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歷史>

□ 陳健

1961年1月,中共中央召開八屆九中全會,毛澤東在會上號召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1月29日,《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的社論。3月15日,中央工作會議在廣州召開,毛澤東在會上嚴厲批評了中央某些領導脫離實際,頭腦發熱,胡吹亂講,搞瞎指揮的現象。同時,毛澤東表揚了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同志重視調查研究的工作作風,讚揚他是“農村工作專家”。毛澤東強調,各級領導幹部要以鄧子恢同志為榜樣,進一步深入農村基層,大興調查研究之風。

鄧子恢同志深受鼓舞。廣州會議一結束,他就帶領工作組前往福建漳州調查研究。當時,鄧子恢同志身體不好,工作組的同志認為,不必親自回家鄉調查,然而他卻態度堅決地說:“家鄉群眾來信反映有困難,我一定要去看看。在群眾有困難的時候,我更應該去看看,這是我的責任。”

鄧子恢同志知道,“浮誇風”、“共產風”盛行時期,龍巖的農業生產大幅度減產,群眾缺吃少穿,許多人營養不良患了浮腫病,他心裡十分不安。4月15日,鄧子恢同志回到了龍巖,在其後的20多天中,他先後到了東肖、湖邦(今龍門)、曹溪、小池、城關(今中城、南城、東城、西城街道)等公社召開社、隊幹部座談會,了解情況,研究問題,接待絡繹不絕的父老鄉親的探視、來訪,敘敘舊情、解解疙瘩。他的到來,給龍巖人民帶來了溫暖和鼓舞。

對於小池,鄧子恢同志是熟悉的。早在1927年,他就在小池開展農民運動,與這裡的人民群眾結下了深厚的感情,有許多熟悉的戰友與同志。他一到小池,不顧自己年老體弱,就頭戴草帽,拄著柺棍,在公社周邊的田間地頭察看莊稼;去附近隊裡的食堂詢看大家的吃飯問題,傾聽社員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在公社附近的幾個大隊,訪問了老接頭戶以及基層幹部、老農,詳細詢問他們的生活和生產情況。在壩墟,看到一個賣肉攤點人聲鼎沸,很是熱鬧,他駐足觀看,方知是在賣牛肉。鄧子恢同志心裡想,龍巖這一帶的民眾平時以食用豬肉為主,所飼養的水牛主要用來耕田,少養菜牛,為何會宰牛賣肉呢?於是他來到攤位旁,與攤主了解,知道了牛的主人由於家中急需用錢,便將其殺了換取現金,以應家中之急。再細問,知道了牛肉的價格不菲,一頭牛的牛肉賣出去的收入可以買到相當於一頭半的活牛,利潤十分豐厚。鄧子恢同志了解這些情況後心頭一緊,心想,農民種田,主要靠牛耕地,牛是農村的“主勞力”,牛肉價格高而活牛的價格低,會引起其他養牛戶的效仿也將耕牛宰殺,換取現錢。如果是這樣,今後牛將會大量被殺,耕牛將大大減少,農業生產肯定會受到極大的影響。鄧子恢同志想到此,為今後農村無牛或少牛耕田感到擔憂,心想一定要想出一個好的辦法,保護好耕牛以利農業生產。於是鄧子恢同志在龍巖調研結束後,立即向中央提出保護耕牛的建議,出臺了“耕牛應歸生產隊所有”的保護辦法。

在小池平原片的幾個大隊實地調查後,調研人員回到公社召開有社、隊幹部參加的座談會。在座談會上,鄧子恢同志首先提出問題,啟發大家暢所欲言,讓與會的人員踴躍發言,然後鄧子恢同志幫著分析研究存在的問題,發表個人意見。座談會上,大家對集體辦食堂等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後來他向中央大膽提出了停辦集體食堂等建議。他還向大家宣講中央出臺的《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草案)》(簡稱“六十條”),希望大家在實際的工作中一定要堅持以“六十條”為指導,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爭取主動,渡過難關。

上午的座談會結束後,與會人員在小池公社的食堂用餐,每人安排一碗麵。由於人數較多,餐桌不夠,大家站著或蹲著就餐。當地幹部考慮到鄧子恢同志已經65歲了,又是國務院副總理、老百姓心目中的“大官”,便安排了一張餐桌讓其坐著用餐,但他卻不服從“安排”,平易近人,端著碗來到幹部中間,同大家一起邊吃邊談,告訴同志們:“中央領導為了和人民一起度過暫時的困難,毛主席和我們都帶頭降低了工資,只要大家同心同德,困難很快就會克服,農村情況一定會好起來。”

鄧子恢同志始終沒有忘記革命戰爭年代曾經為革命作出貢獻、與自己共同戰鬥工作過的戰友與同志,總是採取各種方式,把黨的關懷和溫暖像Sunny一樣播撒到他們的心田。在小池期間,他利用午餐結束後短暫的歇息時間,向社、隊幹部詢問了小池山區一個大隊廖、陳倆同志(夫婦)的情況,並告訴說,在1930年代初,廖同志在江西瑞金中華蘇維埃國家銀行工作,當時陳同志也在瑞金,我與他們相識,後來紅軍長征了就各奔東西。1956年回龍巖參加閩西革命烈士紀念碑落成典禮時,打聽到他們夫婦倆又重新加入了黨組織,感到很高興,不知他們現在情況如何?知情的社、隊幹部當即回答道:“解放後農村基層組織尤其是山區缺幹部,前幾年,組織將他們夫婦倆從財政局、婦聯安排回所在的地方擔任大隊幹部了。”鄧子恢同志聽到了他們夫婦的最新情況,知道他們又在新的工作崗位上為黨工作,甚為欣慰,連連說“這就好,這就好,我也就放心了。”

鄧子恢同志就是這樣一位對工作認真負責、深入實際、發現問題,作風樸實、平易近人,密切聯絡群眾、關心同志,堅決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人。他熟悉農村和農民,與他們有著天然的感情,向中央提送的許多調查報告和政策建議,大都符合農村的實際,符合農村基層幹部和農民的心願,有利於當時農村的發展。中共“一大”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代主席董必武同志對他有過很高的評價:崛起閩西有俊聲,肯挑重擔任批評;忠於革命忠於黨,應是毛公好學生。(來源:閩西日報)

最新評論
  • 毛新宇妻子劉濱:剪了短髮,嫵媚成熟,戴上口罩也遮不住高顏值
  • 經典海戰:日本1對4大勝,盟國聯合艦隊慘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