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國民黨被解放軍打的節節敗退,蔣介石等人只能退守臺灣,蔣介石後來總結了自己失敗的原因,並在日記中寫道:若雨農不死,不至失大陸”!這裡邊的雨農就是當時的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局長戴笠,作為一個特務頭子,他為何可以幫助蔣介石不失大陸,這其中有又什麼原因。
戴笠,原名戴春風,字雨農,出生於1887年浙江衢州府江山縣人。幼時的戴笠,自小聰慧熟讀“ 四書五經”14歲的時候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江山縣立文溪小學,三年後又考入浙江省第一中學。在讀中學時的戴笠非常聰明被學校裡的人稱為“保安鄉才子”,可期,好景不長,由於好的不學壞得學,學校忍痛把他開除了。從此,戴笠就流浪在江浙兩省,1922年,年輕氣盛的戴笠加入周鳳岐的部隊,因受不了排擠便離開部隊回到家鄉,並建立自衛隊,擔任隊長。1926年5月,此時的戴笠在江山縣,碰到了好友毛人鳳,聽他說“革命聖地在廣州”“革命朝氣在黃埔”,戴笠聽到了他的宣傳,並萌發考入黃埔軍校的想法,同年9月,戴笠來到了廣州,並考入黃埔第6期。
黃埔畢業的戴笠開始從事情報工作,並沒有任何軍職,是一個編外人員,靠著自己以往的流浪生涯的一些經驗,蒐集一些花邊新聞和一些毫不起眼的情報,然後以晚輩的身份送給當時的負責情報工作的高參胡靖安。
1927年,在蔣介石的授意下成立密查組,並任命胡靖安為組長,替他監視桂系和反蔣勢力,在胡靖安的推薦下戴笠也加入進來了。經過這一段時間的磨練,戴笠進步飛速,很快就可以自己獨擋一面,蔣介石也發現戴笠是一個可造之材。二次北伐時,戴笠親自前往山東、天津、北平等一線,打探北洋軍閥情報,並收集了大量的絕密情報,對二次北伐獲得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1932年,蔣介石建立復興社,並讓戴笠出任特務處處長,戴笠走馬上任後,替蔣介石剪除異己和捕殺共黨人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北平殺張敬堯、南京捕吉鴻昌、梧州砍王亞樵,和河內刺汪精衛等事件。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兵諫扣押蔣介石,逼蔣抗日。得知此事的戴笠跟隨宋美齡,前往西安商討解救蔣介石,西安事變後,蔣介石解散復興社,併成立“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軍統),得到蔣介石信任的戴笠被任命為副局長。並從老家江山縣招收了大批青年特務,如毛人鳳、周養浩等人。至此軍統被江山縣人員佔了大半,被稱為“江山幫”。
抗日戰爭時期,戴笠主持軍統開展敵後鋤奸的行動,多次暗殺日寇指揮官、破解日軍情報、策反日偽和臥底敵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1938年,戴笠秘密處死了抗命退兵的韓復榘和準備一起通敵的四川軍閥劉湘。1940年12月,軍統河南站在戴笠的指揮下擊斃了特務機關參謀長兼偽河南綏署總顧問、陸軍大佐皆川雅雄。這件事一出立刻轟動一時。
1941年,戴笠破譯日軍電報密碼,經過分析後得知日軍襲擊美國珍珠港的結論,並立刻將這一情報轉贈美國,可是,美國根本不信這一情報,1941年12月7日,日軍突襲珍珠港,使美國太平洋艦隊受到重創。美國人一下子就清醒過來了,在開羅會議上,羅斯福總統向蔣介石說,希望見見這位中國的“希姆萊”。戴笠得到了美國人的信任,隨後美國人派人瞭解中方的無線電偵譯技術,併成立“中美合作所”。得到這一技術的美國,在接下來對太平洋上的日軍,給予猛烈的重創。
1946年3月17日,戴笠乘坐飛機飛往南京,此時的南京雷雨交加,由於惡劣天氣導致飛機撞到南京西郊的岱山上,戴笠遇難身亡,年僅49歲。得知此事的蔣介石十分痛心,親自給他選定安葬地方,並在靈谷寺舉行公葬。
戴笠死後,在各方的面的壓力下,軍統只能改頭換面,成為國防保密局,鄭介民為局長,毛人鳳為副局長和軍統局相比,保密局人員大大縮減,其編制僅有6000餘人。保密局時期控制的下屬部門從數量和程度上都比不過軍統軍。戴笠活著的時候,凡是軍統局的下屬部門,只能總局的人安排,下屬部門沒有私自安排人員的權利。戴笠死後,情況立馬就變了,國民黨的特務機構從2萬人縮減到了幾百人。他手裡的中美合作所、忠義救國軍等20萬人,也都分崩離析。此時的保密局作為特務機關,竟無法掌握解放軍的情報和動向,導致各地國民黨軍紛紛被解放軍打個措手不及。
當時統帥保密局的毛人鳳遠遠比不上戴笠,在蔣介石看來失敗的原因:一,就是隨著國民黨落入下風,那些懷有二心的國民黨高階將領紛紛起義,毛人鳳統帥軍統盡然沒有查出來。二,就是情報上的不對等,在抗日時期,軍統在戴笠的率領下,往往可以料敵先機,而在解放戰爭中,毛人鳳往往得不到有利情報,而我黨卻可以獲得國民黨的情報,在這樣資訊不對等的情況下,國民黨自然兵敗如山倒。隨後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若雨農不死,不至失大陸”!在蔣介石的感慨中,蔣介石以往的成就是離不開戴笠的,並可以說十分信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