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遠征軍攻擊新斯科舍及撤退圖
華盛頓對此次未經自己允許的遠征大為憤怒,但他對克林頓的襲擾行動也早就存在報復之心,在收集情報的過程中他發現位於哈德遜河西岸、紐約英軍出海的交通要道新澤西保盧斯胡克防守鬆懈,雖然駐守該地的英軍兵力達到500人且地勢險要,要想接近必須乘坐小船透過一段海峽才行。但正因為如此英軍指揮官薩瑟蘭上校顯得很漫不經心,認為美軍根本無法透過。
華盛頓決定發動一次偷襲,攻打保盧斯胡克以報復這幾個月以來英軍在沿海的襲擾行動,經過考慮以後,他派遣李少校帶隊執行。為了不引起英軍的注意,李少校在8月18日以收集糧草為名率隊離開駐地,斯特林勳爵則率領500人的大隊隨後接應。
保盧斯胡克位置圖
第二天凌晨,李少校帶領士兵乘坐小船透過海峽進入了英軍工事,而英軍因為大意竟然連哨兵都沒有安排。李少校進入英軍軍營後一槍未發,因為英軍尚未起床,在睡夢中就被抓了俘虜。但因為此處是英軍從紐約出海的交通要道,英軍必然會拼死奪回以保證後路暢通,所以李少校並沒有在此駐守,而是在破壞了要塞的兵營和大炮後帶著俘虜安全撤退。
總之,在1779年的一整年中,英軍司令克林頓除了在南方發動攻勢外,還不斷在北方以紐約為基地不斷騷擾襲擊北部沿海地區,但在華盛頓的嚴密佈置下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果卻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而華盛頓在穩定北方局勢後也得以將精力放在南方戰場上。從此美國的獨立戰爭的戰場全面轉向了南方。
獨立戰爭中法、美雙方的海戰
雖然說在1778年的年底英軍就佔領了佐治亞州首府薩凡納,但由於克林頓將軍在北部的連續騷擾讓華盛頓不敢輕舉妄動。尤其是他作出一番進攻西點的模樣更是讓華盛頓無暇他顧,從而將大陸軍的主力拖在了北方,因此在南方各州主要是各地的民兵在應付英軍的進攻。
但是相對於有備而來且用兵狡詐如狐的克林頓,南方各州民兵的戰鬥力實在是不夠看,因此英軍在1778年底攻下薩凡納後的一段時間裡連續取得勝利,很快就佔領了佐治亞全境。1月29日又攻下佐治亞和南卡羅萊納交界處的重要城市奧古斯都,從而威脅南卡羅萊納的安全。在此期間民兵對英軍主力的進攻毫無應對之力,僅能在一定程度上與親英派民兵分個高下。其中最為出色的就是佐治亞議員安德魯•皮肯斯組織的民兵部隊2月14日在凱特爾克里克擊敗親英派武裝,但僅在半個月以後就在另一場戰鬥中損失慘重,從而喪失了繼續戰鬥的能力。
1779年英軍在南方行動圖
另外在2月13日,南卡羅萊納威廉•莫爾特里上校率領民兵擊退了英軍艦隊對羅亞爾港的侵犯。但這只是一場微不足道的勝利,因為羅亞爾港並不是什麼重要的港口,而且這支英軍艦隊也只是一支很小的偵察艦隊,本來也沒有佔領港口的意圖。
因此說在1779年的前幾個月裡,英軍主力部隊在南部佐治亞和南卡羅萊納州橫行無忌,美國軍隊毫無還手之力,而民兵零星的反抗只會招來更加沉重的打擊。
但在4月12日,西班牙在法國的拉攏下籤訂了《阿蘭惠斯條約》決定對英作戰,從而加入了美國的獨立戰爭,而它加入的條件是法國必須幫助西班牙奪回被英國佔領的直布羅陀港。雖然不是出於真心,但無論如何,西班牙的加入使得美國逐漸取得了海上的優勢,大英帝國的艦隊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在美國沿海橫衝直撞了。
6月21日,西班牙正式對英國宣戰,緊跟著就與法國聯合發起了直布羅陀大圍攻。在這場持續三年多的圍攻中,由於英國軍隊的頑強防守和大英帝國對駐守直布羅陀守軍不計成本的救援,法、西兩國傾盡全力也未能奪回這個巴掌大點的海岬角,反而不斷的損兵折將,最終在1783年2月雙方簽訂和約,英國仍然佔據直布羅陀。但那個時候美國的獨立戰爭已經即將贏得全面勝利,英國也因此將加勒比地區西印度群島的一些權益轉讓給西班牙,因為相比之直布羅陀,西班牙更在意能帶來巨大收益的西印度群島。
法國、西班牙圍攻直布羅陀形勢圖
而隨著法國、西班牙和荷蘭的加入,這三個分別在英西戰爭、三次英荷戰爭、七年戰爭中敗於大英帝國之手的歐洲大陸的英國三大仇人終於聯起手來,藉著幫助美國獨立的名義來挽回曾經跪著大英帝國叫爸爸的恥辱。只是這三個國家誰也沒有想到,他們此時的舉動雖然從大英帝國的身上扯下了一塊肉,英國永遠失去了在北美的十三個殖民地。但他們三個國家卻都因此而付出了無法承擔的沉重代價,而大英帝國在擺脫了近年來不斷惹是生非的北美殖民地以後,反而騰出了更多的精力來征服其它地區,最終成為稱霸世界的“日不落帝國”。
但在當時,歐洲大陸的戰火重燃卻給大英帝國鎮壓美國的獨立革命帶來了極大的麻煩,亨利.克林頓將軍在接任英軍駐北美總司令以後,就很清楚憑著手中的現有兵力根本無法取得戰爭的勝利。因為自從薩拉託加戰役失去了整整7000多人的加拿大軍團後,英軍在北美的總兵力只有15000多人,而他估計若想擊敗美國至少需要30000人,這就需要從英國本土繼續調運更多的兵力。同時帝國海軍也要不斷的運輸後勤物資和對加大大西洋運輸線的控制,以切斷法西等國對美國的援助。
相比之英軍的海上補給,大陸軍的補給是就地徵集
但如今隨著歐洲戰事重開,為了確保帝國本土的安全,不可能再有更多計程車兵來到北美。事實上從1779年開始直到戰爭結束,克林頓將軍只獲得了不足5000名援軍,這根本不足以彌補戰場的損失。而海軍司令理查德.豪將軍為了應對來自歐洲大陸的挑戰,也大大減少了對北美的支援行動,而是將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對直布羅陀的救援上。
這也是克林頓放棄北方戰場轉戰南方的主要原因,因為此時的北方已經是美國大陸軍的天下,那些曾經支援英軍的保皇派民兵和印第安原住民不是見風使舵投向了美軍,就是被美軍在一次次的征剿中流亡他鄉,再也無法給英軍以哪怕一點點的支援。
(本文是美國獨立戰爭的連載文章,欲知克林頓在南方戰場如何扭轉戰局,敬請關注本賬號,我們將在下一篇文章中繼續介紹美國的獨立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