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良將系列之陸遜(下)
煮酒論英雄,且談三國人物。
陸遜重大事件之九——獻策治荊州上期說到呂蒙襲取荊州陸遜出力甚多,孫權在一個月的時間兩次為陸遜升官進爵,還特地將陸遜舉為茂才以示殊榮。本期接著往下聊。
荊州被納入東吳統治,最關鍵之處在於如何爭取人心。自孫堅死於劉表之手以來,將近三十年的時間裡荊州與揚州的關係從來壁壘分明,即便是孫劉聯手抗曹的時期,雙方也都把對方視作僅次於曹操的勁敵,而非真正的夥伴。所以,如何穩固在荊州的統治,贏得當地人的支援,是非常關鍵的事情。
鎮守在宜都的陸遜對此非常在意,主動上疏孫權,寫道:“從前漢高祖與光武帝能夠平定天下,都是因為他們廣招人才,賢能之士都願意為他們效力,這是漢高祖與光武帝的統治能夠興盛昌隆的原因。如今荊州剛剛平定,江東的人力物力還無法充分傳遞到這裡,所以臣下斗膽建議,廣泛提拔荊州本土士人,任用原來的荊州官員,這樣天下人都會嚮往主公的恩德。”
《三國志·陸遜傳》載:遜上疏曰:“今荊州始定,人物未達,臣愚慺慺,乞普加覆載抽拔之恩,令並獲自進,然後四海延頸,思歸大化。”
孫權軍事能力不行,但政治眼光是很精準的。荊州長期作為江東的對手存在,其實都是劉表與劉備的統治集團那一小部分人,大部分荊州本土人士,並不很在意統治者是誰,反正給大漢打工或者給劉表、劉備打工,都是打工而已。只要孫權給的待遇合理,大部分人都能接受。
所以孫權並沒有大規模清洗荊州原來的官員,而是儘量保留原職,最著名的就是筆者前不久開篇講過的潘浚,自劉備手下投降孫權後,甚至由純粹的文官轉變成文武兼備,加封將軍號、賜予兵權。後來潘浚與陸遜共掌荊州事務,得到孫權的充分信任。
陸遜能夠提出如此建議,證明他的戰略格局很高,看得很遠。如今我們看這段歷史可能只覺得很明顯就應該這樣做,但置身其中,能夠敢於大批任用前不久對手的部下,還是需要很強的魄力。
陸遜重大事件之十——夷陵之戰,兵力對比黃武元年(221)七月,劉備親自率領大軍伐吳,誓要為關羽之死、荊州之失復仇。孫權任命陸遜為大都督、假節,總督朱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于丹、孫桓等東吳將領,共計五萬人迎戰蜀漢軍。
人們常說周瑜、呂蒙、魯肅、陸遜為“東吳四大都督”,這種說法並不正確。這當中魯肅並沒有擔任過都督,倒不是因為水平不夠,而是因為在魯肅執掌東吳荊州軍務時,並沒有大戰爆發。都督是戰時職務,周瑜因赤壁之戰,呂蒙因襄樊之戰,陸遜則因夷陵之戰。
這當中被稱作“大都督”的,又只有陸遜一人。在正史中官職的稱謂是很嚴謹的,都督是都督,大都督是大都督,只是文藝作品裡沒必要區分得那麼仔細,逐漸有了四大都督的說法。
言歸正傳,劉備以馮習為大都督,張南為先鋒,輔匡、趙融、廖淳、傅肜為將軍,出巫峽攻入荊州地界,擊敗吳軍將領李異、劉阿佔領秭歸。然後劉備派鎮北將軍黃權駐紮在長江北岸防範曹魏,又派侍中馬良帶著金銀及印綬潛入武陵郡,爭取當地蠻族部落的支援。馬良成功爭取到沙摩柯一萬多蠻族士兵加入蜀漢陣營,這也是蜀漢在戰爭初期佔據優勢的重要原因。
吳蜀雙方的兵力對比究竟如何呢?
