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棟折吾憂壓,伊誰繼直聲。"——董必武·陳毅輓聯
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國家動盪,袁世凱竊取了革命的勝利果實,清政府滅亡後民眾生活並沒有就此好起來,反而在軍閥混戰中更加悲慘。
在百姓受苦受難之際,一些有志之士實在是按奈不住了,他們成立了"從民眾中來,到民眾中去"的組織,勢要讓人民當家作主。但這樣的訴求無疑是觸犯到了那些軍閥們的利益,老蔣率領國軍開始對組織進行圍剿,轟轟烈烈的長征開始了。
當時神州大陸有很多來自歐美等地的傳教士,這些傳教士為了宣揚教義,往往會跟國軍聯手,因此長征路上每每碰到這些傳教士,組織要不會選擇避開,要不會選擇抓捕,美國神父艾姆威爾斯就曾在四川被徐向前元帥俘虜。
不過並非所有的傳教士都是助紂為虐的,像薄復禮等就對組織有著較為客觀的評價,艾姆威爾斯也對徐向前元帥比較肯定,尤其是徐元帥的相貌更是被他誇耀了一番:"他的面容充滿敏感的氣質,或許可稱為中共領袖中數一數二的美男子。"
但在我國的開國元帥中,就筆者個人認為,最帥氣的還是當屬"儒帥"陳毅。跟其他元帥不一樣,陳毅元帥可以說是以文法治軍,是個不折不扣的文化人,文學造詣非常高,如果不是成了元帥,或許他會成為一位大詩人。
但陳毅雖然人長得又帥,又有文化,行軍打仗還很強,但他的感情之路卻非常坎坷,痛失兩任妻子,好不容易跟心儀的女子兜兜轉轉再續前緣,最終卻因為革命而錯過,再見已物是人非。
陳毅的第一位妻子名為蕭菊英,那是1930年的事情了,此時陳毅29歲,任任紅22軍軍長,19歲蕭菊英則是江西的一位女學生。但就在他們婚後的第二年,陳毅參加"肅反"會的時候,歸來遇上了國軍。
訊息傳回後大家都認為陳毅將軍肯定已經遇難,蕭菊英一時沒想開直接投井殉情了。但實際上陳毅卻陰差陽錯活了下來,死去的只是他的馬匹,他為了避開國軍搜尋,只能繞了個大圈,再加上失去馬匹只能靠雙腿走路,速度非常慢,等他好不容易回到家中時,妻子早已香消玉殞。
妻子就這麼殉情去世讓陳毅消沉了好一段時間,周圍的同事們一看這可不行,想著走出一段感情的最好辦法就是再陷入另一段新的感情,於是在1932年,李富春、蔡暢又給他介紹了另外一位女同志,18歲的女紅軍賴明月。
同樣都是紅軍,別的不說意志力肯定是非常強大的,能夠擁有共同的奮鬥目標。陳毅對這段婚姻也非常滿意,跟賴明月一同生活,一同進步。但既然是軍人,天性就得服從,長征開始後陳毅駐守江西,賴明月則跟其他同志們跑去打游擊。
那個時候又沒有手機,軍隊行動有需要保密,所以二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失去了聯絡,直到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遊擊活動才停了下來,此時陳毅方才得知自己的妻子在遊擊中因不幸被發現,跳崖自盡了。(其實賴明月並沒有身亡,之後獲救活了下來,但這就是另一段故事了)
陳毅對賴明月畢竟是經人介紹,要說多深刻的感情其實不至於,但卻擁有著一股惺惺相惜的戰友情。聽聞妻子去世的噩耗固然傷心,但戰爭一觸即發,此時不是悲春傷秋之際,陳毅繼續踏上征程,開始籌建新四軍。
在江西的時候陳毅偶然遇到了組建上海服務團的胡蘭畦,此時二人差不多已有十年未見。胡蘭畦是個奇女子,祖籍四川成都,祖上是明朝的開國功臣,清朝建立後其家族一直從事反清復明運動,胡蘭畦生長在這種家庭,自然從小就接受了類似《滿江紅》、《正氣歌》等保家衛國的思想。
