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立太子這件事在我國古代說簡單也簡單,因為我國自古以來名義上奉行的便是嫡長子繼承製,立嫡長子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說難也難,畢竟“虎父犬子”的情況也不少見,雖說有著規矩,可皇帝的意見也終歸是不可或缺,於是在歷史上就產生了諸多不合乎禮法但有趣的情況。宋太宗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宋太宗的獨特之處在於,他的皇位是從哥哥手裡篡權奪來的,雖說我國商朝時期曾有過兄終弟及這樣特殊的傳承例子,但是商朝距宋朝的時間實在是太過久遠,而在宋朝人們對商朝的歷史地位看得也並不如今天這樣重要。所以對當時的宋人來說,宋太宗這一手篡權可謂是“開天闢地第一遭”。

宋太宗登基之後足足花了七年的時間在穩固自己的帝位上面,直到搞出了近乎子虛烏有的“金匱之盟”才算是糊弄住了天下人。但是“金匱之盟”對宋太宗來說是一把雙刃劍,雖然它幫助宋太宗確立了皇位的正統性,但是也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皇位的傳承順序。

按照“金匱之盟”的要求,宋太宗的弟弟趙廷美也是具有皇位繼承權的,正所謂“兄終弟及”。除了趙廷美以外,按照傳統的“父子相傳”的規矩,宋太祖留下的兩個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同樣具有繼承權。所以按照這個順位,反而是宋太宗自己孩子的繼承權排在了十分靠後的位置上,按照“正常”的順序,宋太宗一脈到宋太宗死後也就應該戛然而止了。

宋太宗也是顧忌到以上原因,才遲遲沒有立太子,直到弟弟趙廷美和兩個侄兒都不明不白地死硬挺了之後,宋太宗才算是敢提一提這個事兒。現在回頭去看,正史上自然是找不出趙廷美,趙德昭和趙德芳三人真正的死因的,不過種種蛛絲馬跡都指向了宋太宗,再聯絡當年宋太祖就是死得不明不白,因此這裡個人認為可以存在一個大膽的想法,同時我個人也是非常贊同的想法,那就是趙廷美,趙德昭,趙德芳,甚至包括趙匡胤,都是死於宋太宗之手。

說回宋太宗立儲的事兒。本來按照嫡長子繼承製,太子直接立嫡長子趙元佐就可以了。要說這個趙元佐,根據史書記載初時也算是文韜武略,一表人才,還曾跟著宋太宗北征過。可趙元佐這個人有一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心地善良,有惻隱之心。身為宋太宗的兒子,這方面的情感太過豐富自然不是什麼好事,所以當趙廷美在公元984年被弄死之後,趙元佐越想越覺得皇家鬥爭之殘酷,逐漸患上了被害妄想症。

有野史傳聞,趙元佐最初發病的時候發現聽小曲兒可以治療,便養了一群會器樂的下人隨時候著,一旦發病便喚人唱曲兒。可隨著病情加重,為了安撫情緒,原本的笙簫絲竹最後竟換成了銅鑼嗩吶等“粗野”的樂器。最後連銅鑼嗩吶都治不住了,才有了焚燒自己寢宮的戲碼。

當然,上邊這一段是野史,當不得真。不過趙元佐把自己的寢宮燒了這件事是明確記載在正史之上的。公元985年,重陽節宮宴,宋太宗怕趙元佐在宴會上發瘋,便沒有叫他。結果宴會結束後,參加宴會的一些皇親國戚路過趙元佐的府邸正巧被趙元佐發現了,於是作為一個被害妄想症患者,趙元佐心態當場就爆炸了,他大喊著:“皇上叫你們不叫我,這是拋棄我了呀!”,潛臺詞其實就是“先殺趙廷美,如今終於要輪到我了啊!”,然後扭頭回去就把自己的府邸給燒了。

宋太宗表面上再怎麼心狠手辣,在弄死弟弟這件事上心裡肯定是異常敏感的,見自己親自立的太子在這個時候“舊事重提”,當然是惱羞成怒,於是便下令把趙元佐給廢了。接著又立馬下令讓自己的次子去當開封府尹。

在宋初,開封府尹這個官職是有著極大的政治意義的,當年宋太祖時期,宋太宗的官職就做到了開封府尹,接著他弄死了自己的哥哥然後上位。後來“迫於金匱之盟的壓力”,宋太宗又把弟弟趙廷美提拔成了開封府尹。所以在當時,開封府尹這個位置已經成為了大家看破不說破的政治訊號。

