對於皇帝來說,越聰明、越有野心的人對自己的威脅就越大,所以像藍玉、胡惟庸這樣的賢臣最終難逃一死。而“庸俗無能”的郭德成卻一直受到優待,而且還成為了朱元璋極為信任的人,時常受邀入宮陪皇帝喝酒。
朱元璋曾當和尚
不過“人有失足,馬有失蹄”,小心謹慎的郭德成也有疏忽大意的時候。一次,他入宮陪伴皇帝喝酒,接連數杯入肚後就有些醉了,頭髮衣服也變得亂糟糟。皇帝被他醉漢模樣逗笑,還說他頂著一頭亂髮如同瘋子一樣。郭德成沒有多想就直說,自己早就厭倦了這頭亂髮,覺得剃個光頭才算利落。皇帝聽後臉色立即變了,原來早年間朱元璋曾出家做過和尚,當上皇帝后就十分忌諱別人提到“光頭”之類的詞語。
郭德成劇照
說完話後,郭德成立即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但他當著皇帝的面依舊一副醉酒的樣子。到了第二天,他直接跑到寺廟當了一個光頭和尚。而皇帝得知這件事後不僅沒有怪罪他,反而誇讚他“真性情”。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郭德成看起貪圖享樂,但事實上他是真正擁有大智慧的人,他能早早地看清局勢,懂得隱忍,更明白何謂取捨,最終得以在皇權下安穩度日。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像他一樣活在當下,明白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東西,不要被外物矇蔽了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