嫪毐之亂後,嬴政軟禁趙姬,為何很快將其接回?全因華陽太后
01嬴政羞憤異常,上千家為此受牽連
嬴政在雍城舉行冠禮時,嫪毐趁著咸陽城兵力空虛,起兵作亂,嬴政命呂不韋、昌平君和昌文君平定叛亂。嫪毐不能敵,趁亂逃跑,但很快被捉住,被處以車裂之刑。此後,嬴政命令徹查嫪毐之事,受牽連的人數眾多。
大秦賦嫪毐作亂
首當其衝的是趙姬趙太后,她和嫪毐常年保持不正常的關係,還生下兩個兒子。嬴政乃是秦王,母親的事情讓他羞憤異常,將趙太后遷居雍城進行軟禁,兩個同母異父的親弟弟也被摔死了。
其次是呂不韋,當年為了擺脫趙太后的糾纏,將嫪毐作為玩物送給趙太后,沒想到趙姬動了真情,讓呂不韋始料不及。嬴政後來查明真相,罷免了呂不韋的相權,次年再次下詔逼迫呂不韋自盡。
大秦賦中裝病的呂不韋
最後是與嫪毐相關的人。直接參與叛亂的,當時便和嫪毐一同被處以極刑,嫪毐家族更是被直接消滅乾淨。嫪毐的舍人等家族被遷徙到大西南,受牽連的有好幾千家,可見此事影響範圍之廣。
此外,受此牽連人數眾多,也可以看出嫪毐生前的確勢力很大,足可以和呂不韋相抗衡。根據史書分析,嫪毐作亂的真正物件,很有可能是呂不韋,而非嬴政。趙太后實際上還是向著嬴政的,而嫪毐和呂不韋的矛盾,在當時的秦國乃至六國都是眾所周知的。
大秦賦嫪毐和眾人咸陽起兵
02被神化的齊人茅焦
嫪毐之亂後,嬴政軟禁趙太后、罷免呂不韋,大權在握,正可以施展其統一六國的抱負。可是軟禁自己的親生母親,在當時來說是件大逆不道的事情,即便趙太后犯了嚴重的錯誤。
很多人因為勸諫秦王嬴政而被處斬,最後一位名叫茅焦的齊人勸住了嬴政。茅焦自然是不怕死的,但茅焦更會講究說話的藝術,別人是指責秦王,而茅焦卻抓住了秦王想要一統天下的心理,借秦王的心理來勸說秦王。
根據茅焦的理論,嬴政車裂嫪毐是妒忌,撲殺弟弟是不慈,囚禁母親是不孝,處斬勸諫之人是暴君,如此一來,天下誰還敢跟著大王打天下?只會遠離秦王,天下統一可就難了。
表面看起來,茅焦抓住了嬴政的軟肋,讓嬴政幡然醒悟,此後,嬴政不僅親自到雍城接回母親趙太后,還封茅焦為上卿,讓他在秦朝做官。茅焦也成全了嬴政的好名聲,屬於雙贏的結果。
大秦賦中的趙太后
不過,我們稍作推敲便可發現,嬴政接回趙太后,可不僅僅是因為茅焦的勸說,主要原因還在於華陽太后。
03嬴政接回趙太后,目的在於平衡
嬴政雄才大略、性格堅忍乃至驕橫跋扈,但是他也有一個好處,便是知錯能改,尤其是在稱霸天下的過程中,會及時改正自己的錯誤,甚至不惜放低身段。
比如當年在進攻楚國上,李信想以20萬秦軍速戰速決取勝,而王翦則希望帶60萬秦軍穩紮穩打取勝,秦始皇選擇了李信,並免去了王翦的兵權。其實,如果不是昌平君在郢陳作亂,李信很有可能是滅楚功臣,可惜最後在昌平君和項燕內外夾擊之下,李信被楚軍大敗。
大秦賦中的楚將項燕
嬴政很快便承認了自己的錯誤,還放下身段,親自到王翦住處,承認錯誤,並請王翦老將軍出馬,這才有了後來王翦帶60萬秦軍伐楚的故事。
在軟禁趙太后一事上,嬴政也發覺了自己的錯誤。作為秦王,嬴政必須首先要處理好宗室、後族、外客等各方面的關係,才能有一個穩定的後方,從而放手進行統一六國之路。然而,軟禁趙太后卻讓華陽太后一家獨大,這是非常危險的。
我在前面的文章裡分析過,《大秦賦》低估了華陽太后的能力和歷史作用。華陽太后是楚系一派在秦國的核心人物,事實上相當於第二個宣太后,楚系一派在秦國能量巨大,楚系的昌平君熊啟甚至一度是接任呂不韋的大秦丞相。
嬴政要平衡華陽和趙姬兩位太后
如果任由楚系一派坐大,會嚴重威脅嬴政。事實上,後來嬴政伐楚,便遭到了昌平君熊啟的反對,熊啟甚至因此被免相。此前,後宮有以夏太后為首的韓系一派、趙太后為首的趙系一派相互牽制,夏太后去世、成蟜叛逃趙國後,韓系一派沒落,但還有趙體一派與楚系一派相互牽制。
趙系一派也曾經權傾朝野,呂不韋也曾經和趙太后親近,嫪毐也是從趙國來的,基本都屬於趙系一派。如今,趙太后被軟禁,本來實力強勁的楚系一派,豈不成了一家獨大?正是想通了這一點,嬴政才急匆匆地接回趙太后。
羋啟和羋顛,後來成為楚系一派的重要力量
因為嫪毐和嬴政兩個弟弟的事情,趙太后和嬴政的關係肯定會受到影響。然而兩人畢竟是親母子,如今嫪毐已被車裂,趙太后與嫪毐的兩個兒子也被撲殺,趙太后能夠依靠的,也就這一個親生兒子嬴政,更不可能去和華陽太后結成一派。
說到底,嬴政還是要平衡後宮勢力,儘管趙太后已經失去了呂不韋、嫪毐,但歷史上的趙太后智商並沒有《大秦賦》中這麼低,她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力量平衡華陽太后,背後的趙國也懂得如何巴結與利用趙太后來為自己謀取利益。
結束語
茅焦原本是齊人,趙太后與華陽太后一個代表趙系一派,一個代表楚系一派,他一個齊人為何著急?
趙太后與華陽太后的爭鬥並未停止
其實根本原因也是在於平衡,楚系獨大,趙國、韓國自然不安,而齊國作為秦國的盟國,不也擔心齊派在秦國力量被削弱嗎?
縱覽歷史,會發現"平衡"雖然短短兩字,其實大有深意。
參考資料:《史記》《說苑》《戰國策》《秦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