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貢獻在全球範圍內有目共睹,他也因此收穫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讚譽。不僅僅是我國,靠著袁隆平所研發的雜交水稻技術,印度、越南等許多國家的糧食產量都有所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自然也得以改善,可見其貢獻是惠及全人類的。
其實,在我國古代也有這樣一位袁隆平式的人物,他儘管原本只是個一文不名的不第秀才,但卻憑藉著從國外偷回來的一根"藤"大大增加了當時國內的糧食產量。有了更充足的糧食,人口數量自然也得以迅速增長,就是這小小的一根藤,竟讓中國增加了近三億人口,可見其貢獻有多麼巨大。他,便是陳振龍。
儘管按照我國古代"士、農、工、商"的等級制度,商人的社會地位應當是非常之低的,但一來當時我國的資本主義正處在發展時期,掌握大量資本的富商們實際地位已經不算低,至少和普通人相比,他們的生活無疑更加殷實和幸福;二來,位於我國東南沿海地帶的福建是重要的對外貿易門戶,著名的"下南洋"活動當中就活躍著大量福建人的身影。
或許是受到當時下南洋謀生風氣的影響,陳振龍也離開家鄉,前往了呂宋島經商。來到與故鄉風土人情迥異的異國他鄉,陳振龍很快就注意到了當地人常吃一種"朱薯"。朱薯其實也就是如今常見的番薯,從這個"番"字我們就可以知道它是來自番邦的物品,而因為其外貌、味道,他也有著紅薯、白薯、甘薯等別名。
野生番薯最初生長在美洲大陸的熱帶地區,後來生活在那裡的印第安人將其人工種植成功,並把它作為一種重要的糧食作物。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後,也將番薯作為特產帶給了西班牙女王,後來,西班牙船員們來到呂宋,也將番薯帶了過去,並在那裡成功栽種,使其成為了呂宋人所喜愛的主食。
陳振龍來到呂宋後,見這種食物產量大、耐受力強,如果引入國內能夠大大改善當時肆虐各處的饑荒問題,便有了將其帶回國內的想法。然而,當時殖民呂宋的西班牙人也知道番薯的重要性,所以嚴令禁止外人將其帶出境內。為了把番薯帶回國內,陳振龍多次嘗試,在皆被發現後終於想出了把番薯的藤條編進麻繩躲避檢查的辦法。
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陳振龍返回祖國,並在老家嘗試種植,結果大獲成功。就在同一年,福建中部爆發大旱,各地糧食都面臨歉收的絕境,陳振龍不敢耽擱,於是趕緊催促兒子陳經綸上書福建巡撫金學曾,表示自己有耐旱高產的呂宋朱薯,可以用來救災。
金學曾得知後大喜,在再度試種成功後下令於次年將其種子及種植方法推廣到福建全境。因為感激將其推廣的金學曾,福建一帶的人便將番薯又稱為"金薯",不過這樣一來,真正冒著危險將番薯從呂宋帶回國內的陳振龍反而是沒有被太多人所知曉。
總之,多虧了陳振龍帶回、金學曾推廣的番薯,那一年的福建有許多人避免了被活活餓死。後來,番薯也被傳播到了其它地區,並改變了中國農作物的結構,拯救了無數饑民。據《明實錄》記載,明朝人口普峰值不過七千多萬,而番薯得以在全國範圍內大面積推廣的清乾隆年間,我國人口已經突破了三億。到了清末,中國人口更是到了四億。
清末相比於明末多出的三億人口,一方面是由於社會的發展,另一方面也要歸功於番薯等高產作物的大量種植。
儘管和袁隆平院士這樣靠著數十年如一日的艱苦研究才取得成功不同,但陳振龍能夠出門在外而不忘家鄉父老,見到番薯後便想著帶回祖國造福百姓,並且敢於冒著極大風險將它"走私"到國內,這也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因此,當我們吃到司空見慣的番薯時,不應該忘記他的付出和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