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代軍事戰略》武家崛起第七講 太平記(3)
主講人: 鎌倉公方足利洪銘
整理人:鎌倉公方足利洪銘
一 小楠公“北伐”
在新田義貞,楠木正成,北畠顯家等名將皆戰死之後,南朝陷入困境,禍不單行,這時,遭到一連串打擊的後醍醐天皇一病不起,病重,不久,歷應二年(1339年)八月十六日,終於病死,終年52歲,死前,後醍醐天皇遺言,“討滅朝敵、奪回京都”“朕之玉骨可埋於南山,魂魄當可望見北闕”,令人動容。北朝足利尊氏聞訊,罷朝數日,以示哀悼,死後,由於其他的兒子都不在身邊,唯一在身邊的子義良親王繼位,這就是南朝的第二位天皇,後村上天皇。
後村上天皇(1339-1368在位)
如何評價後醍醐天皇?
後醍醐天皇儘管剛毅不屈,百折不撓,手下又有不少忠臣良將,然而他逆歷史潮流而動,不顧武家勢力強大的客觀情況,妄圖恢復舊制。與歷史潮流對立,最終客死異鄉,實在是可悲可嘆。可以說是志大才疏的典型人物。
在後醍醐天皇去世之後不久,還在北陸堅持游擊戰爭的新田義貞的弟弟脇屋義助在北朝大軍的圍剿下,無法立足,率部逃回吉野,半路又遭遇北朝大將土岐賴遠截擊,幾乎全軍覆沒,孤身逃回吉野,受到後村上天皇褒獎,康永元年(1342),南朝將脇屋義助派往四國島的伊予去聯合當地勢力,然而,到達不久的脇屋義助就突然染上惡疾,不久病死,至此,南朝的老一輩名將幾乎全部凋零。雖然,此時,北朝已經擁有壓倒性優勢,但是,新一代的南朝將領逐漸成長了起來,為南朝效忠,勉力維持南朝,其中,最出名的是被稱為“小楠公”的楠木正成之子楠木正行。
小楠公楠木正行
《太平記》記載1336年(建武3年)湊川之戰前,楠木正成似乎已經覺察到了自己的命運。他率軍行至櫻井驛,將11歲的兒子正行遣返回鄉,囑咐後事,決心拼死一戰,即“櫻井驛訣別”。父子兩人訣別的悲痛情景令人心酸,楠木正成湊川之戰敗於足利尊氏自殺,正行繼承亡父遺志,當他接到父親首級的時候十分悲傷,要想自殺,被母親勸阻,進行庭訓,誓為父報仇。成為南朝的棟樑,備受期待。
楠木正行
南朝興國年間(1340—1346)楠木正行繼父家業為河內守兼攝津守。1347年(南朝正平二年,北朝貞和三年)11月,楠木正行在河內起兵“北伐”,目標直指京都,足利尊氏大怒,派軍攔截,楠木正行深得父親真傳,善於用兵,足智多謀。在攝津住吉瓜生野及天王寺打敗北朝大將細川顯氏(細川定禪的弟弟,細川定禪此時已病死)、山名時氏等。足利尊氏接到任吉和天王寺失敗的訊息後,便計劃消滅楠木氏的勢力,派高師直、師泰兄弟帶兵六萬攻打河內。正行與二弟正時、和田賢秀等一族到吉野參拜後村上天皇和先皇·後醍醐天皇的靈廟,抱著決一死戰的覺悟迎戰。
正平3年/貞和4年(1348年)高師直率領六萬大軍(一說三萬)與楠木軍在四條畷對峙,楠木軍此時僅有數千人,敵眾我寡,楠木軍以少數兵力突擊企圖先一步取下高師直首級,然而實際兵力相差太大,楠木軍在足利方壓倒性兵力面前大敗,正行與弟弟楠木正時互刺而死。高師直乘勢攻陷南朝首都吉野(奈良縣吉野郡吉野町),後村上天皇逃亡賀名生(奈良縣五條市)。這就是著名的四條畷之戰,此戰,楠木正行戰死,南朝首都吉野被北朝攻破,可以說,影響極其惡劣,北朝至此,幾乎鎖定勝局。
四條畷合戰
楠木正行殉國
二 觀應擾亂
然而,就在北朝局勢一片大好之際,北朝內部的矛盾卻尖銳了起來。矛盾的對立雙方是足利直義和高師直高師泰兄弟。
