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關於二戰的歷史,曾經我一直有個疑問,為啥當時日本選擇了南下,而不是北上攻打蘇聯?

在1941年夏天德國開始進攻蘇聯的最初階段,蘇軍連戰連敗,德軍兵鋒一直打到莫斯科城下。如果此時日本選擇從西伯利亞對蘇聯進行夾擊,那麼蘇聯是否還能頂得住呢?

如果蘇聯真的沒頂住,那麼二戰史是否就要改寫了呢?今天的世界又會是什麼樣子呢?

相信這也是很多人對二戰史的一個疑問。

其實,日本也不是沒有試過北上,1939年的諾門坎戰役,就是日軍對蘇軍的一次試探進攻。當然這次戰役以日軍失敗告終。

不過綜合各方面史料來看,這場戰役日軍雖然輸了,倒也打得不差,據說雙方傷亡資料方面相差不大——這還是建立在蘇軍擁有炮火優勢的前提之下。

而且這場戰役確實只是一個試探行動,雙方投入的總兵力只在10萬人級別,和蘇德戰場上動輒百萬大軍的大兵團作戰,不可同日而比。

如果日軍在1941年下了血本,把整個關東軍都調出去,情況會不會不一樣呢?

老實說,以前我讀書少的時候,確實這麼想過。

但後來二戰歷史讀得多了,我才發現:日本在二戰時期就是個窮嗶帝國主義,打誰它都打不過。如果1941年日本北上打蘇聯,那是必敗無疑。

為啥這麼說呢?

因為日軍在中國戰場橫行,說白了,就是一個半拉子工業國欺負咱們農業國,但它真的和蘇聯硬碰硬,那就要面對一個巔峰工業國的全力輸出。

怎麼說呢?

現代戰爭其實打的就是工業能力。當然這裡的工業能力,不是說打仗唯裝備論,工業能力是一種系統化,從戰場上的武器,到後勤的保障,這些統統都是靠工業能力,沒有工業能力,就沒法打仗。

要想明白蘇軍在二戰時期工業能力有多強大,剛剛上映的電影《獵殺T34》就能夠給你一個非常直觀的瞭解。

這部電影的背景就是二戰時期的蘇德戰爭,當然電影不可能拍這麼宏大的題材,所以重點放在了坦克對決方面。

電影的故事講述的是一群蘇聯坦克手,如何用一輛修復了的T34坦克,從德軍重重包圍中逃脫的傳奇經歷,正如片名所展現的那樣,側重於展現T34這款被譽為二戰最經典坦克的威力。

這部電影看起來主角是尼古拉和他的夥伴們,但其實真正的主角就是T34。

電影前半段,1941年的初代T34擊敗了一個德軍坦克連的5輛坦克;電影后半段,1944年的最新T34逃過了4輛豹式坦克的圍捕,並將對手全部擊毀。

當然,作為一部電影來講,故事情節肯定有一定程度的藝術誇張,而且俄羅斯拍的二戰電影嘛,肯定要挑自己如何威猛的段落來拍,所以這部電影對T34的描述確實有一點誇大了。

但是T34確實當得起二戰最經典坦克的美譽。因為它是在裝甲、火力和動力的綜合性能方面是最均衡的坦克。

相比之下,德軍的坦克都有缺陷,比T34更重,防護更好的虎式坦克,動力不如它;而動力效能更優越的豹式坦克,火力和防護效能又不如它。

電影裡,多次出現豹式坦克射出的穿甲彈打在T34炮塔上,只是擦出了一道劃痕這樣的場景。

這倒不是藝術誇張,在真實的戰場上,T34確實就是這麼耐造。

所以T34被譽為蘇聯擊敗德軍的一大法寶,此後每年的莫斯科紅場閱兵,讓T34走過紅場也成了蘇聯和俄羅斯人的保留節目,也難怪如今會被俄羅斯人專門拍成了愛國主義電影的主角。

這裡要贊一下電影的特效場景和坦克對決的場景,看得非常燃,非常爽。總之,這部電影的軍事場面太優秀了,相比之下,今年咱們國家的2部軍事題材電影,《八佰》和《金剛川》都有點相形見絀了。

好了,不展開了。

總的來說,越是對二戰史有深入的瞭解,你越會明白,二戰期間真正稱得上巔峰對決的就是蘇德戰場,它代表了人類有史以來大兵團集團軍作戰的最高峰,也是人類戰爭史上最殘酷的絞殺。

