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墓從莫,意味太陽下山。也就是說比喻死者下葬如太陽落山一樣,就此隱沒。近年來,大家對盜墓型別的作品非常著迷,市面上有很多這樣題材的小說和影視作品。

但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這些代表大量隨葬品的陵墓最早是平的。古人認為正常死亡的人,墓地是平的;只有冤屈的死者,才會隆起土包。

比如周武王滅商後,下令加高比干的墓地,表示比干死得冤屈。

那麼為什麼帝王陵寢的規模會越來越大呢?

一、陵墓的由來

周代以前,尤其是原始社會是沒有陵寢一說的。死者葬入地下後用土蓋平,沒有封土沒有樹木,這是最早意義上的墳墓。

有人會問:如果這樣操作,那麼如何祭祀先人呢?

那個時候專門建有祭祀死者用的地面建築,大家統一到固定地點進行祭祀。很多人不理解原始社會為何特別重視祭祀,因為祭祀不僅包括人與天的對話,還有今人對古人的緬懷。

周代之後,隨著“周禮”的逐漸推廣,為了顯示身份地位的不同,墳墓上方開始出現封土。封土按照規定有薄厚之分,爵位、身份地位越高的死者,封土越厚。

厚的封土可以“大者如山丘”,比如趙武靈王的趙丘,燕昭王的燕丘等,因而當時一些國君的墓也叫做墓丘。隨著“攀比”心理的增加,封土越來越厚,“山丘”已經不能形容,因為有的封土已經規模如同“山陵”一樣,“陵墓”一詞開始出現。

後來陵墓的設施越來越齊備,不僅陵前有供死者起居的寢殿,還有供後人祭祀用的祭殿……整體建築群合起來便是我們現在通常所說的陵寢。

二、再說封土

早期的帝王陵也叫做方上,就是把封土壘成上小下大的方錐體,不過頂部是平的,呈覆鬥形。漢武帝的茂陵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雖然看似形狀與埃及的金字塔近似,但陵墓頂部沒有尖。

從唐代開始,皇家陵寢不再覆蓋封土,而是以山為陵,看上去頗為宏偉壯觀。這種設計思路起源於唐太宗的皇后長孫氏。

她臨死之前,感慨修築皇帝陵寢費時費力,對國家造成極大的浪費。於是反覆叮囑自己要薄葬,不另起封土。可這位皇后娘娘忽略了一個關鍵點:運土比開山挖石頭省事多了。

唐太宗決定遵從賢妻的遺願,下令不起封土開山為陵。這樣“弄巧成拙”,工程反而更為浩大。據說李世民昭陵的地宮深達230米。

唐太宗的兒子一看,以山為陵可比原地起墳氣派多了。於是與自己的老婆武則天合葬的乾陵,建造規模更為宏大。

對於乾陵,只能用“歎為觀止”來形容了。雖然後人沒有見到墓中的實際模樣,但一千多年間,光有組織的大規模公開盜掘就不下十幾次。尤其是黃巢動用40萬人,挖出幾十米壕溝都沒找到墓道口。可見乾陵的設計絕非等閒。

明清時期,皇陵改成寶城寶頂形式。就是在地宮的上面建造圓形或長圓形的磚城,然後在城內堆土。上面的封土形成圓頂,並且略略高於城牆。

三、陵園

帝王陵是一定要有陵園的,這樣龐大的建造規模可以彰顯帝王的威嚴和至尊。

秦始皇對自己死後的歸處非常重視,他的陵區如同一座小城,有內外兩座城牆,形成“回”字型。外城周長長達6000多米,內外各開了4道城門。陵冢在內城的南半部,祭殿在北半部,聞名中外的兵馬俑所處位置是外城東門北側,應該是守衛陵墓城門的一部分御林軍。

如果你認為秦始皇的陵園已經“蓋了帽兒”了,那麼唐太宗李世民第一個不服。唐太宗的昭陵佔地達到30萬畝,周長66公里,因為種滿了柏樹,所以被稱為柏城。

園內陵冢四周,再建方城1座。城牆四面開門,意味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漢唐時代的陵墓屬於“各過各的”,每位皇帝都選擇各起陵園、互不相關。宋代開始,皇帝的陵墓開始集中,不過與後世相比還是相對鬆散。

從明朝十三陵開始,皇帝的陵寢形成陵墓聚集制。明清兩朝都選擇建設一個大陵園,園內陵墓各成體系。除了集中之外,皇陵也取消了延續千百年的功臣陪葬制度。陵園內只有皇族才有資格下葬。

清西陵

值得一提的是清西陵,本來清朝皇帝要統一葬在位於遵化的清東陵,但雍正不知出於什麼原因,藉口陵墓漏水,將自己的墓地執意改在現在的易縣。

按照當時的祖制,皇帝下葬要父子相陪。但乾隆不喜歡在易縣落地,於是將祖制改成“爺孫相伴”。自己跑到了遵化,兒子嘉慶只能葬在易縣。

道光作為嘉慶的兒子,按理說應該在東陵。但東陵也是由於陵墓漏水,才改到了清西陵。

四、地宮

地宮又叫玄宮、元宮,是存放棺槨的地方。這裡應該也是大家最感興趣的地方,因為根據專家從史書上的推算,歷代帝王陵加起來,裡面藏有難以估算的寶物。

由此引發了很多傳說。比如有一種說法是項羽火燒阿房宮後又掘開了秦始皇陵,墓中的珍寶運了一個多月才運完。後來一個小孩放羊的時候誤跑進了秦始皇陵,又將裡邊付之一炬。

而透過現代先進手段進行測量,秦始皇地宮儲存完好並沒有被掘開。可見以前的種種說法均系謠傳,不過古人對秦始皇的評價也可見一斑。

參考資料:《中國的陵墓》、《陵墓建築藝術編》

20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三國風雲變幻,奸雄梟雄,世人心中都有不一樣的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