足利直義,我們以前講過,是足利尊氏的弟弟,在幕府執掌大權,地位顯赫,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堪稱足利尊氏的左膀右臂和副將軍。足利直義為人忠厚正直,剛正不阿,負責與朝廷協調,與朝廷公卿關係較好。
足利直義
影視作品中的足利直義
與足利直義不同,高師直高師泰兄弟也是足利尊氏的心腹,實際掌握軍權,在外征戰多年,特別是在四條畷之戰之後,威望達到了頂峰,但是,高氏兄弟為人殘暴好色,飛揚跋扈,在京城為所欲為,甚至為了奪人之妻,逼死大名鹽冶高貞,根本不把朝廷和天皇放在眼裡,兄弟倆甚至說“沒有天皇也不要緊,可以用木頭雕一個,可以用金子鑄一個,至於活著的天皇,可以把他流放”。高師直手下大將土岐賴遠甚至在酒醉後向光嚴上皇的車架放箭,大逆不道。後被足利直義下令斬首,以儆效尤,土岐賴遠死後,兩人矛盾越來越大。為了對抗掌握兵權的高氏兄弟,足利直義聽從信任的僧侶疏石的建議,將養子足利直冬(足利尊氏的私生子)外放到中國地區,以為外援。並聯絡許多大名,準備除掉高氏兄弟。
高師直
影視作品中的高師直
夢窗疏石(疏石高僧一生不求名利,不進權門,精研佛法,大揚禪風,曾被朝廷敕賜七大國師尊號,稱“七朝帝師”。)
觀應擾亂爆發
1349年(貞和四年)6月,透過近侍上杉重能和畠山直宗等人的進言,直義向將軍尊氏請求,罷免了執事高師直。直義並同時向北朝光嚴上皇請求頒下討伐高師直的院宣(即聖旨)。先下手為強,高師直大怒。
1349年(貞和四年)8月12日,高師直悍然率領軍隊上洛,並與兄長(一說弟弟)高師泰一起討伐足利直義。13日,直義逃入幕府將軍足利尊氏官邸,高師直包圍官邸,要求交出上杉重能,畠山直宗。在神僧夢窗疏石的調解下,以流放上衫重能,昌山直宗,足利直義出家,並退出幕政為條件,高師直退兵。該事件是尊氏與高師直一起謀劃的迫使直義推出幕政的陰謀。根據議和條件,足利直義的職務由派駐鎌倉的足利尊氏的嫡子足利義詮進京,擔任政務官告終。雖然事件和平解決,但是由於該事件,直義與尊氏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1349年(貞和四年)11月,足利義詮進京。12月,足利直義避禍出家,法號【惠源】。同月,上杉重能和畠山直宗流放途中遭到高師直屬下暗殺。兩派的矛盾再度急劇惡化。
足利義詮(後成為第二代將軍)
次年(1350 觀應元年)為了響應足利直義,10月,足利直義的養子,也就是足利尊氏的庶子——足利直冬在九州叛亂,進軍京都,聲勢浩大。足利尊氏派兵鎮壓。途中,足利直義逃出京都,並與南朝議和,投降。足利直義受頒綸旨,南朝要求足利直義討伐足利尊氏。支援足利直義的大將山名時氏等人紛紛出兵響應。此時足利尊氏正在備後國對抗足利直冬,高師直兄弟加入。觀應之亂正式爆發。1350年(觀應元年)11月,足利直義向全國以討伐高氏兄弟為名徵集全國武士,許多武士大名也紛紛加入,北朝光嚴上皇頒佈討伐直義的院宣。北朝頓時一片混亂。
觀應擾亂
1351年(觀應二年)1月,直義軍進軍京都,足利義詮逃走,但是上皇和朝廷落入直義派手中。2月,足利尊氏軍與足利直義軍會戰。史稱【播磨·光明寺合戰】和【攝津·打出浜之戰】。北朝軍2萬人,直義軍1萬2千人,但是在士氣方面,由於直義蓄謀已久,因此尊氏大敗,尊氏向直義求和,並以高師直、高師泰出家為條件,雙方議和。高氏兄弟從攝津向京都護送途中,在攝津的武庫川(兵庫縣伊丹市)被等待好的直義派的上杉能憲(上杉重能的養子)的軍隊殺害。直義作為義詮的輔佐重歸幕政。然而,經此一役,兄弟倆的關係再也不可能恢復。觀應擾亂使得幕府自相殘殺,元氣大傷,為南朝贏得喘息之機。觀應擾亂之後,直義派武將得勢,以功臣自詡,使得足利尊氏大為不滿。
