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資本是貪婪無比的。不管扣上什麼樣的“光環”,就一個目的——逐利。

經過前一篇《韓國財閥》描述,可想資本的逐利是那麼的瘋狂。財閥為了自己的資本利益,不顧國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生死,就知道無底線的掠奪之外還是掠奪!

為了進一步瞭解資本的掠奪性,就看下15世紀至19世紀,資本在全球的禍害,所帶來的嚴重性有多大!

說到奴隸交易,那是15至19世紀極為黑暗的一頁。1415年葡萄牙王子亨利攻佔了北非摩洛哥王國的港口“休達”。亨利王子從商人口中得知,只要穿過撒哈拉沙漠就可以通往另一端盛產象牙、黃金、胡椒......當時歐洲對香料的需求極大,一些高階的製品也是貴族們追求的物件。由於沙漠在當時還是個很迷幻的世界,無人敢涉足,決定走海路。1418年亨利王子派出了一支船隊,但被風給刮偏了航線,沒有抵達要去的目的地。後面又經過多次嘗試,依靠中國傳過來的指南針在1443年抵達了目的地“桑海帝國”。這個國家信奉伊斯蘭教,不僅出售黃金等一些其他物品,還出售“奴隸”。當時不僅非洲,中東,歐洲也出售“奴隸”,但這是小範圍的。因戰爭或其他因素引發的結果,並不是像後來歐洲那樣形成販賣“黑奴”的產業鏈。

資本的逐利也是不斷的影響和進一步的掠奪與剝削。第一:當時西亞地區的奧斯曼帝國和馬穆魯克王朝壟斷了絲綢之路;第二:馬可波羅對東亞及東南亞的描述過於誇張“遍地是黃金......”;第三:哥倫布本是去亞洲的,後來1492年意外發現了美洲新大陸,於是就叫這片新大陸的居民為“印第安人”,最後是達伽馬才真正的到達了印度。

後來歐洲對新大陸“美洲”進行不斷的掠奪,開發了很多的礦場和種植園。剛開始是從歐洲本地運往斯拉夫和猶太人契約奴(有點像打工仔,但又比這很更具壓榨和掠奪性)來幹活。由於這些人不是很適應那邊的氣候及高強度的工作於是把奴隸的勞動目標鎖定在當地印第安人身上。經過武力等一些暴力方式強迫印第安人做奴隸,印第安人也受不了高強度的負荷工作和天花病的傳染導致印第安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死亡。

資本家為繼續在這塊土地上掠奪資源,便把目光轉向了非洲。1522年靠近西非的聖多美島和普林西比島被葡萄牙所殖民。葡萄牙在這兩塊殖民地上主要種植甘蔗,由於黑人的身體素質要比白人強許多,便使用當地的黑人為奴隸,進行勞動耕作。1518年歐洲便開始從非洲的市場上販賣奴隸去往美洲獲得了成功,隨後美洲所有種植園和礦場大量從非洲販賣奴隸來進行非人道的勞動耕作。跨大西洋黑奴貿易便由此形成!隨著歐洲各國的不斷崛起,歐洲的資本家為了逐利,手段是極其殘暴,使用各式各樣的手段來獲取奴隸。據統計送往美洲大陸的黑奴有一千萬之多,而因獵奴而死的達到近一個億。歐洲資本家才不會顧及考慮那麼多,他們就知道掠奪。百分之三十以上的黑人奴隸活不過前三年就死去,平均七年就要重新購買一批奴隸。黑人奴隸也會有後代,而黑奴後代的出生和所有黑奴死亡比例為1:2之多,然後就是撫養一個要比重新販賣一個強壯的奴隸代價高許多。所以資本家就不給黑奴應有的基本生活保障外,還吃的極差,不斷的增加勞動負荷,這樣導致的結果可想而知!

1765年英國人發明了珍妮紡紗機,拉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人力的生產力和機器的生產力根本不是同一個層次,而是碾壓性的。這時的資本家發現熟練操作機器的歐洲白人生產效率遠遠高於黑奴的體力生產,也就是白人比黑奴更值錢,產生的經濟效益更高。工人還能消費,消費的同時帶來經濟的進一步提升。歐洲資本家便開始打著自由、平等的幌子進行廢奴運動。而當時英國成了廢奴先驅,說是廢奴先驅,其實他們比誰都清楚就是嫌奴隸貴而且又不消費,廢掉奴隸制,透過消費又可以進行反覆收割底層韭菜,這樣既能得到一個好名聲,又能賺更多的錢,豈不美哉!隨後歐洲各國相繼廢除奴隸制。1865年美國南北戰爭也廢除了奴隸制。1890年歐洲各國在布魯塞爾會議上都同意廢除奴隸制,黑奴貿易終於可以畫上一個句號。由此結束了幾百來年的奴隸貿易。

從黑奴貿易的興起到結束,資本一直在背後操縱!!!

下一章:《資本的貪婪如何泯滅人性——中國房地產》

16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開國大將王樹聲早年,勇辯傳教士、智救同鄉同學的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