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前幾天我重溫了歷史劇《武昌首義》,對片中參加武昌起義那些元勳們的命運很感興趣。最初,這些革命志士勠力同心,一起出生入死,參與了武昌首義,這是“同途”。其後,他們的理念和行為有了分歧,各自也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和歸宿,這是“殊歸”。在查閱了十來個關鍵人物的生平以後,暫且把這些人物的命運歸納為以下幾類。

壯烈犧牲者

作為文學社的負責人,起義前蔣翊武積極開展活動,在新軍中大力發展會員,堪稱革命思想的“播種機”。武昌起義之所以爆發,蔣翊武和文學社的努力推動功不可沒。在北洋時期,蔣翊武仍然堅守原有革命立場,一直拒絕同袁世凱合作。二次革命失敗後,蔣翊武在廣西被當地軍閥殺害。

蔡濟民,在1911年10月10日晚,率29標部分士兵參與武昌起義,佔領楚望臺軍械庫,並協同進攻湖廣總督府。起義勝利後,他積極參與建立湖北軍政府並率軍抵抗清軍的進攻。其後幾年,蔡濟民一直奔走於反袁鬥爭和護法運動中,1919年初被四川軍閥方化南殺害。

慘遭誤殺者

張振武,武昌首義的主要組織者和領導者,參與組建湖北軍政府,在職期間多次對黎元洪的言行表達不滿,有時行動略顯偏激,為黎所記恨。1912年8月,張振武奔赴北京。黎元洪密電袁世凱,以勾結土匪、破壞共和等罪名,要求捕殺張振武等人。1912年8月16日凌晨,張振武未經審訊,即被袁世凱派人處死。此後袁世凱、黎元洪運用政治手腕,擺平了群情激憤的同盟會和參議院,張振武被殺案也不了了之。

鄧玉麟,武昌起義前一直做新軍的策反工作,武昌起義後加入湖北軍政府,隨後奔赴一線率軍與清軍作戰。其後幾年,鄧玉麟曾參加護國戰爭、護法戰爭。1926年北伐戰爭時,曾任北伐軍重要將領職位。北伐之後脫離軍界,在各地興辦學校、實業。1950年底在“鎮反”運動中被捕,次年春被誤殺。1982年鄧玉麟獲得平反,並恢復辛亥革命人士的榮譽。

作為真正打響武昌起義第一槍的人,程正瀛啟動了革命的按鈕。隨後在同清軍的作戰中,程正瀛的表現都非常英勇。然而,程正瀛後面的經歷就譭譽參半了,有人說他投入袁世凱的懷抱,迫害革命黨人,因此被革命黨人拋入江中給淹死了,也有人說他是在二次革命的反袁活動中,因革命派內部矛盾激化而被害。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然而程正瀛在武昌首義中的英勇行為還是不可抹殺,所以姑且還是把他列入被誤殺的行列吧。

有損名節者

武昌首義最著名的“三武”中,孫武是唯一活得好好的。他建立了共進會,對推動革命運動起了不小的作用。但孫武的人品確實比較複雜,在湖北軍政府時期就加入了都督派,配合黎元洪排斥革命黨人,其後又投靠袁世凱,支援袁世凱稱帝。所以後期的孫武不太招人待見,他自己基本上過起了隱居生活,直到1939年病亡。

金兆龍,是武昌首義時的元勳之一,起義後參加敢死隊參與了漢口、漢陽等地與清軍的血戰。因不滿起義軍的現狀,後來離開了隊伍。如果就此解甲歸田,金兆龍也能保全名節。可惜北洋時期,金兆龍又重新出山,投靠了北洋政權,並得到了“湖北稅務緝私隊長”的肥缺,人設急轉直下,辜負了先前的所有美譽,直到默默無聞死去。

善始善終者

武昌首義時,面對起義軍群龍無首的窘境,吳兆麟擔任了臨時總指揮,率領部隊打下總督府並佔領武昌。湖北軍政府成立後,他擔任參謀部部長,並積極參與陽夏保衛戰。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吳兆麟曾經任大元帥府參謀總長,不久後退出政壇,致力於社會事業,晚年一心鑽研佛法。在抗日戰爭時期,吳兆麟拒絕了日本人邀他出山的要求,堅決不當漢奸,被日方軟禁,1942年病逝,重慶國民政府追贈他為陸軍上將。吳兆麟的一生,在大是大非問題上保持了節操,算得上善始善終。

熊秉坤,被後世傳頌為“打響辛亥革命第一槍的人”,雖然跟歷史事實有些出入,但熊秉坤仍無愧於辛亥革命元勳的稱號。陽夏戰役爆發後,熊秉坤擔任民軍第五協統領,先後在劉家廟、大智門、跑馬場一帶與清軍激戰,為保衛新生的革命政權立下了汗馬功勞。後來堅持反對袁世凱的立場,先後參加二次革命、護法運動等。上世紀30年代曾兼任武昌市長,並長期掛名南京軍事參議院中將參議。新中國建立後,熊秉坤歷任湖北省人民委員會委員、湖北省政協常委、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等職,被譽為“愛國楷模”。熊秉坤於1969年去世,享年84歲,應該是武昌首義元勳當中最長壽的一位,也算是他們當中聲譽和結局都最好的一位。

24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侄子“黃袍加身”,曹利用不幸中招,皇太后劉娥趁機罷免曹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