胡蘭畦不僅有文化,長得還特別漂亮,登上過《良友》畫報的封面,這樣的女子自然引起了當地諸多勢力的目光,其中就包括了四川本地軍閥楊森。楊森是個混不吝的角色,光是公開的妻妾就高達12位,接受了新思想的胡蘭畦怎麼可能願意?果斷拒絕了。
胡蘭畦喜歡的是什麼樣的男子呢?她自己本來就讀書多,後來不僅考入川南師範學校,還參加了全國學聯第六屆代表大會,她嚮往的男子一是要能夠跟自己有著共同的反帝訴求,另一方面她也希望此人能夠擁有良好的文學能力,恰好陳毅全都符合。
有些感情就是這樣,分明相互欣賞,又怕靠近會損傷彼此關係,因此二人僅止步於朋友這一步。1925年,胡蘭畦經人介紹,與川軍軍官陳夢雲完婚。
陳夢雲跟陳毅關係其實也不錯,他們這些當時在川省的進步人士關係都很好,陳毅早期的一系列活動其實都有胡蘭畦、陳夢雲夫妻的幫助。但後來胡蘭畦致力於報考軍校引起了陳夢雲的不滿,陳夢雲又堅持站在國軍一邊,他們開始漸行漸遠。
胡蘭畦由於早期名氣大,人脈廣,能力強,成為了國軍7位女將軍之一,位列少將,但她實際上更為嚮往組織的願景,曾私底下想加入組織。可當時女生隊的負責人陳淑蘭(也就是我們熟知的趙一曼)認為陳夢雲的身份過於尷尬,如果胡蘭畦沒有跟其結婚,組織是不會接納她的。
1927年,陳毅向胡蘭畦跟陳夢雲辭行,加上範世英一起吃了最後一餐踐行飯,之後陳毅開始為心中的目標南征北戰,胡蘭畦則於2年後被老蔣點名驅逐,後來輾轉去了德國與蘇聯,在歐洲終於加入了組織,並且應為從事革命運動,還被德國納粹抓了起來,寫下了著名的《在德國女牢中》。
胡蘭畦在國外的經歷是曲折的,傳奇的,但她也因此認識了眾多組織中人,尤其是何香凝跟宋慶齡這兩位奇女子對其幫助更多。1936年胡蘭畦終於輾轉回國,在上海創立了服務團,親自上了抗日前線。
之後就是二人在江西的偶遇,時間一晃就是10年過去了,這10年他們有過各自的人生際遇,經歷過諸多風雨,但驀然回首,發現彼此依舊是自己所欣賞的那類人。心動嗎?當然心動,但他們想要牽手再續前緣的報告卻被組織打回。
胡蘭畦此時明面上的身份畢竟是國軍少將,她在國軍所能為組織做的貢獻,絕對比表明身份迴歸組織要強得多。陳毅跟胡蘭畦定下了三年之約:"馬革裹屍是壯烈犧牲;從容就義是沉默犧牲,為了革命,我們就吃下這杯苦酒吧。假如我們三年內不能結合,就各人自由,互不干涉。"
他們兜兜轉轉再續前緣,最終卻還是因為革命錯過了。
3年後戰爭還未結束,陳毅娶了武漢姑娘張茜,胡蘭畦卻始終未婚。1947年,為了動搖組織軍心,國軍鋪天蓋地的報道了"陳毅陣亡",包括陣亡經過,包括追悼會,編撰的有鼻子有眼。時任貴州日報社社長的胡蘭畦看到訊息後又是傷感又是緬懷,百般滋味在心頭,她將成都東門外的一處果園、田地、房屋全都拿出來贍養陳毅父母。
但我們知道,報道其實是假的,最終組織勝利了,陳毅在建國後成為了上海市長。此時胡蘭畦找上陳毅,想要再見一面,可陳毅已經兒女成群,出來接見的只是副市長潘漢年。這讓我不禁想起了倉央嘉措的那首詩:"第一最好是不相見,如此便可不至相戀。第二最好是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用相思。"
後來胡蘭畦終生未嫁,直到1994年逝世,錯過的終究是錯過了。
陳毅元帥跟胡蘭畦的故事讓人唏噓,也讓人悵然若失,實際上這些開國將領中,有太多為了革命,為了組織,犧牲了個人感情的,在他們心中還有更加崇高偉大的理想,那就是為國家,為人民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