不說別的,光是蘇德戰場雙方軍隊損失,就冠絕二戰所有戰場。據統計整個二戰期間蘇軍陣亡數量就高達800萬人以上,總損失近3000萬,一代年輕人幾乎都喪命在戰爭中;作為對手的德軍陣亡數量在400萬以上,總損失1300萬。

蘇軍和德軍就打了4年,就出現瞭如此慘重的人員傷亡,就是因為雙方的裝備殺傷力太強大了。這就是工業能力被完全動員起來的可怕之處。

對比下中國戰場,二戰日軍總計陣亡大約200萬人左右,其中在中國戰場損失只有40萬多點。咱們抗戰打得是非常艱難,但是陣亡的軍隊也只有100萬出頭。

為啥呢?說白了,就是二戰期間中日兩國軍隊的殺傷效率太低了。日本是個窮嗶帝國主義,中國更是一個徹底的農業國,雙方軍隊的作戰水平,如果拿到蘇德戰場上,根本都不夠看。

當年日軍在華北修建了無數炮樓,咱們八路軍拿它一點辦法都沒有。但實際上這玩意就是磚頭堆起來的,連混凝土都沒有多少,但凡咱們有點平射炮什麼的武器,這種炮樓就是個活靶子。

這就是農業國打仗的無奈之處。

日軍這點水平,也就是在中國戰場上欺負欺負咱們這種農業國。

再比如日軍的坦克,在抗戰中給咱們帶來了無數麻煩。看過《血戰臺兒莊》的觀眾都有印象,中國軍人只能靠血肉之軀,捆上手榴彈群去炸日軍坦克履帶。但日軍的坦克其實都是輕型坦克,大多數不超過20噸,在美軍看來,完全就是個大號玩具。

這是二戰史上一張著名照片,一輛美軍謝爾曼中型坦克馱著被俘的日軍92式,對比太明顯了。

所以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被美軍壓著打啊。這就是工業能力的碾壓啊。

然而美軍的謝爾曼根本就不是蘇軍T34的對手啊。你看看日軍這種破坦克,再看看《獵殺t34》裡面的蘇軍坦克作戰,日軍那破玩意根本就打不穿T34的裝甲。

日軍的坦克不僅不夠看,而且生產的數量也不多,整個二戰期間日軍生產的坦克只有數千輛,這還是因為日本是窮嗶帝國主義,鋼鐵產能以及工業能力都嚴重不行,僅有的產能主要都是給海軍造艦去了,飛機的重要性也比坦克高啊,反正在中國戰場上這種玩具坦克也夠用了。

而蘇軍的T34生產了6萬輛以上。

所以不比不知道,就日本這種窮嗶帝國主義,就這麼點工業能力,敢去打蘇聯,那就是找死。

再說回諾門坎戰役,其實1939年的蘇軍根本還是未進化完全體,當時因為蘇軍之前的大清洗,蘇軍基層指揮官水平嚴重不行,這也是1941年德軍閃擊蘇聯最初可以長驅直入的一大原因。

另外1939年蘇軍還沒有T34坦克,諾門坎戰役蘇軍的坦克也是輕型坦克,而且數量也不多,這支防備日軍的蘇聯軍隊也只是二線軍隊。

就這樣也是打得日軍關東軍主力滿地找牙。如果換了是1941年以後經過淬鍊以後的蘇軍,日軍根本就毫無還手之力。

事實上1945年蘇軍對日宣戰以後,十幾天就消滅了關東軍80萬,蘇軍的T34坦克和喀秋莎火箭炮無堅不摧,蘇軍打日軍簡直就像打人打小孩一樣輕鬆。而就在3個月前,蘇軍攻下柏林依然損失了數十萬人。

所以說啊,我還是要強調那句話,日本這種窮嗶帝國主義,也就是個半工業化國家,只能欺負咱們農業國。

二戰主戰場真的就只有蘇德戰場,決定二戰走向的也就是看蘇軍和德軍的對決。其它戰場真的都是配角。

越是瞭解二戰史,你越是會明白這一點。

想要了解二戰蘇德戰場的殘酷性,去看看這部《獵殺T34》吧,這裡面的坦克對決,才是真正代表了二戰最高水平。

那才是真在鋼鐵洪流,鐵和血的對決。

23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蔣介石曾同意釋放張學良,但必須答應3個條件,少帥最終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