三 正平一統與尊氏之死
雖然直義派獲勝,然而內部的直義派與反直義派仍然存在,兩派武將各自行動,衝突不可避免。這時,足利尊氏派近江的佐佐木道譽以及播磨的赤松則祐(赤松則村的兒子 赤松則村已於觀應元年病死)詐降南朝,以為內應,準備集中力量,對抗足利直義。足利直義見勢頭不妙。糾合部眾數萬人,逃出京都,前往鎌倉及關東地區,伺機而動,足利尊氏派細川顯氏前往調節。足利直義不僅不同意談和,反而扣押細川顯氏。足利尊氏終於忍無可忍,發兵攻打足利直義,內戰再度爆發。
赤松氏譜系圖(赤松氏一門在室町時代堪稱幕府重臣)
足利尊氏為了集中全力對抗足利直義,做出來讓人大跌眼鏡的一件事,透過佐佐木道譽和赤松則祐等人的聯絡,足利尊氏向南朝投降,廢除北朝天皇,向南朝後村上天皇稱臣,用南朝旗號和年號“正平”,南北朝暫時統一。史稱“正平一統”,當然,足利尊氏並非真心投降,而是為了避免兩線作戰的權宜之計,南朝也是利用足利尊氏對抗足利直義,讓他們狗咬狗,兩敗俱傷,可以說是各懷鬼胎。
尊氏率軍討伐直義,進入東海道,在駿河薩捶山(今靜岡縣靜岡市清水區)、相模早川尻(今神奈川縣小田原市)等戰役中擊破直義,逮捕了足利直義並將他關押在鎌倉。觀應三年(正平七年,1352年)二月,足利直義突然死去,通說認為是被足利尊氏毒死。至此,觀應擾亂結束。正在向播磨進軍,響應足利直義的足利直冬,見足利直義敗亡,被迫無奈之下,只能撤軍回北九州,繼續蟄伏起來。
然而,坐山觀虎鬥的南朝不給尊氏以喘息之機,同年,南朝突然撕毀盟約,宗良親王(後醍醐之子)、新田義興、新田義宗(兩個都是新田義貞的兒子),楠木正儀(楠木正成的幼子)北條時行等支援南朝的軍隊分別在各地舉兵,南朝軍隊襲擊京都,尊氏主力在關東,鎮守京都的足利義詮抵擋不住,退往武藏國,北朝的光嚴,光明,崇光三位上皇都被南朝俘虜,押往賀名生軟禁,足利尊氏,足利義詮等敗走關東,猶如喪家之犬。新田義興,新田義宗,北條時行等人又乘勝追擊,一度佔領鎌倉,但足利尊氏和足利義詮馬上就反擊並壓制了關東的南朝勢力,在武藏野合戰中大敗南朝軍隊,相繼收復鎌倉,京都,北條時行戰敗被俘,後被處死。南朝軍隊敗走。由於三位皇室成員都被南朝俘虜,足利尊氏無奈,擁立光嚴天皇次子彌仁繼位,是為後光嚴天皇(1352-1371在位)
後光嚴天皇
禍不單行,這時,1353年,足利直冬又跳了出來,投降南朝,直義派的武將桃井直常、斯波高經、山名時氏為後援,紛紛響應,向京都進軍,與吉野南朝軍協力一時奪回京都。但不久,又被足利尊氏,足利義詮等人奪回,圍繞京都,雙方陷入拉鋸戰。次年,南朝封足利直冬為天下總追捕使,源氏長者,噁心足利尊氏,並搬下詔書令足利直冬再次進軍京都。
足利尊氏抵擋不住,迎後光嚴天皇逃亡近江,足利義詮與佐佐木道譽,赤松則祐,細川賴之(細川定禪的堂侄)等人逃亡播磨。準備東西夾擊,奪回京都。並斷絕了京都的糧道。由於赤松則祐,佐佐木道譽等人的奮戰,足利義詮擊敗山名時氏。另一方面,足利尊氏也打敗了桃井直常,斯波高經等人,斯波高經投降。足利直冬只得引兵退回石見,其餘諸將也都各自回國,以圖再舉。南朝見足利尊氏勢大,將光嚴,光明,崇光三位上皇放回北朝,與北朝暫時議和。(三人後出家)
正當足利尊氏積極準備御駕親征,徹底消滅足利直冬時,延文三年(南朝正平十三年1358)足利尊氏背上長了腫瘤,不久病死,終年52歲。子足利義詮繼位,繼續與南朝對抗。
如何評價足利尊氏?
