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光時刻」主題徵文 二期#
王樹聲大將組圖
1923年,18歲的王樹聲考入也麻城縣高等小學。他的親叔伯長兄王幼安,早年和王樹聲一樣都也就讀於麻城縣立高等小學;只不過王幼安後來又升入湖北省立師範,經受過董必武(又名董用威)等進步老師的栽培。他前年師範一畢業,即毅然返回麻城母校,立志教育事業,決心喚醒新的一代。為了便於宣傳鼓動,他以董必武導師為楷模,擔任了國文課教學,常結合課文,聯絡社會實際,抨擊時弊,每每講得聲淚俱下,感染得學生們熱血沸騰。
思想進步的王幼安,政治上也是一個活躍人物。授課之餘,他還秘密組織了一個馬克思主義研究小組,並在家裡設了一個隱蔽書房,藏了不少有關蘇聯十月革命的小冊子,以及國內出版的《新青年》、《湘江評論》、《武漢星期評論》等進步書刊。樹聲和他的不少好友蔡濟黃、劉文蔚、桂步蟾、李培文等,都先後被吸引去了。他們團聚在這裡,鑽研革命理論,評議國際風雲,探討祖國的前途…這一切,有如春風化雨,滋潤了他們的心田,啟迪了他們的覺悟。
解放初王樹聲大將回麻城宣講
人稱“小博士”的李培文氣憤地說:
“想想,這帝國主義者確實可惡。武的,它仗著強大的軍艦、大炮,侵略弱小國家;文的,它又以什麼傳教、辦慈善事業,矇騙受壓迫的民族。這一手,比武力征服更毒辣,活似精神鴉片,讓人胡里胡塗上了當,還不覺得。”
“精闢!”樹聲點頭稱讚,“對帝國主義的文化侵略,我是深有所感的。我們縣城不是也有一所教會辦的學堂麼?前些時,我就親自嘗試了一下。”
“你也信教?”大夥兒好奇地問。
“笑話!”樹聲胸一挺,手叉腰,“諸君看王某可是個任人宰割的小羔羊。再說,他上帝認得我,我還不認得他呢!”
逗得大夥笑成一團。
“告訴你們吧,我是想親眼瞧瞧,這教會到底玩得什麼西洋景。”樹聲解釋說。
“有一天上午,我偷偷跟著那些教徒們進了教堂,看他們怎麼做禮拜。只見那高鼻子、藍眼睛的洋傳教士,披件黑長袍,右手在腦門和胸前指指點點,開口上帝、行善、天堂,閉口懺悔、地獄、阿門,說得比唱的還好聽,可就是不提他們八國聯軍打中國這些傷天害理的事。所以,他發什麼《福音》書時,哼,我啐一口就跑了。氣得那個傳教士,真是‘洋鬼子看戲’直翻藍眼!”
哈哈哈......”又是一陣大笑
此時,一個過路的同學衝他們說:“你們還快活吶,教會學校出事啦!”“麼事?”大夥驚異地圍攏過來。
“我也是剛才在街上聽到的,教會學校開除了一個學生。原因麼,據說是禮拜不勤。”
“叫什麼?”“張克勤吧?”
“啊!這個學生我認得,也是我們北鄉人。”樹聲說,“上年冬天,我們一塊來縣城考學。他因為家境貧寒,交不起學費,又一心想讀書,就信了教,上了免收學雜費的教會學堂。他可是個安分守己、勤學苦讀的好學生喲!上次我到教堂,還看到他做禮拜。怎麼會—”他說著濃眉 、。,一皺,手一揮,“走,同學們,去跟洋人論理!”
大夥兒穿街過巷,急匆匆來到圍著鐵欄柵的教會學堂門前。傳達室的老工友,聽說學生們為開除張克勤一事而來,內心十分高興,因他也為此抱不平,卻不敢言。老工友請大家選兩個代表,以便回話學監。
“這代表當然是我們的‘小團長和‘小博士嘍!”同學們一致呼喊著,推出了王樹聲和李培文。
樹聲為什麼又稱“小團長”呢?說起來還有一段趣聞:
那是新開學不久的一天,縣高等小學的全體師生,被縣太爺召去當儀仗隊,歡迎省督軍委派的嚴團長進駐麻城。那個場面和氣派,真令樹聲大開眼界。你看吧,嚴團長還沒到,縣知事就親率各界頭面人物,恭候城外三里;及至迎入衙門,又是爆竹齊鳴,又是鼓樂吹打。嚴團長這才從八抬大轎走出,拄著文明棍,由縣知事開道,眾馬弁簇擁,邁進縣大堂…
因此,一回校,生性活潑的樹聲,就對同學們大發感
嘆說:“大家看到縣太爺那個哈巴狗相了吧?將來我就要奔個團長,狠狠治治那些欺壓窮人的貪官汙吏!”說完,他拿起自己的一把破傘往地上一拄,當作文明棍,邁開八字步,學著嚴團長的架勢,喊了聲“來人哪!”樂得同學們捧腹大笑。“小團長”的雅號,從此就叫開了。
再說這二位學生代表,坐進會客室好大一陣不見人影,正商量著往裡闖,老工友領著一個外國傳教士來了。那洋人一見樹聲,就臉色一變,操著洋腔洋調的夾生中國
話說:
“你、你,我認得。搗亂又來,不是?”
