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我們經常能夠聽到“太上皇”這個詞,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活著就被追封的“太上皇”就是劉邦的父親,劉太公。
話說當年劉邦登基之後,擺在他面前的有一個巨大的難題,那就是如何處理和父親的關係,因為當時他的父親還健在,所以從人倫角度去考慮,跪拜父母天經地義,可是擺在他面前的又有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此時劉邦已經是皇帝了,可是劉太公還是個平頭老百姓,按照古時候的規矩只有百姓像天子“下跪”的規矩,哪有天子向百姓下跪的呢?就算這個人是自己的父親也很難辦,於是這可把劉邦難為壞了。
這個時候,有一個手底下大臣給他出了一個主意,因為你可以效仿當年秦始皇,秦始皇當時稱帝之後就給自己的生父莊襄王追封為“太上皇”,而如今你也可以如此,劉邦一聽。這個主意好,至少可以解決了麻煩,所以在這之後就追封劉太公為“太上皇”,而劉太公也因為得到了這個頭銜所以自此之後身份地位水漲船高,劉邦給他劃了一塊地盤給他,他就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種種菜,可以說小日子比劉邦過的還舒服。
然而事實上,現在還有一種說法是“太上皇帝”,本質上和“太上皇”差不多,指的都是前朝皇帝提前禪讓給自己兒子,為了表示尊敬所以就稱之為“太上皇”,可是為何有些人要叫“太上皇帝”呢?其實,可別小看這其中的含義,兩者就相差一個字,可是這其中的差別可就大了。
“太上”的含義是無上、最高,也代表著無上的尊榮,而“皇帝”我們就不講了,然而“帝”字含義又有誰懂呢?
而關於這一點,隋唐時期的著名歷史學家顏師古給我們講解出了疑惑:“天子之父,故號曰皇,不預政治,故不曰帝也。”
從這我們也看出太上皇和太上皇帝的差別,也明白劉太公為什麼僅僅只是“太上皇”:
首先劉太公在這之前從來沒有當過皇帝,所以按照古時候的規矩他也只能是一個太上皇。
其次,劉太公雖然被尊稱為皇,可是本身無治國才能,又沒有權利,所以這“帝”字稱號實在配不上他。
而“太上皇”和“太上皇帝”的差距就在這:前者只是一個榮譽稱號;但是後者雖然已經退位了,可是實際上乾的卻還是皇帝的事,只不過由於不在其位,所以因此區分。
而歷史上很多皇帝也是如此,為什麼想要這麼幹呢?一來呢不想要放棄手中的權力,二來當皇帝有時候又需要揹負很多的罵名,所以這個時候還不如提早退位,但是權力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比如宋高宗趙構就是如此,因為由於殺害岳飛以及和金人苟合等行為讓當時百姓和主戰派人士對於趙構一直是頗有微詞,而海陵王完顏亮南侵之時,直接把趙構嚇破膽了,因為當年殺害岳飛簽訂協議之時,趙構曾經信誓旦旦的說金人不會再來,可是如今二十年都不到,金人再次南侵,所以你如何向臣民交代呢?
故而在虞允文大敗完顏亮之後,趙構就將自己的皇位讓給了宋孝宗,在很多事情上宋高宗本身並未干預宋孝宗,可是唯有北伐,宋孝宗一直活在宋高宗的陰影之下,可以說宋孝宗在位二十六年,其中二十五年他只是個“傀儡”,為什麼?因為很多事情趙構都是自己在抓,直到趙構死後,宋孝宗才算名義上的“親政”了,所以趙構從廣泛意義上來說就是“太上皇帝”。
而乾隆皇帝也屬於這個範疇,他當時雖然退位了,可是嘉慶皇帝卻根本無法管理朝政,軍機大事還得靠著乾隆和和珅去決斷,更多時候這個嘉慶帝只是象徵意義上的“參拜物件”,實際上直到乾隆死前那一刻,嘉慶都無法親政。
所以“太上皇帝”很多時候都是離位不離權,也是因為給自己合理掌控朝政披上一件“合法”的外衣,而歷史上第一個“太上皇帝”就是北魏獻文帝:
《魏書》:“今皇帝幼衝,萬機大政,猶宜陛下總之。謹上尊號太上皇帝。”
而“太上皇”就如同我們文章所講的了,他們很多退下來之後是再也無法干預朝政了,所以就沒有後面這個“帝”字稱號了。比如唐高祖李淵,當李世民殺兄奪位之後,李淵便已經成為了一個“傀儡”,不久之後他便將皇位讓給了李世民,而他自此就在後宮之中不管朝政了,問題是他想管也沒法管了,因為當時整個朝堂都是李世民的人了。
而唐玄宗李隆基也是如此,在“安史之亂”之後,唐玄宗民心盡失,百官再也不信任他了,而太子李亨則順勢繼位,成為了大唐皇帝,並遙拜李隆基為“太上皇”,李隆基晚年真的可以說是“樹倒猢猻散”,自己被軟禁了,身邊唯一一個陪著的就是高力士了。
所以“太上皇”和“太上皇帝”字面意思是差不多,可是這一字之差卻有很大差距在裡面,這其中的權力大小就不一樣,一個只是朝拜物件,一個是離位不離權,甚至捱罵的活都不用自己背,對此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