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大將行使華野軍事戰役指揮權,帶領三野取得一系列戰役的勝利,此類觀點資訊充斥文史類文章,不僅令人擔憂。 對於粟裕大將行使華野軍事戰役指揮權根據個人閱讀相關解放戰爭書籍僅僅談談愚見供愛好文史的朋友參詳。
查閱相關具有史料價值類書籍可知 粟裕大將行使華野軍事指揮權 最早出自 2000年的《粟裕傳》521頁,相繼出現於2011年的《粟裕年譜》;
其次在文學作品《無冕元帥》中更是發揮的淋漓盡致,自此後華野軍事指揮權是粟裕大將竟然成為一股洋流,席捲大地啊,在一些利用粟裕大將來製造話題或者其他需求的前提下將粟裕大將進行神話。
所謂的粟裕大將行使華野軍事戰役指揮權依據由來是什麼呢?
這些都引用1946年10月15日 中央軍委給陳(陳毅)張(張鼎丞)鄧(鄧子恢)曾(曾山)並粟(粟裕)譚(譚)的電報“在陳領導下,大政方針共同決定,戰役指揮權交粟負責”。
從所引用電報內容看 明確指出戰役指揮權交粟負責 千真萬確,但他們都沒有將電報內容全部呈現出來。
1946年10月15日 中央軍委給陳(陳毅)張(張鼎丞)鄧(鄧子恢)曾(曾山)並粟(粟裕)譚(譚)的電報全文“集中山野華野全力在淮北殲滅東進之敵……為執行此神聖任務,陳張鄧曾粟譚團結協和極為必要。在陳領導下,大政方針共同決定(你們六人經常在一起以免往返電商貽誤戎機),戰役指揮交粟負責。魯南方面有葉縱及各警備旅監視該敵……
1949年10月15日 中央電報
理解此電報,應該瞭解實際的背景:
山野和華中野戰軍仍在各自作戰區域作戰,而陳毅元帥奔走于山野、山東軍區、華中野戰軍各部,來尋求統一資源獲得其制定戰役勝利資源--攻打泗城,實際作戰記過泗城並未攻破,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期間兩淮失守。
1946年9月23日,中央電告陳張鄧曾等,統一山野和華中野戰軍組成華東野戰軍,陳毅任司令員兼政委,然自此至1946年10月15日間,由於各相關客觀條件仍為實現統一領導事實;
另在泗城攻擊不利、兩淮失守之時,中央曾電告陳毅等 派徐向前元帥前來協助其作戰
最關鍵的是1946年10月4日 酉時 華中張鄧曾 密電中央“對陳在華中指揮深表不滿,並就攻打泗城不利及兩淮失守定責為陳毅戰略不當,戰役指揮交付給宋時輪負責不當,不執行中央統一兩軍政策,並建議四條意見,其中第二條即是戰役指揮更改為粟負責,第三條即是葉縱負責魯南,……”
正式在此背景下,中央軍委做出了在當時環境條件下的電報,此電報中所涉及的為執行此神聖任務,陳張鄧曾粟譚團結協和極為必要此電同樣相當重要,自華中野戰軍成立後華中相關負責人就試圖獨力自主負責,排擠陳毅同志;然中共中央軍委並未同意。
華中兵力使用意見至中共中央(第1頁)
華中兵力使用意見至中共中央(第2頁)
中共中央關於華中野戰軍受陳毅指揮 電文
對於華野,粟裕大將行使軍事戰役指揮權是否存在呢?存在時間哪?
從1946年10月15日電話解讀,粟裕大將有戰役指揮權,然僅僅在1947年1月魯南會議之前,而實際在此之間宿北戰役和魯南戰役僅僅是協助陳毅指揮。
1947年1月,魯南戰役後、新四軍山東軍區、山東野戰軍、華中分割槽、華中野戰軍進行整合統一為華東軍區和華東野戰軍:陳毅任華東軍區司令員、饒漱石華東軍區政委;華東野戰軍--陳毅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粟裕任副司令、譚震林任副政治委員、陳世榘任參謀長、政治部主任唐亮等, 1946年10月15日電報中的六人張鄧曾 排除在軍區和野戰軍之外,而且也沒有了戰役指揮有粟負責。
總之,對於華野軍事指揮權我們應該相信黨中央、中央軍委做出的結論,華野是陳毅元帥的,只要陳毅元帥在華野軍中,粟裕大將起到軍事協助作用。粟裕大將協助陳毅元帥指揮了宿北戰役、魯南戰役、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等,這些戰役的勝利粟裕大將都付出了巨大的貢獻,當然這些戰役的勝利離不開三野前委共同決策,離不開三野將士共同付出及千千萬萬支前的群眾。
但這些都不影響我們對粟裕大將的敬仰,中央軍委對其評定大將即是對其軍事才能最好的評價。
寫在最後,可能還有拿1946年10月15日電報做文章,其實個人認知是理解電報需要了解背景和當時客觀侷限條件,否則會出現偏差的,舉例說明(如下面的電報,粟裕受陳鄧指揮, 假如瞭解客觀條件和背景 認知即是 在劉鄧挺進大別山過程中粟受其指揮統一協調完成挺進大別山的戰略,而非很長的時間段)
陳粟受劉鄧指揮(特定條件下)
粟受劉鄧指揮(特定條件下)
陳粟大軍
參考資料: 《毛主席軍事文集》《周恩來軍事文集》《全國解放戰爭史》-軍事科學院版 《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史》-軍事科學院版 《中共中央文獻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