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漫長的歷史中,有數次南北分裂的時期,雖然最終都歸於一統,但是在南北雙方拉鋸的過程中,人們還是總結出了關乎南方勢力存亡的一條極其重要的規則,那就是守江必守淮。長江天險作為天然防線,易守難攻,守好長江防線就好了,為什麼還要守淮河防線呢?
長江,是我國第一長河、世界第三長河,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流經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在上海崇明島以東入海,全長6300多公里。從長江源頭到湖北宜昌,稱為長江上游,湖北宜昌至江西省九江市湖口縣之間,稱為長江中游,而自湖口以東入海的這段,則被稱為長江下游。長江上游地勢險絕,而長江在中下游地區流速變緩,有不少適合渡江的渡口,因此長江中下游往往成為歷史上南北雙方爭奪的焦點。偏安的南方勢力多以南京(或杭州)為都,長江下游則是防守的重中之重。一旦長江下游防線失守,敵方兵臨城下,則離覆滅就不遠了。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北地理分界線,而這條分界線並非完全封閉,在秦嶺淮河結合處留有一個孔道,可以透過襄陽-荊州通道或沿漢江南下至長江。在這條戰略大通道上,扼守狹口的襄陽曆來是軍事重鎮,往往成為抵禦北方勢力南下的前沿陣地,必是重兵把守,不容有失的。萬一襄陽不保,在襄陽和南京之間還有另一個重鎮武昌(武漢)可以遲滯敵方的進攻,起到緩衝作用,給江東的都城留下足夠應對時間。
北方勢力南下還有另一條通道在大別山以東、黃海以西、淮河以南、長江以北的江淮之間,即江淮平原。淮河發源於河南省南陽市桐柏縣桐柏山,流經河南、安徽、江蘇三省,全長約1000公里。從源頭至信陽市淮濱縣洪河口以上為淮河上游,洪河口以下至洪澤湖出口中渡為淮河中游,中渡以下至三江營(江蘇揚州市江都區東南大江北岸)為淮河下游。這是如今的淮河劃分,但在南宋黃河改道南流、奪泗入淮前,淮河是有獨立的向東入海水道的。
淮河畢竟是能和長江、黃河、濟水並稱為“四瀆”的河流,水面較寬,且下游水網密佈,能起到禦敵滯敵的重要作用。江淮平原相對西邊的荊襄通道來說,防守難度要高很多,北方勢力從這裡南下更容易,對南朝都城南京的威脅更大、更直接。
淮河防線的核心重鎮是壽縣(古稱壽春、壽陽)和合肥,壽縣即戰國後期楚國都城壽春,東晉時這裡爆發了著名的淝水之戰,幸運的是東晉以少勝多擋住了前秦的進攻,要不然難逃覆滅的下場。合肥也是歷來兵家必爭的軍事重鎮,最著名的就是三國時期,東吳意圖拿下曹操控制的合肥,將防線推至淮河一線,發動了五次大規模的進攻戰役。
圖-壽縣古城
如果南方勢力能將防線穩定在淮河一線,重兵死守,就可以阻擋北方勢力南下,為都城南京的安全提供更多的緩衝空間,若有機會還可以北伐。東晉、南朝宋、齊、梁因為守住了淮河防線,一共存續了整整240年,期間劉宋開國皇帝劉裕甚至北伐至黃河一線,而南朝陳失去淮河防線,退守長江防線,只存在了32年。隋滅南陳,就是從京口(鎮江)和採石兩處渡江,兩面夾擊,只用了二十天就攻破南陳都城建康(南京)。
圖-合肥古城
五代十國時,南唐最初佔有淮南之地,是南方最強大的勢力,能和後周分庭抗禮。趙匡胤代周後,很容易就滅了南唐,是因為周世宗柴榮已經攻下了淮南之地,南唐也只是苟延殘喘罷了。南宋憑藉江淮之間的緩衝,金朝數次南侵,都沒能滅其國,直到被蒙元攻破襄陽,突破長江中游防線後,才功虧一簣。南明小朝廷本來也有希望如南宋般偏安,但是江北諸鎮各自為政,不服朝廷排程。雖有史可法這個中流砥柱坐鎮江北,但也獨木難支、迴天無力。
圖-淮河、沙潁河交匯處
守住淮河防線,進可攻、退可守。對於偏安的南方勢力來說,守江必守淮是古人用無數鮮血和生命為代價總結出來的存亡之道,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中也曾如是說:“其時之盛衰,大約以淮南北之存亡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