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從明帝國建立之時開始,明朝就與北方蒙古諸部之間維持著一種非常微妙的關係。有時二者會在戰場上兵戎相見,有時又會因和平時期的到來而"親如兄弟"。這種非敵非友、亦敵亦友的關係,一直貫穿整個明朝歷史。

公元1550年,明廷與蒙古之間的關係再度惡化,蒙古韃靼部下的土默特部的俺答汗統兵南下,甚至一度危及京師的安全。因此事發生於庚戌之年,因此也被稱之為庚戌之變。

那麼蒙古人南下襲擾明帝國,是為了圖謀些什麼呢?

上圖——明代早期與蒙古對峙示意圖

一、 俺答汗要求擴大互市規模

熟悉明史的人應該都非常瞭解,自明初開始北方草原就出現了三大蒙古部落三足鼎立的局面,即瓦剌、韃靼和兀良哈。當明軍北伐蒙古諸部時,幾個蒙古部落便聯合起來共同抵禦明軍北上;當進入和平時期之後,三大部落隨即便開始了內鬥。

上圖——明代蒙古諸部落分佈示意圖

時間來到公元15世紀,此時瓦剌部已經在太師也先的帶領下崛起,並逐步控制了其他蒙古部落。可惜因種種原因,也先的統治並未維持多久便快速瓦解,瓦剌部也隨之衰落下去。但是,瓦剌部在蒙古草原上的影響力卻並未因此衰減太多,其他部落仍然將瓦剌部視為威脅。

同時,互市當前所處於的這種不穩定的狀態,也直接導致韃靼部無法在預定時間內擴建軍事力量。畢竟一些特殊的。不可被替代的戰略物資,只有從互市上才能得到,這無疑使韃靼部在與瓦剌部對抗時無法佔據優勢地位。

上圖——仍較為野蠻的蒙古韃靼部

不過明廷早已經洞悉到了俺答汗的"小算盤",不但頻頻拒絕其提出的各種要求,而且態度一次比一次強硬。為了展示自己的決心,明廷在拒絕了蒙古方面的要求後,還將前來交涉的使者殺害。當使者被明廷殺害的訊息傳至草原之後,俺答汗隨即舉兵南下向明帝國發起進攻。

上圖——統領韃靼土默特部的俺答汗

明廷之所以拒絕俺答汗的要求,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

其一,蒙古諸部雖然對互市依賴性非常高,但是通常一邊與明朝搞互市,一邊劫掠帝國邊境地區及城市。明廷開放互市,為的就是避免雙方重開戰端,同時也是為了保護邊境地區百姓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蒙古諸部的做法,明顯背離了明廷開放互市的初衷,因此明廷對蒙古諸部早已經十分不滿。

其二,明廷擔心互市的規模進一步擴大,會使蒙古諸部的勢力進一步擴大。在明代前中期時,蒙古諸部就透過互市購買到了許多戰略物資,並且在後來的土木堡之變中給予明軍重創。明廷擔心互市會"好心辦壞事",重蹈當年的覆轍,因此才果斷回絕了其要求。

三、蒙古大軍在劫掠諸多財富之後離去

公元1550年,俺答汗率韃靼部騎兵大舉南下,兵鋒直指大同要塞。大同守將甚至蒙古軍之戰鬥力,為避免因戰敗而遭到明廷的處罰,便透過賄賂俺答汗的方式使其兵鋒轉向京師。不久之後,京師的周邊地區大多都遭到了蒙古軍的洗劫,明皇世宗連忙調集周邊駐軍拱衛京師。

但是當勤王之師匯聚京師之下之後,明廷才發現這些武裝力量並不能夠擊潰來犯的蒙古軍。因此,明廷效仿前朝北京保衛戰的戰例,採取了消極的防禦態度。無論蒙古軍在城外如何劫掠百姓及其財富,明軍都按兵不動靜觀時變。對此,《明史·列傳·韃靼》中曾經有過相關記載:

···帝拜鸞為大將軍,使護諸軍。鸞與守謙皆軿懦不敢戰,兵部尚書丁汝夔恇擾不知所為,閉門守。敵焚掠三日夜,引去。

上圖——當時明帝國的實際統治者明世宗

與此同時,明廷派遣使者來到俺答汗的營帳中,同意與該部建立起朝貢關係。對於俺答汗的其他要求,明廷也紛紛照準。此時俺答汗的戰略目的已經達成,遂撤兵北歸,庚戌之變至此結束。

從這場戰爭的全過程來看,俺答汗此次南下並非是想要效仿當年也先圍攻北京城,意圖重建元帝國;而是隻是想透過武力威脅的方式,迫使明廷應允自己的要求。此時蒙古草原上的諸部落仍然處於一種相對分裂的狀態之中,僅憑俺答汗一部根本不具備南下攻明的軍事基礎。簡單來說,庚戌之變對明帝國所構成的威脅,遠不及當年的土木堡之變及北京保衛戰。

上圖——庚戌之變後重新開市的互市

四、結語

庚戌之變的發生,明廷應當負主要責任。所謂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戰爭期間斬殺使者本身就是一種大忌。而當時明帝國與蒙古之間尚且處於和平狀態,斬殺使者這一事件的性質便更加惡劣了。同時,這也給予了俺答汗出兵攻明的藉口。

不過好在庚戌之變給明廷敲響了一次警鐘,在這次事變並未造成嚴重後果的情況下,明廷開始重新重視起北方邊境地區的國防問題。此後,明廷不斷強化北方邊境地區軍事要塞的防備力量,使蒙古人再次南下變得更加困難。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次事變對明帝國來說應是利大於弊。畢竟如果明廷再度輕視蒙古諸部的力量,土木堡之變很有可能再次發生。如果再來一次北京保衛戰,政治及軍事層面已經十分腐敗的明帝國就未必能夠再度勝出了。

參考文獻:

【1】《明史·列傳·韃靼》

【2】《明史·本紀》

15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十二銅表法的產生背景、實質、立法目的、歷史、法制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