“我勸你,說話還是客氣些。”樹聲正色道,“是的,你們那套,我早就領教過了。信奉自由,談何搗亂!今天,不僅僅是我個人,還有這位李培文先生,是代表我們麻城縣高等小學的廣大同學,來和貴校商談關於開除張克勤的問題的。”
“什麼好談,那有?”傳教士雙手一攤,聳了聳肩膀。
“請問為什麼開除張克勤?”二代表同聲質問。“違反了我們的教規、校規。”
“是不是就是你們說的什麼禮拜不勤?”樹聲再問。“All right!對上帝不敬,是不能允許的。你們理解得很對、很對!”傳教士故作讚許地一再強調。
“不對,完全不對!”李培文反駁道,“作為同胞,我們知道,張克勤正是出於對上帝的尊敬,才考入貴校的。這難道不是鐵的事實嗎?”
王樹聲的家鄉乘馬崗是全國第一將軍
緊接著,樹聲又以其“矛”攻其“盾”地說:
“你不也一再親口宣揚,上帝是最寬宏大量、最博愛仁慈的嗎?退一步講,即使張克勤禮拜稍有不勤,也是他太迷醉功課了。上帝怎麼會怪罪這樣勤奮的好學生呢?”
面對這連珠炮般、義正詞嚴的指責,傳教士理窮詞盡,難予回答,只能以“這是本校的事,外人無權干涉”為由,耍賴而去。
“張克勤是我們的骨肉兄弟,我們有權過問!這裡是中國的土地,我們當然要管!”樹聲真理在握,喊著要追,被李培文一把拉住。
“冷靜點,樹聲。且看這隻狐狸下步如何動作。”正如人們所說,“洋人怕百姓,官家怕洋人。”色厲內荏的傳教士,這當兒活象被獵人追捕的老狐狸,逃得飛快;可當他從後門一竄入縣府,即刻又神氣活現了,大喊道:
“我要找你們的縣長,找縣長!”
縣知事正在內室由小老婆陪著尋歡作樂,忽聽外邊洋人叫喚,便慌忙放下鴉片煙槍,出門打拱問候:
“神父,何事見教!”傳教士怒氣衝衝,說:
“你、你們這些學生反了,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神父息怒、息怒!”縣知事連連作揖道歉,“本官馬上派人嚴懲這些刁民!”隨即,向堂下喝一聲,“警備隊,速速前往彈壓!”
王樹聲大將與堂弟王宏坤上將
此時,教會學堂門前,趕來聲援的學生及過往行人,越聚越多。樹聲和李培文站在一對石雕獅子的背上,對同學們報告了與傳教士交涉的經過。大家義憤填膺,揮拳舞臂,紛紛嚷著:
“洋人欺我太甚!”
“我們不是亡國奴!”
“決不能就此罷休…”
此時,一位身著黑警服,頭戴白箍大蓋帽,被群眾蔑稱為“黑狗子”的一群麻城縣警備隊爪牙,狂呼濫叫著,向學生們撲來:
“你們這些小雜種,反了、反了!”“抓、抓!”
警棍皮鞭亂飛,首當其衝的一些學生,被打、被抽、被扭住了。
這無異是火上添油。樹聲激怒得滿面血紅。他高舉鐵拳,真象“團長”指揮戰士反攻一樣,大吼一聲:
“同學們,打!”
隨之,“打”聲如雷,人如潮湧,猛衝過去,衝得一小撮“黑狗子”,夾著尾巴落荒而逃
這一幕,確實全城震動,大快民心;可另一場軒然大波,也隨著掀起。
縣太爺召去縣高等小學校長一頓訓斥;校長回來也大發雷霆,貼出公告:
“開除帶頭鬧事的學生王樹聲、李培文…”但正義不可欺,民心不可辱。
王幼安等進步教師說話了;學生們在蔡濟黃、劉文蔚、桂步蟾等先進分子鼓動下,罷課了不少店員、貧民,也站在學生一邊,憤憤不平。
當局迫於眾怒難犯,不得不收回開除王、李的成命同時,為保全“情面”,又警告王、李和他們的追隨者,今後再不準“惹事生非”。
然而,麻城縣國民黨當局的這一套,絲毫嚇不倒已經覺醒了的新一代。隨後,王樹聲、李培文等,在王幼安老師的指引下,又與省城下鄉來的青年學生一起,走上街頭,宣傳“國恥”,抵制日貨,愈鬧愈紅火,反倒嚇得縣太爺無所措手足了。
工農民眾看了,無不歡欣鼓舞、交口稱讚:
“今這些洋秀才,硬是了不得喲!看來,解救我們苦難的中國,往後就得靠這些洋秀才打先鋒嘞!”
於是,洋秀才王樹聲等人的大名,連同他們的故事,也就在麻城的老少婦孺中傳揚開來。
麻城乘馬崗紅星英烈園照片
王樹聲舊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