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歷史故事看歷史電視劇經常聽一句話叫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就算是看家喻戶曉的三國,也有很多例子。
實際上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這個說法基本未見正史記載的,基本上都在小說、評書裡說。使者是一個國家或勢力的代表,所以能不能殺使者,敢不敢殺使者,要看具體情況。在歷史上,總得說大部分時候是遵守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比如春秋時期燭之武退秦師,大家學過這篇課文,秦晉聯軍攻打鄭國,眼看鄭國要滅亡了。鄭國人燭之武面見秦穆公,秦穆公非但沒有把他斬了。反倒聽他說了一通,最後被燭之武說服退兵了,晉國也退兵了。
還有藺相如的完璧歸趙,趙國使臣藺相如拿和氏璧去秦國忽悠一圈兒,把秦昭襄王忽悠了。還主動說欺騙了大王,請把我殺了,結果秦昭襄王還是放他走了。這都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故事,但你要說秦穆公和秦昭襄王是因為遵照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規矩,放了使者一馬,那並不見得。因為使者本身沒有作戰能力,從軍事層面來說,殺不殺無關大局,殺不殺使者更多的是傳達一種資訊,究竟是有的談還是堅決戰鬥。
秦穆公不殺燭之武,一方面是因為秦晉聯軍的力量比鄭國強大太多,主動權掌握在秦穆公手裡,沒有必要靠殺使者來傳達資訊。另一方面,春秋時期各國之間多少沾親帶故,盟友也是三天兩頭,做人留一面,日後好相見。當時的情況下,沒有必要非把使者殺了,把關係搞僵。而秦昭襄王被藺相如當傻子忽悠,也沒殺他主要原因在於秦趙兩國當時實力差距不算很大,秦國並沒有做好跟趙國開戰的準備,殺使者有點兒早,所以秦昭襄王忍了,成就了藺相如的千古佳話。當然他還有很多時候交戰雙方實力相當,保持均衡態勢。那麼這個時候雙方就都需要使者互遞訊息,就更不能斬殺使者。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國時期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三國演義裡面說諸葛亮跟司馬懿在五丈原對峙一百多天。真實歷史也差不多。這段期間雙方使者來來往往忙個不停,尤其是蜀漢的使者,一會兒要把女人衣服送給司馬懿,一會兒要回答司馬懿的問題。司馬懿要是殺了使者,怎麼能知道諸葛亮吃飯香不香、睡覺多不多、工作累不累?使者從事外交活動,本質上跟戰爭一樣,都是政治的延續,斬不斬來使,主要看國家的外交政策是什麼。當然斬使是一個非常強烈的訊號,如果斬錯了的話,後果也非常嚴重。
漢武帝的時候西域的大宛國是當地的一大強國,而且盛產大宛馬,也叫天馬,這種馬上跑累了出汗就像血一樣,所以別名汗血寶馬。漢朝需要馬來對付匈奴,所以漢武帝就派使者帶著二十萬兩黃金和一批黃金打造的金馬,來到大宛國的貳師城買馬,結果被大宛國國王拒絕了。漢使者口出狂言說我大漢帝國好心好意買你的馬,你還不識好歹,那大宛國王也生氣,把漢朝使節全部殺了,黃金全部搶走。訊息傳到長安,漢武帝暴跳如雷,畢竟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啊。馬上派大軍征討大宛國,結果因為後勤補給不上,軍隊到大淵國死傷過半,剩下計程車兵又累又餓被大淵國輕鬆擊敗。
兩年之後漢武帝再次攻打大宛國,這一次動員西北邊疆各地做好後勤工作,終於擊敗大宛軍,攻克多座城池。最後大宛貴族把國王殺了獻出大宛馬投降,漢軍把一個親近漢朝的貴族扶植為大宛國王,然後帶著幾十匹上等馬、三千匹中下等馬撤回中原。
所以大宛被滅國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錯誤估計了形勢,隨便就把使者殺了,沒有調和的餘地。
還有十三世紀初中亞霸主花剌子模面對蒙古人的時候,也直接衝蒙古使者動手。當時的花剌子模統治範圍包括今天的伊朗全境中亞大部分地區,是東西方交流的中心,在貿易文化方面都非常繁榮,而蒙古只是一個鬆散的部落聯盟,所以花剌子模根本就沒把這幫蠻子放在眼裡。成吉思汗當時的主要對手是金朝,所以想跟花剌子模搞好關係,派了一支大型的商隊給花剌子模的國王捎了個信兒,說你統治日落的地方,我統治日出的地方,表示是來做買賣的,不要打仗。
結果花剌子模邊關的官員把其中十幾個商人扣下,說他們是間諜。成吉思汗也沒有想事情鬧大,派使者去花剌子模要求放人。結果花剌子模國王把蒙古的正使斬首,把兩名副使的鬍子燒了,放了回去。倆人回到蒙古面見成吉思汗痛訴花剌子模無禮,一場大戰不可避免。
那個年代誰擋得住蒙古人呀,花剌子模當然被滅。國都慘遭屠城。如果花剌子模意識到蒙古的強大,別把事幹得這麼絕,那很有可能會延續更長的時間。當然說實話,那個時候面對蒙古帝國這種bug,殺不殺來使可能結局差不多。後來蒙古滅了花剌子模佔領中亞之後進行西征殺進歐洲,到了南俄羅斯草原的梁贊大公國。蒙古派出使節要求梁贊投降納貢,每個人必須交納自己財產的十分之一,否則梁贊人就要付出代價。梁贊人根本沒見過蒙古人,不知道對方什麼來頭,肯定也不會輕易投降,不過也沒殺使者。
但是不投降蒙古人也不會因為你沒殺使者就放過你。幾天之內就把梁贊境內的幾個小城拿下,包圍了梁贊城,圍城五天蒙古人用投石機攻城、追雲梯輪番進攻,很快梁贊城陷落了,梁贊大公戰死,蒙古人慣例進行屠城,盛極一時的梁贊大公國從此不復存在。
所以在古代做使者真的是高危職業,千萬別迷信兩國交兵不斬來使,出去就要做好回不來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