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在世界的近代史中,朝鮮一直都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中英鴉片戰爭結束之後,中國作為原有的宗主國無力承擔庇護的作用。

日本在經過明治維新之後一躍成為了能夠與西方列強比肩的亞洲國家,但是作為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在朝鮮近代史中所扮演的絕不是一個正面的角色。

在1910年8月22日《日韓合併條約》簽署之後朝鮮徹底淪為日本的殖民地,就連朝鮮的皇室成員也被日本抓去做了人質,最後免不了被日本同化的命運。

朝鮮的近代史就就像是一部悽慘而悲壯的抗爭史,但究其原因並非是因為朝鮮在處於歷史變革時期無力謀求自強與改革,朝鮮的陷落禍起於其本身皇室爭權奪利的鬥爭

閔妃集團作為高宗時期的最大政治集團,為了能夠與高宗的父親興宣大院君爭奪大權,三番五次的在國際上變更陣營。

這使得朝鮮在近代歷史中始終處於一種立場極為不堅定的狀態,也就給了諸如日本這樣的帝國主義侵略者剝奪其主權、入侵國土的理由與藉口。

令人不平的是,日本在入侵了朝鮮之後將閔妃弒殺,並燒作灰燼後拋於池塘之中,這也就成為了朝鮮歷史上的永遠抹不去的國恥。

閔妃集團與大院君的政治鬥爭

閔妃的崛起源於興宣大院君的決策,在扶持高宗上臺之後,興宣大院君便吸取了近代朝鮮因為外戚而導致皇權式微的經驗,將毫無背景可言的閔妃招為高宗的妻子。

但是讓其意料不到的是,閔妃在成功的當選了高宗的王妃之後卻展現出了極大的政治訴求。於是閔妃與興宣大院君爭權,便成為了圍繞朝鮮近代歷史的主題。

閔妃上位之後在朝中日漸得勢,其在高宗李熙面前也日漸得寵。當時的高宗李熙因為興宣大院君專權的緣故常年只能是臣服於父親的權威之下,空有一個國王的架子並無半點實權。

閔妃的政治訴求與高宗一拍即合,客觀上兩人結成了以扳倒興宣大院君為目的同盟。況且作為高宗李熙的枕邊人,高宗對其更是信賴有加。

同治十二年,大臣崔益鉉彈劾大院君,閔妃與高宗藉機親政。上臺之後的閔妃,廢除興宣大院君在位時期閉關鎖國謀求內在發展的國策,取而代之的是全面方向西方列強採取綏靖政策。

