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 趙國朝堂
熱播劇《大秦賦》中,對於秦國敵人的刻畫,挑頭的為趙國。趙王偃、寵臣郭開、趙後娼女等,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觀眾認為就是因為這些人,才導致趙國的亡國危機。到了戰國後期,經過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趙國,的確是六國中讓秦國最頭疼的對手,那麼趙國是怎樣一步步把自己作沒的?
一、趙人的崛起如果追溯遠祖的話,趙人的祖先和秦人的祖先其實是同一人,即商朝的蜚廉。他的長子惡來是秦人的祖先,而次子季勝是趙人的祖先。(史家很多人稱秦始皇名為趙正,一個依據就在於此處。)趙國先祖最初是周天子的大夫,周幽王時,因幽王無道,趙氏由周入晉。經過幾百年的經營,趙氏依靠晉國母體逐漸壯大,終於成為晉國的一大勢力。在春秋末期,晉國的幾大家臣架空了國君。又經過一番爭奪後,獲勝者趙簡子與韓、魏兩家大夫瓜分了晉國,這三家後來還得到了周天子的承認,名列於諸侯,史稱“三家分晉”。
趙國建立之初,只能算一個小國。三家分晉後,晉國的核心區域被魏國繼承下來,而且魏國最初的兩任君主魏文侯和魏武侯都很有作為,尤其是在李悝變法後,魏國一度成為戰國首霸。魏國有著恢復晉國舊土的野心,所以趙國老是受魏國的欺負,趙對魏作戰經常是敗多勝少,魏對趙發動的一場最大規模的戰爭是邯鄲之戰,邯鄲一度被破,趙君出逃,但是這時齊國及時馳援趙國,即著名的圍魏救趙,使趙國不至於滅國。此戰之後,趙國和魏國國力都受到嚴重削弱,受到東方大國齊國和西方崛起的秦國的威脅。
雄才大略的魏文侯
直到戰國中後期,趙國出現了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那就是趙武靈王趙雍。趙武靈王深深感受到趙國所面對的危機,於是努力說服當時的宗室首領肥義,在趙國進行了胡服騎射改革,建立起一支強大的騎兵。之後,趙武靈王率軍滅掉了境內的許多胡人部族,並滅掉了戰國時期一箇中等國家中山國,領土擴張五百里。趙武靈王曾制定計劃,從雲中郡(今山西大同)派騎兵長途奔襲,襲擊咸陽。為此目標,他親自扮成使節入秦國,見秦昭襄王,勘測秦國地形,為來日的滅秦作準備。
風雲戰國 趙武靈王
二、趙國的強盛趙武靈王時,趙國達到極盛,土地兩千裡,佔據今山西北部、河北南部及陝西、內蒙的一部分。武靈王固為英主,但是他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沒有處理好繼承人問題。其實這個問題是趙國的一個痼疾,趙國自建立起,君位繼承就沒有章法,國君想立誰就立誰,因此導致多次混亂。
趙武靈王早年曾立長子趙章為太子,但是他十分寵愛妃子嬴娃,嬴娃為其生子趙何,武靈王便廢趙章而立趙何。而且不久之後,讓10多歲的小孩趙何為王,史稱趙惠文王,趙武靈王退位稱主父,當起了太上皇。出於對長子的愧疚,武靈王不久後又將長子封於代地。於是在趙章和趙何身邊形成了政治小團體,雙方矛盾越來越激烈。
矛盾終於爆發!趙武靈王曾請長子和次子赴沙丘宮參加家宴,雙方卻爆發戰鬥。趙武靈無法控制局勢。最終,惠文王趙何的勢力獲勝,挫敗的公子趙章逃到了父親武靈王的宮裡,以求庇護。但惠文王趙何的屬下公子成與李兌趁勢包圍了沙丘宮,殺了趙章。他們知道包圍太上皇武靈王的宮,日後是要被秋後算賬的,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史記》記載:“宮中人悉出。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鷇而食之,三月餘而餓死沙丘宮。”他們把武靈王以外的人全都放了出來,唯獨留武靈王在宮裡,而且還不給任何食物。沙丘宮被圍了整整三個月,武靈王靠吃樹上的鳥蛋和幼鳥維持生命,最終被活活餓死。
狼狽的趙武靈王
沙丘宮變後,趙國憑趙武靈王的遺產,依然是東方大國。其子趙惠文王在位時,文用藺相如、樂毅,武用廉頗、趙奢。而且當時在蘇秦的聯絡下,五國攻秦,使秦不敢出函谷關。隨後又參加五國攻齊,使齊國差點亡國,齊國自此再無能力與列國角逐。戰國局勢經常此起彼伏,趙國一躍成為東方六國中的最強國。趙國之強,以致於《戰國策》評價道:“四十餘年秦不能得其所欲”。
趙惠文王
三、趙國的衰亡惠文王去世後,太子丹即位,為趙孝成王。而此時的趙國,宗室貴族的勢力又壯大起來。趙武靈王改革並未去除趙國這一嚴重的問題,當君主英明時,任人唯賢,這一問題凸顯不出來。但君主平庸,這一問題便凸顯出來。平原君、平陽君等人掌握朝中大權。自孝成王時代,廉頗、李牧等外來臣子得不到信任,朝廷進行重大決策時,外來臣子往往被排除在外,不受重視,只負責執行。平原君雖為戰國四公子之一,但其實他的才能並不是很高,趙國本有熟悉趙國國情的趙奢、廉頗等名將,他卻棄而不用,割濟東三城換齊將田單來趙領兵。宋人呂祖謙評價道:“平原君謀國如此,趙之不競有以哉!”
