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雖然是心狠手辣的梟雄,但他也一直沒有越過紅線,並沒有將漢王室趕盡殺絕,儘管他們已經是傀儡。
曹操雖然有如此耐心,甚至甘願位居人下,但不代表他的後代都願意如此。曹操死後,曹丕順勢繼承了曹操的權勢,野心無限放大,不久便開始私下命令手下,藉著投靠自己的大臣們的口,一起上書漢王室的帝王劉協,讓他自己聽話下臺,省得出現不必要的麻煩。
劉協又何嘗不懂這些事,原本就在曹氏一族的威懾下當了多年傀儡,現在為了能夠保全性命,也只能拱手相讓帝王之位。自劉協禪讓於曹丕開始,跨越兩百多年的漢王朝最終還是覆滅了。
雖然漢王朝改名換代,甚至之前的多少年間,漢王室都只是傀儡,但是滿朝文武中,仍然有不少大臣是忠心於漢朝的,到了曹丕上位後,這些大臣也只能無奈地遠離政權,以表示忠心。
曹丕稱帝開始後不久,歷史才真正進入三國時期——因為之後的幾年時間裡,劉備和孫權先後在自己的地盤建都稱帝。劉備是第二個稱帝的,而他也是三個權勢中,唯一一個仍然打著"匡扶漢室"稱號的政權。那麼,這裡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劉備既然是以漢室自居,為何那些忠誠於漢室的老臣們不去投靠他呢?
這些忠臣之所以沒有這麼做,也是有自己的顧慮,總得來說,大致分為四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他們雖然的確對漢室忠心耿耿,但是畢竟真正正統的漢室,已經在他們面前覆滅了,而他們還有一家老小要照顧,為了家族,他們也無法跑去為劉備效力。原因很簡單,自曹操入主朝廷,打著冠冕堂皇的口號要挾皇帝的時候,這些大臣一開始並沒有發現曹操的野心,反而以為他是漢朝功臣。
等這些忠臣反應過來的時候,早已經來不及了。在這多年的相處中,這些大臣們的家族早就被曹魏勢力緊緊掌控,想要輕易擺脫,根本不可能。這裡的典型代表莫過於荀彧。他是一位忠心耿耿的老臣,但是他的家族已經被曹魏把控,他想要投靠劉備,就要以整個家族為代價,這代價,太大。
第二、儘管劉備自稱為正統漢室王族,但是其政權並不被所有人認可。曹丕篡位這件事不假,但是形式上畢竟是禪讓,符合古代禮制,嚴格來說,並沒有可以爭議的地方。劉備為了稱帝,為了能夠得到更多人的支援,直接散佈劉協被殺的假訊息。
那些知道事實的忠臣們,也難免會對劉備的真實意圖產生懷疑,甚至會認為劉備和曹丕都是一類人,不過是為了爭奪權力而找理由罷了。
第三、即蜀漢的整體實力是三大勢力中最弱的。雖然劉備稱帝的時候意氣風發,但是很快便由於關羽丟失荊州而導致國力大損,不僅如此,還失去了關羽等為蜀漢集團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的猛將。之後的蜀漢,表現更加慘淡——劉備為了報仇而悍然發動對東吳的攻擊,但卻被打得大敗,整個國家的精銳部隊損傷慘重,差點因此覆滅。
因此,即使這些大臣們有意投奔於劉備,輔佐劉備,但是看到這實力對比,也難免會打退堂鼓,畢竟忠心雖然重要,但是也不代表自己要去送死。
第四、劉備處死雍茂,這是四大原因中唯一的主觀因素,也是最讓忠漢老臣寒心的事。劉備一開始就是想要稱帝,隨著時機發展,野心漸漸壓制不住,眾大臣也紛紛贊同,此時,只有雍茂站了出來,堅決反對。這一下就觸動了劉備的逆鱗,不久,雍茂就被劉備處死。
可見,劉備對自己稱帝的阻礙,是抱著絕對清除的態度的,但是正是這個態度,讓諸多忠漢老臣看清了劉備的真面目,而放棄投奔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