放開國門之後的朝鮮首先便是廢除了與日本的通商禁制。可沒等與日本的示好奏效,日本便以武力打開了朝鮮的國門。

"雲揚號事件"之後,閔妃採取了朝中主和派的意見,與日本簽訂了《江華條約》。這一條約讓朝鮮對日本開放了港口,以及讓出了租界內的領事裁判權。

從客觀上來說朝鮮這時候已經進入了雙半社會,但是閔妃政權雖然採取了較為開放的國策謀求與西方國家接軌,但是其本質還是在於謀求其權力的穩固。

因此閔妃集團鎮壓了國內具有進步思想的人士。當時有很多進步人士因表達對皇權的專制以及高宗和閔妃的縱情享樂的不滿,最終全部遭到了閔妃集團的迫害。

閔妃對於朝中進步人士的迫害,再一次給了興宣大院君重新上臺的機會,朝鮮的政局進一步惡化。

光緒七年,大院君指使朝臣安驥泳等發動政變,但是因為事情敗露功虧一簣。安驥泳被凌遲處死,大院君也被流放。

而這次政治事件換來的卻是高宗與閔妃的政治集團更加縱情於享樂之中。史書記載閔妃在時:"每夜曲宴淫戲、保佑巫祝,工瞽歌吹媟嫚,殿庭燈燭如晝,達曙不休"。

閔妃集團的"驅虎吞狼"之計

窮奢極欲的閔妃對於外國政權極盡諂媚,對於國內的人民卻是殘酷鎮壓。因為糧餉供給不足,國內的軍隊發動了以打倒閔妃集團為目的的政變。

這次政變中,義軍不但高舉反對閔妃的旗幟,更是以打倒在朝鮮支援閔妃的帝國主義勢力為目的。

後來,這次政變中閔妃藉助於清朝政府的力量才得以平息。於是這時候的高宗與閔妃集團開始向清軍示好。在清朝政府的威脅下與清朝簽訂《中朝商民水陸貿易章程》等不平等條約。

這次事件中受到牽連的日本為了保障其能與清朝政府在朝鮮半島上能夠分庭抗禮,又將一隻1500多人的軍隊派到了朝鮮。

朝鮮這時候相當於形成了雙宗主國的局面。為了取悅宗主國,高宗下令將當時反日的義軍在城內公開斬首。

從此朝鮮的王室淪為了日本帝國主義與清朝政府在朝鮮半島權益的代表,朝鮮王朝的頹勢已經不可逆。

這次兵變之後朝鮮政府內分成了所謂的"事大黨"與"開化黨"。這兩個黨派的對立恰好代表了其背後所支援的兩股力量,大清朝與日本。

中法戰爭結束以後,清軍撤回了在朝鮮的駐軍,閔妃集團藉機擺脫與中國近千年來的依附關係。這時"開化黨"人便開始藉助日本在朝鮮的勢力打壓"事大黨"眾人。

光緒十年,開化黨人在閔妃的支援下借漢城郵政總局落成的時機大肆暗殺"事大黨"人。

這次事件之後,開化黨人與閔妃集團便出臺了新政,準備依附日本在朝鮮的力量謀求獨立。但是雖然"事大黨"的勢力被剪除。

但是上千年的藩鎮關係讓清軍在民眾之間有著一定的威望與基礎。於是清政府派遣吳兆友與袁世凱帶兵入朝將"開化黨"的勢力擊潰。

"開化黨"被擊潰之後日本與清政府在天津簽署了《天津會議專條》,劃分了彼此在朝鮮半島的勢力。

雙方同時還達成一致,兩國如果要對朝鮮用兵都要事先知會對方。如此一來朝鮮的主權便形同虛設。

出於加強對於朝鮮控制的目的,清政府在朝鮮專門派遣了坐鎮的道員。為了與清政府抗衡,閔妃又在暗中與俄國有所來往,採取了所謂的"聯俄製清"的政治措施。

而清政府為了牽制閔妃集團又將興宣大院君的勢力在朝鮮半島扶植起來。這時候的朝鮮半島政治局勢已經是一個爛攤子,無論是誰也無法改變朝鮮衰落的命運。

因為國家主權已經在閔妃與高宗的一系列劣政之下喪失殆淨。除了與各方勢力周旋,閔妃與高宗再也無計可施。索性在表面的和平假象之下又開始了那種極端奢靡的腐化生活。

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地位,閔妃集團對國內採取了更為殘酷的鎮壓措施。朝綱淪喪,官場之上腐敗盛行。

光緒二十年正月,早已是病入膏肓的朝鮮再一次爆發農民起義。義軍部隊很快就將朝鮮王朝李氏家族的發源地全州包圍。閔妃集團向坐鎮朝鮮的袁世凱求救,在袁世凱的出兵"幫助"之下起義軍被鎮壓。

但是由於清軍的出動卻激怒了日本,這便給了日本在朝鮮用兵的藉口,因此大清被捲入了甲午戰爭之中。結果大清兵敗,損失慘重。這時的閔妃集團又一次投靠在日本的麾下。

日本成為了朝鮮政局的主導,但是閔妃集團一再的採用"驅虎吞狼"的辦法在幾個大國中求平衡的做法同樣引起了日方的不滿。在背地裡早已經欲將閔妃除之而後快。

激怒日本

隨著俄國在朝鮮半島的勢力不斷擴張,閔妃集團又再一次投到了俄國人的保護之下。閔妃這次的舉動終於將早已經對其不滿的日本徹底激怒。

1895年10月8日,閔妃在漢城的景福宮被一群日本浪人砍殺,並將其屍骨在景福宮的庭院中火化後拋灑於池塘之中。

這還不算完,控制了朝鮮局勢的日本人又逼迫高宗李熙下詔將閔妃貶黜為庶人。閔妃被殺成為了朝鮮歷史上最大的屈辱事件,史稱王城事變(乙未事變)。

閔妃的死確實是朝鮮歷史上不能被其國人所忘記的恥辱,但是閔妃在位期間所奉行的國策卻也是導致朝鮮半島近百年屈辱歷史的根源。

閔妃在位時期的奢靡腐敗以及對帝國主義勢力的諂媚葬送了朝鮮的國運,讓其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日本戰敗之後,韓國政府曾要求日本對於當年乙未事變中閔妃遇害一事作出道歉。但是日本方面則妄圖歪曲歷史拒絕承認當年的罪行,強調閔妃是死於與大院君集團的政治鬥爭中

在日本國內,對於歷史的隱瞞歪曲是其一貫做法,當年在朝鮮半島的種種罪行被日本當局包裝成為了幫助朝鮮謀求自強與獨立的美妙往事。

姍姍而來的道歉

但是在朝鮮國內對於日本政府的拒不道歉一直以來都是堅決反對的,特別是閔妃的後人。

雖然日本政府對於當年的罪行採取的是消極態度,但是日本民眾對於日本當年的罪行卻是積極反思。

在日本進步勢力的組織下,2005年,曾參與於了閔妃弒殺事件的兇手後人來到韓國向閔妃的後人表示道歉。

閔妃的後人對於這姍姍而來的道歉並不接受,因為閔妃的後人認為由日本政府主導的國家層面的道歉才具有真正的意義。

閔妃作為朝鮮歷史上的重要人物,雖然其執政期間導致了朝鮮在近代史上的屈辱。但是作為高宗李熙的王妃,其身份代表了整個朝鮮的國體尊嚴

希望日本政府能夠積極的認識歷史,早日化解與朝鮮之間的歷史矛盾與恩怨。

24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盤點12個,曾經是巨大帝國,現如今已成小國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