史書中,東吳守軍在陸遜本傳裡明確記載為五萬,而根據裴松之注引《魏書》中孫權派人帶給曹丕的上書中稱劉備“支黨四萬”,這個數字應該沒有水分,因為孫權向曹丕誇大劉備的實力對自己沒有好處,反而有刺激曹丕對東吳動手的危險。所以,不管具體數字是多少,孫權一定會把蜀漢兵力寫成比東吳要少。
但這就是真相嗎?也不盡然。
第一點,進攻方兵力比防守方多是常理。劉備既然是主動進攻,兵力上一定是優勢。否則客場作戰,兵力又更少,這無異於自尋死路。即使是劉備滿腔怒火,也沒有失去理智。
第二點,蜀漢與東吳面對的外部壓力不同。蜀漢要防禦曹魏,只需守住漢中的幾個隘口即可。而東吳要防禦曹魏,整個長江上有太多渡口需要把守,即使關鍵點有限,所需兵力仍然遠比蜀漢要多。所以儘管綜合實力東吳比蜀漢強,但孫權能派到夷陵的兵力其實很有限。
第三點,黃權分兵防禦江北。黃權分走多少兵駐紮在江北史料沒有記載,只知道黃權在劉備手下是鎮北將軍,投降曹丕後任鎮南將軍,封育陽侯,加侍中。而黃權最後在曹魏更是官至車騎將軍,儀同三司。以黃權這種三國頂級人才的地位,加上防禦北方的任務,他帶的兵肯定不少。考慮到作用是牽制曹魏,保守估計不會少於五千,再少就起不到作用了。
第四點,武陵五溪蠻沙摩柯的加入。沙摩柯帶了多少人史料也沒有明確記載,側面的相關史料在潘浚篇筆者講過,多年後潘浚跟呂岱率領五萬人討伐五溪蠻,用了好幾年時才徹底平定。所以五溪蠻人數相當多,雖然沙摩柯這一支沒有具體記載,但少於五千恐怕也不值得馬良去跑一趟。
綜上所述,對於劉備軍四萬的記載,是孫權故意弱化,蜀漢實際兵力至少在五萬以上。而東吳採取守勢也並非完全是地形因素,筆者認為既然劉備主動進攻,尚且有餘力分兵到長江北岸,兵力優勢是一定存在的。尤其當沙摩柯加入蜀漢後,東吳的兵力肯定處在下風。所以說陸遜以少勝多其實沒錯,只是雙方兵力的絕對數值應該差距不是很大。
最後說下結論。個人認為,蜀漢總兵力一定比四萬要高出不少,而東吳的五萬兵力則稍有虛報,但雙方兵力差距不大。
劉備
陸遜重大事件之十一——夷陵之戰,兩軍初戰且說蜀漢大軍在馮習帶領下出巫峽攻佔秭歸,進軍至夷陵地界,沿途設立數十座軍屯,聲勢浩大。這時的蜀軍已經突入東吳境內大概五百多里地,士氣高漲。
然而實事求是地講,演義中的情節都是小說故事需要,並非史實。實際上開戰之初孫權就已經起用陸遜為大都督,並不是中途接手。另外自巫峽到夷陵這一路上基本屬於三峽範圍內,長江兩岸都是高山峭壁,沒有像樣的城池。當蜀漢大軍水陸並進發起攻擊,東吳在這裡既沒有兵力也沒有時間去組織防禦,等到蜀軍來到夷陵,其實也只是剛剛從深山中走出來,就遇到了陸遜的堅守。
所以看起來蜀漢前期高歌猛進一路摧枯拉朽,其實都還沒碰到真正有價值的目標,真正的戰爭還未到來。
黃武二年(222)正月,劉備命吳班、陳式率領水軍進入夷陵地區封鎖長江兩岸,意圖逼迫陸遜出城迎戰。二月,劉備親自帶兵進抵猇亭,這裡北面是夷陵,南面是夷道,處在兩個戰略要地的中間,劉備的目的顯然還是希望與東吳儘快決戰。甚至於率領水軍的吳班帶著數千人登陸,在夷陵城外平地紮營,向陸遜挑戰。
既然敵人都打到家門口了,東吳眾將自然摩拳擦掌紛紛請戰。
《吳書》載:諸將並欲迎擊備,遜以為不可,曰:“備舉軍東下,銳氣始盛,且乘高守險,難可卒攻…”諸將不解,以為遜畏之,各懷憤恨。
在《三國演義》裡不論東吳還是蜀漢,統一口徑把陸遜稱作“書生”或者“孺子”,兩個詞互動性地頻繁出現,硬是把一個在東吳早已立下諸多戰功的宿將改成了文弱書生形象。陸遜的文章已經是第四篇,陸遜此前大大小小多次戰役,包括協助呂蒙攻取荊州過程中連續立下大功,早就證明自身軍事實力了,孫權甚至連續為其升官進爵,可見陸遜在夷陵之戰前已經是東吳最突出的將領之一。
演義將其塑造為“黃口儒生”,目的與蜀漢七十萬大軍相同,旨在營造強烈反差,七十萬對七萬五,老江湖劉備對小書生陸遜,這種戲劇性的強烈衝突當然比史實要吸引讀者。陸遜是讀書人有文化不假,但有文化不妨礙他做將軍,文武雙全麼。而且陸遜已經四十歲了,無論如何也不年輕,劉備稱其“黃口儒生”勉強說得通,那些東吳將領年紀還真未必比陸遜大多少。
所以說陸遜的形象在演義中被有意地塑造成文弱書生,太過誇張了。至於東吳眾將起初埋怨陸遜,這倒是實情,但也並非因為陸遜書生氣,只是陸遜不讓眾將迎擊蜀軍,誤以為陸遜畏懼劉備而已。而這個誤會持續的時間也不長,陸遜很快就證明了自己。
《三國志·陸遜傳》載:先遣吳班將數千人於平地立營,欲以挑戰。諸將皆欲擊之,遜曰:“此必有譎,且觀之。”備知其計不可,乃引伏兵八千,從谷中出。遜曰:“所以不聽諸君擊班者,揣之必有巧故也。”
上面提到吳班領數千蜀軍城外叫陣,陸遜認為其中有詐,不準吳軍將領迎戰。果然,幾天過去,吳班營寨附近山谷中出現八千蜀軍,因為實在受不了深山密林的惡劣環境,緩緩從山谷中退走。劉備的誘敵之計被陸遜料到,證明了自己的判斷,如此一來東吳眾將當然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