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萬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昏庸至極;崇禎皇帝亡國辱身,亦無建樹。為什麼在鄰國朝鮮卻受到無比的尊重,乃至於朝鮮君臣一提到這兩個人就痛哭垂淚呢?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還是從頭說起!
李氏朝鮮古代李氏朝鮮(現在的朝鮮和韓國),一直是中國的藩屬國,向中國朝貢稱臣,接受中國的冊封。
這表面看,是身為大國對周邊國家的壓迫,其實並非如此。明朝與李氏朝鮮幾乎同時立國,明朝建國後,就定下15個永不征討的國家,其中就包括朝鮮。
而李氏王朝的國名“朝鮮”也是明朝皇帝給確定下來的。明初,高麗統使李成桂奪取高麗王朝王位,自立為王向中國稱臣,並上表“請更國號”,“帝命仍古號曰朝鮮”。朱元璋定下“朝鮮”之稱。朝鮮者,朝日鮮明之義也。
事大主義朝鮮自立國,便奉行“事大主義”。
“事大”一詞,出自《孟子》:
齊宣王問曰:"交鄰國有道乎?"孟子對曰:"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句踐事吳。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詩》雲:'畏天之威,於時保之'。"
所謂“事大主義”,便是小國侍奉大國以儲存自身的策略。這不僅僅是一種出於實力懸殊的無奈之舉,更多的是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自稱“小中華”在傳統中華文化倫理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華夷之辯”。
擁有燦爛文化的“中國”“華夏”,不能與蠻夷相等同,蠻夷僅僅比禽獸高一個等級而已。
而這其中差別,便是文化上的差別。所謂“華夏”“中國”都是文化層面的含義:
《戰國策》說:
中國者,聰明睿知之所居也,萬物財用之所聚也,賢聖之所教也,仁義之所施也,詩書禮樂之所用也,異敏技藝之所試也,遠方之所觀赴也,蠻夷之所義行也。
唐代孔穎達說:
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
朝鮮深受中華文化影響,全面使用中國的禮儀、服章、典籍、教育、科舉。由於朝鮮與中國其他藩屬國相比,漢化的程度最高,因此朝鮮全國上下以“小中華”自稱,而將日本、女真等周邊民族視作蠻夷。
萬曆再造之恩朝鮮向中國朝貢稱臣,可以獲得實際的經濟利益,這一點在筆者昨天的文章中已經作出瞭解釋。在此不再贅述。
更為重要的是嚮明朝稱臣可以受到明朝的保護。
明朝中後期,日本倭寇、女真持續侵擾朝鮮。明政府雖然自身風雨飄搖,卻多次出兵援助朝鮮。
1588年,日本太閣豐臣秀吉基本統一日本後,以朝鮮拒絕攻明為由侵入朝鮮。 這場被朝鮮人稱作“壬辰倭亂”的戰爭剛剛開始不久,朝鮮八道便全部淪陷,朝鮮宣宗李昖倉皇逃亡大明寬甸堡(今遼寧省丹東市寬甸)避難,並嚮明政府求援。
當時在位的是萬曆皇帝。我們知道,萬曆皇帝在位期間,竟然連續數十年不上朝,不處理政事,這一次卻出兵援助朝鮮。
明朝集結4萬人由李如松統領,抗日援朝,取得平壤大捷。在碧蹄館之戰後,明日雙方開始議和。同時,朝鮮全羅道左水使李舜臣在海上取得多次海戰的勝利,大大鼓舞了軍民士氣和抗敵的決心。1595年,戰爭第一階段基本結束。
