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這首詩的意思:

洞房裡昨夜花燭徹夜通明,等待拂曉拜公婆討個好評。打扮好了輕輕問丈夫一聲:我的眉畫得濃淡可合時興?

是啊,人生四大喜事之首,莫過於洞房花燭夜了。可古代鬧出了一樁冤案,就跟洞房花燭夜有關。那麼,這個假的新郎到底是何方神聖,真的新郎如何了?

這就得從清朝道光年間福建福清縣鯉尾鄉說起。這裡有一大戶人家,主人名叫俞世富,早年喪偶,膝下只有一女兒。這是一位如淡淡桂花般散發著沁人心脾香氣的姑娘,恰好她的名字就是桂香。只要空氣中夾帶著風從她身旁拂過,便是十里桂花香。她自幼就與東張首富楊必昌兒子奕清定下婚約。

到了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年紀時,俞家和楊家張燈結綵,好不熱鬧。一個定下吉時迎娶,另一個急忙準備嫁妝。俞世富花重金請人給女兒打造了36件金銀首飾,更是巧奪天工的製成了一支“龍鳳金耳扒”。這個壓箱底的東西,龍鳳呈祥,玲瓏細巧,光彩奪目,可鎮壓一方氣運,讓人愛不釋手。

嫁期如約而至,可俞世富卻老淚縱橫,心裡說不出來的心酸,她唯一的女兒就要嫁出去啦,此後偌大個府邸就只剩下他一個人了,說不出來的百年孤獨。

這天,桂香的姑母帶兒子著前來祝賀,都喜極而泣。

她對俞世富說道:

“弟弟,桂香出嫁,阿姐家貧,無甚饋贈,只有阿亮手上戴著一隻祖傳的血蛙玉鐲,是我過去陪嫁之物,今日送給桂香,聊表心意。”

桂香剎那紅了雙眼,亂了妝容,不過好在時間尚早,眾人可敘舊。

同一時間,楊家大邀賓客,彷彿只有一色,是為紅。正午十分,一頂絕美的花轎緩緩入了東張,路途好似只有十里。鼓樂聲,桂花香,路人鬧,新娘紅,交織在一起,安靜了人山人海。

楊家晚上門庭若市,堂上堂下,燈火輝煌,觥籌交錯。按照習俗,新郎不斷地敬酒,賓客不斷地舉杯。此刻,洞房的安靜與外面的熱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桂香整個人是既忐忑又期許:未來的我們,當初的願望實現了嗎?收拾好心情,桂香繼續等待著。說時遲那時快,她感覺有一個人影上了樓。她本想掀開大紅頭蓋,可想起鄉間習俗,只有新郎才能掀,於是就忍住了,想喊,又覺得不好意思開口,心裡更加忐忑不安了。

過了很久,酒席才散,新郎楊奕清走進洞房滿面春風,擴散了桂花香,而桂香還在忐忑不安著。當楊奕清欲揭開大紅頭蓋時,桂香羞怯的問道:“官人,樓上可住人?”楊奕清縮回了手,沉思道:“樓上堆放雜物,並沒有人住,發生何事了?”桂香細思極恐,顫抖地說道:“剛才彷彿有人上樓。”楊奕清“嗯”了一聲,就獨自拿著秉燭尋上樓去。殊不知,這一走,便是生離死別。

桂香在心裡無數祈禱著,忽然聽見樓上“哎”了一聲,在噤若寒蟬的此時可謂驚天動地。許久不見動靜,一會兒“新郎”又秉燭下樓。桂香著急問道:“官人,怎麼了?”“新郎”支支吾吾道:“樓矮椽低,不小心碰了頭。”桂香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就不再追問。吹滅蠟燭,新婚之夜,男歡女愛,不必細說。

雞鳴見日升,桂香早已畫好了妝容,就等著佛曉拜見公婆。她問“夫君”:“妝容可有不妥之處,公婆可好相處?我可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而她的“夫君”此時又打起了壞心思,支支吾吾道:“母親過於多心,擔心兒媳的嫁妝安置不妥當,就……”桂香知書達禮、聰明伶俐,婆婆意思,自當明白,也理應如此。於是,一個裝有36件金銀首飾和“龍鳳金耳扒”的紅箱子就到了“楊奕清”手上。此時不跑更待何時?

而在另一邊,一直等不到兒子和兒媳敬茶的楊必昌夫婦可急了。只好前去洞房打探訊息。

這時,一石激起千層浪。

“他早已出去拜見雙親了。”

“沒見過啊!”

“他還帶了金銀首飾和龍鳳耳扒,交給母親代為儲存哩。”

“不好”

楊必昌夫婦趕緊派人四下尋找真兒子,可直到晌午還音信全無,搞得一家上下提心吊膽,新娘桂香格外心神不定。午飯前,忽聽樓上驚叫一聲,原來是一位下人上樓取物,發現了倒在血泊中的楊奕清,這個真正的新郎。而此時老來喪子的楊必昌夫婦,刨根問底地問桂香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可桂香一想到昨晚和她洞房的另有其人,就支支吾吾的,這種事情怎麼好說得出口,怎麼能說得出口!桂香唯有悲傷的哭泣。於是,楊必昌夫婦一口咬定桂香串通姦夫謀害正夫,非要拉著她去見官。桂香撕心底裡喊著冤枉,可又說不出來到底有何冤屈。

你們來說,此案到底冤不冤?

造化弄人,偏偏害苦了俞世富,早年喪妻,老年喪女。楊必昌夫婦又造了什麼孽?可憐天下父母心!

千百年來,白雲悠悠,滾滾歷史,故事何其多,所幸能夠遇見你們,感謝支援。

#「閃光時刻」主題徵文二期#

12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百年嫁六位公主,西漢和親:打不贏的仗,化作和親公主的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