要說這個次子趙元僖其實也不錯,情商高,智商高,心智也堅韌,比他哥哥,此時已經是個平民的瘋子趙元佐要強不少,可惜的是趙元僖在淳化三年的時候突然暴斃,早上上朝的時候說不舒服,晚上人就沒了,死的時候只有27歲。

到這兒的時候宋太宗可能有點心虛了。因為大兒子瘋了,二兒子突然暴斃。野史記載民間有一種說法,即趙元佐瘋了是趙德昭回來找宋太宗討債,而趙元僖暴斃是趙德芳回來找宋太宗討債,接下來還有一個趙廷美呢!

當然,還是那句老話,畢竟是野史,有杜撰的成分,當不得真。不過這倒是可以作為一個參考,因為這個時候的宋太宗確實猶豫了。為此他不惜把已經貶到青州去的寇準千里迢迢召回來,只為了問一句老三趙元侃能不能立。寇準回了一句:“你覺得行,那OJBK!”,這才讓宋太宗安心。

就這樣趙元侃被立為太子,改名趙恆。冊立了太子之後,宋太宗鬆了一口氣,因為自己這一脈在皇位傳承上算是穩定下來了。朝臣鬆了一口氣,畢竟長子趙元佐和宋太宗最喜歡的趙元僖都沒戲了之後,宋太宗畢竟還有6個孩子,光是站隊就夠他們煩的,現在算是少了一樁煩心事。老百姓們也鬆了一口氣,因為趙元侃在民間的風評很好,老百姓都相信趙元侃是“真社稷之主也”。

但是,趙元侃被立為太子,有一個人是非常不開心的,他就是大太監王繼恩。王繼恩這個太監,看過我前幾期文章的朋友應該都有印象,他在宋初歷史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當年“斧聲燭影”之夜中,要不是他臨時反水,現在的天下還是趙匡胤一脈的天下。而也正是那一次反水,為王繼恩換來了如今的榮華富貴。那麼為什麼趙元侃被立為太子,王繼恩卻非常不開心呢?

趙元侃這個人有一個很微妙的特性,那就是獨特的正義感。雖然作為宋太宗的三兒子,雖然如今已經是太子,雖然未來要繼承大宋天下,但在趙元侃內心深處對於當年宋太祖篡位一事還是有那麼一些想法的。不過他當然不會去針對自己的父親,所以扮演了反骨仔角色的王繼恩就成為了令趙元侃最不爽的人,因為在趙元侃看來,王繼恩這個太監就是個叛徒,他不夠“正義”。

王繼恩本來也沒太把趙元侃當回事,畢竟之前趙元佐和趙元僖可都在,怎麼都輪不到趙元侃。如今趙元侃一夜之間成為太子,王繼恩意識到如果讓趙元侃順利登基,那麼將來必然沒有自己的好果子吃。

隨著時間的推移,宋太宗的身體情況越來越差,王繼恩的活動也越來越頻繁。他的目標是已經被廢為平民的趙元佐。為什麼盯上趙元佐?因為趙元佐作為一個精神病人,又是皇帝“欽點”的平民,如果讓趙元佐做皇帝,自己就可以很輕易地控制他。同時,王繼恩也暗中拉攏了明德皇后,明德皇后之所以接受王繼恩的拉攏,是因為明德皇后本身沒有子嗣,不論是誰當皇帝她都會被邊緣化,但如果是趙元佐當皇帝,本來就是瘋子,又沒有什麼勢力的趙元佐自然無法掌控大權,明德皇后的日子自然也就好過得多,說不定還能搞個垂簾聽政。除此之外,王繼恩也拉攏了不少有著利益關係的朝臣,比如參知政事李昌齡,知制誥胡旦等人,為趙元佐的登基做著準備。

明面上,王繼恩也想要離間太子和宋太宗的關係,但是奈何太子趙元侃,這時應該叫趙恆了,表現得實在是太正義了,讓王繼恩無從下手,屢屢無功而返。趙恆酷愛審案,在擔任開封府尹期間,根據史書記載“京獄屢空”,為此趙恆在民間贏得了極高的聲望,讓宋太宗非常喜愛他。

到了至道三年(公元997年)三月,宋太宗病危。王繼恩作為大太監自然得到了第一手訊息,所以一直在宮中候著,就等著宋太宗一死,第一時間通知趙元佐進宮登基。但千算萬算,王繼恩卻沒算到自己會毀在一個“巧合”之下。

