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秦國是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可以說是笑傲群雄。秦國地理位置優越,佔據著關中地區,依靠函谷關天險,抗擊六國的聯軍。然而在戰國初期,秦國也打過不少敗仗,甚至連函谷關都被攻破,差點被人滅掉。最後,秦國靠著割地求和,才結束了這場危險的戰爭。那麼秦國的這場恥辱之戰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可是這個建議卻遭到了大臣們的反對,“孟嘗君賢,而又齊族也,今相秦,必先齊而後秦,秦其危矣”。秦昭襄王覺得有道理,非但沒有任命孟嘗君,還將其囚禁,打算殺害。幸虧孟嘗君手下人才很多,盜取狐白裘,獻給了秦昭襄王的寵妃。之後,又有以為門客學雞鳴,騙開了函谷關的城門,孟嘗君這才逃出秦國。

回到齊國後,齊王立即任命孟嘗君為齊國的相國,負責軍國政務。孟嘗君怨恨秦國,他主政後,立即派人聯合韓國、魏國,發動了一場對秦國的復仇之戰。當時的形勢對齊國非常有利,因為秦國與楚國關係破裂,扣押了楚懷王,派兵出武關攻打楚國,“大敗楚軍,斬首五萬,取析十五城而去”。

就在這種情況下,齊國大將匡章率領齊、魏、韓三國聯軍開始向秦國發起進攻。秦軍主力由於剛剛與楚軍交戰,師老兵疲,所以他們採取的策略是堅守函谷關。然而,秦國的對手匡章是齊國名將,他在二十多年前曾打敗不可一世的秦軍,秦國君主被迫“西藩之臣”,然後向齊國謝罪。此後的二十多年間,秦國再也不敢向齊國挑戰。

函谷關之戰打得非常艱難,三國聯軍經過三年的交戰,終於攻破了函谷關!訊息傳到關中,整個秦國陷入恐慌,函谷關一破,意味著秦國門戶洞開,一旦聯軍進入,必然是一番血戰,秦國極有可能被他們瓜分。在這種情況下,秦國終於低下了他高傲的頭顱,派遣使者向三國提出割地求和。

與此同時,孟嘗君也有著自己的想法,一旦滅掉秦國,對於齊國來說沒啥好處,畢竟秦國、齊國並不接壤,獲利最大的當然是魏國、韓國以及被打得元氣大傷的楚國。最終,秦國於公元前296年與三國達成和議,歸還韓國的河外、武遂,歸還魏國河外及封陵地區。可以說孟嘗君發動、匡章指揮的這場戰爭,暫時遏制了秦國的擴張的步伐。

孟嘗君的名聲則進一步提升,然而也逐漸引起了齊王的猜忌,畢竟功高震主。後來孟嘗君一度被迫逃離齊國,在魏國做相國,領兵攻打自己的母國齊國。而秦國則默默發展,擴充實力,在齊國衰落後再度崛起。對於孟嘗君,史學家做出了這樣的評價,“秦之強未有能抑之者,孟嘗君有此豪舉,非他人所能及也。”

參考資料:1.《史記》;2.《資治通鑑》

28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大秦賦》中關於趙國的某些劇情,不是真的,因為史書也沒寫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