足利尊氏在歷史上屢遭醜化,在江戶時代(1603-1868),由於德川氏自稱新田氏的後裔,對足利尊氏自然無甚好評。到了明治年間,由於軍國主義的利用,楠木正成被讚揚為“忠君愛國”的“軍神”,而足利尊氏則被打成了犯上的“逆賊”,成了十惡不赦的罪人,甚至為其辯護的官員也被解職。二戰結束後,足利尊氏才同新選組等被過度醜化的事物一起被正名。客觀的說,足利尊氏並非十足的亂臣賊子,十足的惡人,他是一位梟雄。有追求,有底線,但在時代的潮流中迷失了自我。最終手足凋零,終其一生。所追求的“太平盛世”卻一直都沒有實現,可以說,是一個可恨又可悲的人物。
四 足利義詮
《太平記》將足利義詮描繪成一個容易被他人的言語左右、而且沉溺於酒色的愚鈍人物,酒囊飯袋,雖然有所誇張,但足利義詮的能力確實不是很高。但此時,北朝對南朝,已經有壓倒性優勢。因而,在足利義詮在位期間(1358-1367),雖然雙方互有勝負,但總體北朝還是處於優勢。
足利義詮
在足利義詮在位期間,他的弟弟足利基氏為幕府立下了許多大功。早在1349年,足利尊氏就將幼子足利基氏派往關東,成為所謂“鎌倉公方”,鎮守關東,足利基氏也是第一代鎌倉公方。足利基氏足智多謀,驍勇善戰,1352年,打敗進攻鎌倉的南朝軍隊,俘殺北條時行,使北朝在關東站穩腳跟,功不可沒。後來基氏任命被其父親派遣到關東的直義手下的上杉憲顯(也是尊氏的表弟足利尊氏的母親清子就出自上杉氏)為關東執事,即後來的關東管領。從此關東管領成為世襲200多年的要職。1358年,又大敗前來關東,企圖奪回鎌倉的新田義興,將其擊殺,至1361年,足利基氏基本將關東的南朝勢力消滅殆盡。
新田義興(1331-1358)敗死
上杉氏家紋
足利基氏(1340-1367)
正平16年 / 康安元年(1361年)執事細川清氏在佐佐木道譽的讒言下為自保叛降南朝,並協助南朝再次短暫地攻佔京都。但不久,即被北朝軍隊收復,影響不大,南北朝軍隊又幾次交戰,互有勝負。同時,北朝也繼續向足利直冬發起進攻,直冬軍隊抵擋不住,1363年,直冬大將山名時氏,大內弘氏等投降幕府,直義直冬派瓦解。直冬下落不明。此時,北朝的優勢已非常明顯,1366年,足利義詮任命細川氏的細川賴之為新管領,輔佐兒子足利義滿。次年病死,年僅38歲。足利義滿繼位,是為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那麼,足利義滿是否能完成統一南北朝的大業呢?
細川氏嫡流家紋(細川氏與足利氏為同族 因此也使用二引兩)
細川氏譜系圖(區域性)
南北朝的天皇
課後習題
1 觀應擾亂產生的原因有哪些?產生了哪些影響?
下一講 第八講 室町幕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