1597年正月,日軍14萬大軍再侵朝鮮。朝鮮二次求援,這次明朝調7萬兵力( 後最高至11萬)赴朝救援。日軍在秀吉死後難以為繼,遂從朝鮮半島撤退。明、朝聯軍在陳璘、鄧子龍、李舜臣的指揮下,取得了露梁海戰的勝利,萬曆朝鮮戰爭以明、朝聯軍的勝利而告終。但在此海戰中,李舜臣和鄧子龍壯烈犧牲。
中國學者認為,明朝實際並不亡於崇禎,而是亡於萬曆,足見萬曆皇帝之昏庸。但因為幫助朝鮮復國,特別受到朝鮮君臣的尊敬。
今天韓國首爾的大統廟附近的南漢山上,有朝鮮宣祖李昖手書的“再造藩邦”,從中可以看出他的感激之情。
1704年,明朝已經亡國一甲子(六十年),朝鮮肅宗國王李焞,思及明神宗(萬曆皇帝)的“再造之恩”,下旨修建了大報壇,以祭祀明朝神宗皇帝。
大報壇形制仿朝鮮社稷壇之制,而更大於社稷壇。祭物品式,遵用明朝之制。祭器依《大明集禮》圖式,神座、黃帳殿都按《大明會典》圖說。
壇上設黃色紬段的帳殿,其中供奉寫有“大明神宗皇帝神位”的牌位, 祭文中不得書寫清朝年號。
大報壇不設專門官吏管轄,一切事務由禮曹統管。祭祀為一年一祭,一般在三月舉行。其祭祀形式分為“親臨誓戒儀”、“親享儀”、“攝事時受誓戒儀”、“取明水火儀”、“紙位書寫儀”、“王世子攝事儀”、“大臣攝事儀”等,其中以國王親自祭祀的“親享儀”最為重要。
設定大報壇,要“年年祭享,自當與國同存矣”,而在大報壇舉行的祭祀活動的確持續了一二百年,至清末甲午戰爭爆發,日本侵佔朝鮮之後,才被迫停止。
清末時期的朝鮮翼宗,在參加大報臺祭祀之時,還作詩曰:
匪風思古帝,何處是中原。
內苑三壇屹,千秋感舊恩
崇禎援朝隨著女真滿清的崛起,朝鮮和明朝一樣同時受到侵擾。但朝鮮以“小中華”自居,視滿清為蠻夷,堅守“事大主義”。
實際上,朝鮮光海軍在位期間,曾經在明朝和女真之間保持中立,最終他被趕下王位,被廢為君。
天啟三年(1623,朝鮮光海君十五年,仁祖元年)朝鮮國王李琿(光海君)被侄子綾陽君李倧推翻,史稱仁祖反正。政變後以光海君嫡母仁穆大妃的名義頒佈教書,這道教書指責光海君敷衍有再造之恩的父子關係的明朝而裡通後金,會使得李氏朝鮮變成禽獸之國,宗社將亡。
1636年2月,皇太極遣使朝鮮,自己將稱帝,希望朝鮮參與勸進。
當時朝鮮舉國譁然,士大夫紛紛上書:“臣墮地之初,只聞有大明天子耳”,“我國素以禮義聞天下,號‘小中華’,而列聖相承,事大一心”,“今乃服事胡虜,偷安僅存,縱延晷刻,其於祖宗何?其於天下何?其於後世何?”
最終朝鮮國王拒見金使,不收其書。
當年四月,皇太極稱帝。十二月,皇太極親征朝鮮,一路勢如破竹,僅十餘日,便逼近漢城。
在萬分緊急情況下,朝鮮國王將王子嬪妃送到江華島,自己率領世子、百官據守南漢山。
此時明朝內有寇亂,外有強敵,風雨飄搖之中,仍然“命總部陳洪範調各鎮舟師赴援”。可惜,明朝軍隊尚未到達朝鮮,多爾袞所率領的軍隊就已經攻破江華島,用以脅迫朝鮮國王,朝鮮被迫投降。
但由於戰局緊張,訊息不通,朝鮮人並不知道明朝已經出兵。
朝鮮國王流淚明亡之後將近百年,朝鮮出使北京的燕行使帶回在中國採購的《明史》,君臣才知道崇禎曾派兵援助朝鮮。
朝鮮英祖二十五年,應教黃景源讀到《明史》中關於丙子胡亂時崇禎帝曾派陳洪範援救朝鮮未果的記載,第一時間將自己的發現和相關的感想心得奏報英祖。
他認為當時朝鮮如能堅持在南漢山城中抵抗清兵,則明朝援軍必至,而當時的崇禎帝不責備朝鮮不能守城,反而責備臣下援救不力。“出師之恩,毅宗、神宗何間?……其憫念屬國之恩,未有如我毅宗(崇禎)者也。”
而朝鮮英宗得知這一訊息後不禁感慨:
試思崇禎時景象,清兵滿遼陽,流賊遍中原,然猶欲涉海出師,遠救屬國,中夜念此,不覺淚下。
於是,朝鮮決定增修大報壇並在祭祀物件中增加了明太祖和崇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