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家居>

長期以來,社會化的傳統空調的使用,其高耗電加劇全年變暖趨勢,而全球變暖造成天氣炎熱又促使人們更多開空調消暑,形成了一個死迴圈,時代在召喚不用電空調。

格力作為空調世界第一的企業,曾經探索過不用電空調,沒有成功也沒有助力其市場競爭力,在今年空調業績被反超之下,更無暇對不用電空調發聲。面對時代的召喚,格力迷失在不用電空調之外將是國家的損失。因為格力好賭,鉗溫器就與之“賭”不用電空調,釐清它“空調不可能不用電”的錯誤觀念。

碰巧的是,由印度政府支援的“全球冷卻獎”活動近期將有結果,這項始於2018年的活動,針對數十億傳統空調使用所帶來的高耗能、全球升溫,要開發出更加節能的冷卻解決方案,以避免到本世紀末全球氣候失控,在追求不用電空調上是與時代同向而行的。格力是進入決賽八個專案中唯一中國技術。

全球冷卻獎似乎是為格力量身打製的活動,因為格力在此之前已經有光伏空調,格力先後視其為“不用電空調”、“不用電費的空調”的顛覆技術,按照格力這樣的看法,簡直是預訂了該活動的金獎。格力也應該對此金獎有期待,因為從媒體宣傳看,格力對入圍決賽還是深感自豪的。

讓人疑惑是,光伏空調缺席全球冷卻獎。正在全力以赴與美的、奧克斯鏖戰國內市場而無暇顧及活動之時,用功成名就的光伏空調出徵更穩妥,按照格力的宣傳,光伏空調作為驚豔世界的顛覆技術,有市場有讚譽,全球冷卻金獎應該探囊取物。但是,格力參賽的卻是一個名不見經傳、具有“印度特色”的技術方案。若說殺雞焉用宰牛刀無需光伏空調出馬,但明顯可以看出,該“印度方案”雖然討喜,刀刃卻不鋒利, 對原本手拿把攥的金獎並沒把握,因為它並不比其他幾個決賽專案更具特色,也都不具備顛覆性——2019年3月4日主辦方之一、國際能源智庫落基山研究所常務董事Iain Campbell向記者闡述了他的觀點:直到目前,主流製冷技術還是100多年前就已出現的蒸汽壓縮製冷技術。空調行業的系統能效的提升依然受限,缺乏變革性的創新技術。

這樣看,也有可能是光伏空調壓根兒沒有說的那麼神乎其神,在真刀真槍的較量中恐怕會露怯,因為以八個決賽專案為參照,光伏空調同樣受限於“100多年前就已出現的蒸汽壓縮製冷技術”。所以,用一個新手出戰比較穩妥——贏了,算再造輝煌,輸了,李代桃僵,也不會讓光伏空調從顛覆技術的神壇跌下,損傷格力的創新招牌和世界第一的聲譽。

鉗溫器雖然沒有踏上印度之旅,卻不影響它是具有中國智慧的冷卻新技術,鉗溫器製冷技術2018年同時被授權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專利號:ZL201710275353.6、專利號:ZL201720439289.6 ),專利名稱的“自源式鉗溫器”翻譯成生活語言,就是不用電空調。它的原理框架是“熱轉化”,突破了現有“熱交換”的傳統制冷技術,也突破了逆卡諾迴圈現有空調原理框架,而全球冷卻獎的入圍專案都只是在逆卡諾迴圈現有空調原理框架內的改進。

所以敢與格力“賭”,是因為從《光伏空調誕生記》反映出格力科技創新上是“硬體硬軟體軟”。

硬體硬,格力創新硬體當然是硬槓槓的——品牌、資產、專利數、研究所和研究人數。軟體軟,主要是指其創新文化缺乏靈魂。表現在光伏空調上,格力“空調不可能不用電”的判斷輕率、自負;光伏空調只是一個錯誤路標下嘗試的組合技術,並不是顛覆技術;即使只是組合創新,光伏空調也不失先驅價值,但是浮誇光伏空調作為營銷噱頭,卻是利於企業卻貽害社會。

1、創新心態浮躁

格力把光伏空調包裝成“不用電費空調”來山寨“不用電空調”,並將組合創新標榜為顛覆性創新、把創新當做營銷噱頭、獎項收割機。這點從格力參賽全球冷卻獎的專案也可以看出,其所強調的“印度特色”雖然增加了獲獎機會,卻嚴重侷限了它的應用市場——全球冷卻獎開宗明義是全球冷卻、而非印度冷卻。例如,這個方案就不能很好解決我國自己的問題,目前我國才是世界空呼叫電量第一的國家,我國破解傳統制冷技術的緊迫性,一點也不比印度更好;

2、創新立項和論證粗放、不規範

光伏空調的第一專利權人是董明珠。是因為她對北京霧霾的靈光乍現感悟而立項,也透過她和科研人員三言兩語完成論證。看不到科研人員在前期有什麼作為,科研人員更像是後期努力完成一項技術活兒而已。

即使研發實施後科研人員擔當主角了,遇到技術難題就沮喪、迷失,還需要董明珠女士坐鎮鼓氣,就好比沒有唐僧的堅持,別指望動不動就要分行李的豬八戒取回真經,這樣沒有韌性的、不成熟的創新文化也同樣不足以研發顛覆性技術。