大秦賦 平原君
趙孝成王重用平庸甚至腐朽的貴族,忽視趙國的賢臣,使得趙國政治一潭死水。趙孝成王四年(前262年),秦國進攻韓國。韓國便割上黨給趙國,意圖將禍水東引。於是,圍繞是否接受上黨,趙國朝堂內形成了兩股意見。平原君等人主張接受,而趙奢等主張不接受。孝成王聽從了平原君的意見,接受上黨之地,結果引發了秦、趙長平之戰。戰爭中,孝成王又被秦國傳言欺騙,用紙上談兵的趙括取代老將廉頗,最終導致長平大敗,40萬趙軍精銳被白起坑殺。
趙孝成王
長平之戰後,秦國進一步圍困趙國。趙國派出說客蘇代,遊說秦相范雎,說白起如果滅趙,功勞將超過范雎,威脅其丞相之位。范雎便進諫秦王,撤回白起。但數月之後,秦國再度出兵攻趙,邯鄲保衛戰開始,邯鄲軍民一度易子而食,但都沒有放棄抵抗。最終,平原君說客毛遂遊說楚王,同時魏公子信陵君竊符救趙,楚、魏二國出兵救趙,趙國得以倖免於難。
魏國公子 信陵君
四、趙國的滅亡趙孝成王去世之後,公子偃即位,為趙悼襄王。但是悼襄王時期的事蹟,《史記》的記載是從《趙國策》來的,而《戰國策》的記載也很簡略,所以《大秦賦》中這一時期趙國的歷史有一些是戲劇演繹,而非史實。例如趙王偃即位,史書沒有任何陰謀的痕跡,應該是正常即位。
趙王偃
而劇中的春平君趙佾,史書對其事蹟記載不清楚,乃至於他是孝成王之子,還是悼襄王之子,都成了史家爭訟的問題。《戰國策》講春平君在秦為質子,但是有說客對呂不韋說,趙王偃十分喜歡春平君,若放春平君回去,他一定能勸說趙王給秦城池。而《列女傳》記載,趙王偃去世後,春平君和太后娼後私通。劇中的情節就靠這些零碎的史料來勾勒。總之,史書中的春平君是一個親秦的形象。
春平君
但無可否認的是,趙王偃是昏庸的君主,其在位期間,任用寵臣郭開,逐走趙國老將廉頗。廉頗是一心為趙的,但是郭開與其有仇,當趙國陷入危機,趙王打算重用廉頗,看廉頗是否還能用?廉頗“一飯鬥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可用。”但是郭開卻收買使臣,使臣如實對趙王陳述了廉頗的舉動,但加了一句話“廉頗將軍一頓飯上了三次廁所”。趙王便覺得廉頗老了不再起用。只能讓後人感嘆“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大秦賦 郭開
趙王偃寵幸原本為娼妓的娼後,並廢掉太子嘉,而立娼後的兒子遷為太子。趙王遷史稱幽繆王,品性比他爹還差,聽信寵臣韓倉,在趙國的生死危機關頭,殺掉了名將李牧。幽繆王在位8年,秦將王翦破趙,俘虜趙王遷。隨後趙國大夫擁立原太子嘉逃亡代地,苟延殘喘到秦統一天下的前一年。
大秦賦 趙國娼後
文史君說戰國時期,趙國身處四戰之地,西有強秦,東有齊、燕,北有匈奴,南有楚魏,都是很大的威脅。所以從地利的角度講,趙國並不佔優勢,經常面臨著四處受敵的局面。一面用兵,背面經常會受到偷襲。但是相比之下,趙國的君主不明才是更致命的問題。不妨拿秦和趙做個對比,秦國能統一天下的原因是“奮六世之餘烈”,連續六代國君都很出色,而趙國卻是一代不如一代。趙武靈王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君主,可惜還未得施展就因宮變而死。其子趙惠文王雖無大才,但能任人唯賢,依然能使趙國屹立於東方。但隨後的趙孝成王、趙悼襄王乃至亡國的趙王遷,則一代比一代昏庸無道。趙國雖多賢臣名將,奈何得不到重用,奸臣小人當道,當秦人逼近時,趙不得不亡!
參考文獻[漢]司馬遷:《史記》,中華書局,2014年。
[漢]劉向輯錄:《戰國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沈長雲:《趙國史稿》,中華書局,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