宋太宗身體有恙的訊息在朝中其實已經傳開了,只不過由於王繼恩和明德皇后的有意遮掩,大家都知道太宗病得很重,但是不知道太宗其實馬上就要病死了。當時作為大宋宰相的人是呂端,呂端也是一名老臣了,為老趙家效力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大宋建國之時。宰相是有進宮問疾的權力的,這一天呂端又像往常一樣進宮問疾,可他心裡琢磨的卻不是宋太宗的病情。

這時候的呂端其實已經有了預感,儘管王繼恩和明德皇后再怎麼遮掩,呂端卻將這一段時間兩人的表現看在眼裡。在又一次看到“一臉悲切”的王繼恩之後,呂端突然意識到不對勁,宋太宗病了這麼久了,自己卻一次都沒在進宮問疾的時候見到過太子。這豈不是說......

呂端頓時只覺得腦後生寒,汗毛倒立。作為一個從大宋帝國建立就為止盡心盡力到今天的老臣,呂端哪裡瞧不出來王繼恩和明德皇后想幹什麼,畢竟這樣的事對王繼恩來說可是輕車熟路。想到這裡,這個糟老頭子出宮後連忙在芴板上寫下“大漸”兩個字,命親信火速交給太子。

“大漸”的意思其實就是說宋太宗要涼了。實際上後來事情的發展也果如呂端所料。芴板送出去不久,宋太宗就駕崩了。王繼恩便讓明德皇后再召身為宰相的呂端入宮,商議新皇登基之事。呂端入宮後,王繼恩親自相迎,準備先帶著呂端遛遛彎。等到自己派去接趙元佐的人到了,便大局已定。

沒想到呂端卻先對王繼恩說,先皇給我留了封詔書,說若有不測,可以拿出來一觀。然後哄著王繼恩往宋太宗的書房走。王繼恩雖然疑惑這事兒宋太宗怎麼沒給自己說,不過他想著反正是遛彎,到哪遛不是遛?於是就陪呂端去了。沒想到到了書房,呂端等王繼恩前腳進去之後,後腳就把書房大門鎖死,然後不管王繼恩的叫喊,扭頭就往中宮跑。

明德皇后這邊還在等王繼恩和王繼恩派去接趙元佐的人回來,沒想到呂端氣喘吁吁的和太子趙恆前後腳進了中宮。明德皇后已經知道事情不妙了,但還是硬著頭皮說:“皇上駕崩,按照慣例,理應立長子登基。”,但呂端一拱手,義正辭嚴地說到:“先皇立太子便是為了今日。”。明德皇后本身也沒有什麼主見,王繼恩此時又已經失蹤,呂端則帶著趙恆騎了她的臉,只好妥協。

見明德皇后妥協,呂端立即命令參知政事溫仲舒宣讀先皇遺詔,舉趙恆登基,是為宋真宗。這一系列的鬥來鬥去,如今終於塵埃落定。個人認為,也幸虧呂端處置得當,否則大宋迎來一個沒有根基的“瘋皇帝”,同時被一個沒有主見的婦人,和一個只知道投機倒把的宦官把持,國家的未來可以說是黯淡無光,三世而亡的可能性很大。

宋真宗的個性是溫和的,登基之後對於王繼恩和明德皇后的處理也十分寬容。後來甚至還恢復了哥哥趙元佐的爵位。今天很多學者會說,宋真宗溫和的個性對宋朝來說不是一件好事,這使得宋朝從上到下變得“守內虛外”,在外交和軍事上顯得異常軟弱。而這種政策又影響到了宋朝之後的數百年曆史,使得大宋再也沒硬起來。

但個人認為,對此時此刻的宋朝來說,宋真宗反而是最適合的皇帝。宋太宗時代,對於皇位正統性的非議本來就已經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了,同時宋太宗時代又屢屢與遼國交戰,除了屢次大規模戰敗以外,也並未著手解決比如四川自宋太宗時期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可以說大宋在這個時期是千瘡百孔的,內部是矛盾重重,十分虛弱的,正是需要一個長於“安內”的皇帝的時期。

如果宋太宗的繼任者不是宋真宗這樣一個“溫和派”,那麼即便大宋不毀於大太監與婦人之手,也會出現“過剛而折”的情況,中國歷史也會少幾百年漢人王朝,多幾百年契丹歷史。

19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此人與梁山打過三仗,力敵董平雙槍,捱過張清飛石,遭李俊活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