光伏空調從董明珠獲得靈感,到完成上市時間只有短短的一年半,算是快餐,難保前期準備會充分。“獵手”空氣清淨機研發也表現如此——新冠剛剛肆虐,規律還未被掌握,格力滅殺病毒的“獵手”就已經推出,但是格力混淆了概念,在一個小時內殺滅病毒和新冠十幾秒鐘傳染人是兩回事兒,很難說“獵手”在新冠防控中有沒有發揮作用。

正是缺乏前期規範的立項、論證,在研發過程遇到困難時,不講規律、沒有預案,只是悲壯地幾十萬一個電機、幾十萬一個電機地砸錢。這種喧囂的創新運動,沒有淡泊、孤獨、堅持,戲劇化的英雄史詩很符合媒體口味,用悲壯煽情作營銷噱頭,娛樂化的調門越高,也越能贏得掌聲和盲從,但試想這種土豪式的創新過程有幾人承擔得起?這種創新文化能夠營造社會化的持續創新常態嗎?

3、不良創新文化的誤導

格力品牌具有很強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在格力的創新文化中,創新就像完成訂單,只要想到隨時能做到,沒有失敗,只要有魄力就應該成功,沒有理由失敗。格力演繹了一系列這樣的傳奇,但卻矮化了創新的規律——顛覆技術其實需要對人類的使命感、頑強的探索精神、板凳坐的十年冷的厚積薄發。

格力用令人歎服的技術、製造、營銷來包裝光伏空調組合創新的實質——“不用電費”空調巧妙地文字遊戲來山寨“不用電空調”,把其裝扮成探索不用電空調的終極版,誤導不用電空調的可行性。光伏空調不用電費但是還要用電,傳統空調高耗電仍是其最大痛點,不過是其借用的是光伏發電。但是,光伏發電的問題也同時被移植進來。光伏空調其實被理解為“光伏發電站單獨供應傳統空調”更準確。它的組合創新也就一目瞭然了,即使富集先進技術其傳統空調實質也並沒有改變。一段時間以來,光伏空調的光鮮靚麗,很大程度上是格力製造力和營銷力的強大而已,如果非說光伏空調是顛覆性創新制冷技術,那真是是皮大餡小——當“空調不可能不用電”成為真理,劣幣驅逐良幣,“不用電空調”被科技力量撂荒,不啻為時代之殤。

鉗溫器與光伏空調之賭是不對稱“戰爭”。鉗溫器作為弱者一方,其優勢是汲取格力創新文化的缺陷,以及貨真價實的不用電空調技術方案,因此還不好說鹿死誰手。

鉗溫器製冷是自源式“熱轉化”實現降溫,傳統制冷則是外源式“熱交換”:比如同樣一杯熱水,可以消耗掉它的熱能來發電而實現自身降溫;我們也可以用電扇等吹冷風、噴冷水強制其降溫。這樣看來,前者是熱轉化,後者是熱交換。

鉗溫器製冷熱水杯時,溫差發電片熱面貼水杯外壁,冷麵暴露空氣中,如果空氣溫度高於杯中水,可以先用預置電源啟動發電片工作,轉化的電能取代預置電源進入正常的工作狀態。

另外,鉗溫器中,溫差發電“轉化掉”已匯出目標物的熱量的功能,可延時到合適的溫差時進行,與製冷環節分離,這樣方便易行,而傳統制冷則必須與合適溫差環境同步。 鉗溫器突破了逆卡諾迴圈在封閉空間,透過“熱交換”實現製冷空氣的邏輯,而是以日曬下牆壁等固液體為目標物,對其熱量以更快的速度熱電轉化掉,使牆壁的熱量入不敷出而減少,以使牆壁的溫度降低,並進一步降低室內空氣溫度的“熱轉化”製冷。 利用熱管的超導熱、相變材料(固-固、固-液)潛熱的巨大儲熱能力、以及熱電轉化部件的“快匯出、多暫儲、轉化掉”,鉗溫器實現對目標物的鉗溫到人為設定溫度。 正是對基礎技術框架的突破,鉗溫器可以通俗地被理解為“不用電空調“或者“發電空調”。從長遠看,鉗溫器可以極大改觀傳統制冷和空調對能源環境的負面影響。

熱電轉化部件作為關鍵部件有多種選擇。溫差發電作為熱電轉化的成熟商品,因為其工作環境對溫差的要求和很低的轉化效率,溫差發電成為瓶頸使鉗溫器的應用受到侷限。但是,團隊知悉已有完善的熱電轉化新技術方案。

有能力就要承擔起更大責任,格力創新文化中的“空調不可能不用電”是一個錯誤路標,使得格力乃至國內空調行業的硬體之硬,卻沒有彙集於不用電空調的研發。海爾有過“啟用休克魚”,當用先進的創新文化啟用空調行業的硬體,認知不用電空調是可以實現的,引導它們超越惡性市場競爭,提升到不用電空調的顛覆科技競爭中,將會為時代做出應有貢獻。

6
  • 秋天養茉莉,進入“衰弱期”,多曬少澆水,“保命”是第一!
  • 聰明人冬季會選這三樣物品,看完才知道熬過冬季原來是這麼的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