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那義大利式的激情,還會把他引向哪裡呢?
整個一天,Vogue攝影師跟在89歲的義大利設計師身後拍攝他蟄居半生的”伊甸園“,凌晨才得空喘息,歪斜在布藝花紋沙發上,思忖著明天的行程。
Vogue採訪這位傳奇並立傳/封面為弗德里科設計的成衣,展出於羅馬託羅尼亞宮
聊到明天一破曉,屋裡的環繞音響唱起女高音的詠歎調時就該啟程,採訪者們不禁腿腳發軟。正要道晚安,神采奕奕的老爺子卻仍情緒高漲地提議:“好極了,現在我們再來做點什麼?”
弗德里科·富凱(1931- )
這位耄耋之年卻依然精力過人的老者,便是義大利1960年代女裝風尚的締造者,同時也是家居及景觀設計大師,弗德里科·富凱(Federico Forquet)。
富於戲劇性的一生可以好比一部歌劇的幾幕,圖為1963年富凱在倫敦舉辦春夏服裝釋出會後和模特們的合影
義大利式的激情在他身體裡像座維蘇威火山隨時等待噴發。富凱用前半生成就了“時尚大帝”的稱號,如日中天時卻猝不及防地轉行玩起了室內設計,是順勢而為還是戲劇反轉?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走近這位多方涉足的跨界通才。
被時尚“耽誤”的音樂家?
來自法國貴族後裔的弗德里科·富凱,在義大利中部的托斯卡納大區度過了童年時光。白天徜徉在福斯蒂諾城堡和那不勒斯宮殿群的家宅之間,夜晚枕著阿爾諾河的濤聲夢迴龐貝古城,藝術的河流在他生命初期已在血液中奔湧突進。
托斯卡納風景如畫,孕育了達芬奇、波提切利、普契尼等許多傳奇藝術家
家中常有音樂家、知識分子和皇室成員登門往來,富凱自幼得以耳濡目染地學習如何維繫頂級奢侈的社交圈。20歲,他進入那不勒斯音樂學院學習,成為一名鋼琴演奏家的前景指日可待。
那不勒斯這個歌劇的發源地把一種對生活的熱情灌注進了富凱的血液裡
而3年後的一個夏日,這一篤定的樂章卻突然奏出終止式——偶然經朋友引薦,他認識了當時法國高定界的代表人物,巴黎世家的創始人Cristóbal Balenciaga。
與Balenciaga的偶然會面,富凱對於時尚曾秘而不宣的時尚熱忱一觸即發,促使他重新為自己的人生謀篇佈局/圖為Balenciaga
別人不知道這次相遇意味著什麼,只有富凱明白這許多年來的日記和樂譜裡,曾被自己“三心兩意”地畫了多少服裝設計草圖。
富凱青年時期的設計草圖/Vogue攝
這些業餘手稿裡迸射著不容漠視的天才花火,富凱懵懂的夢想也有了具體的雛形。巴黎世家向他丟擲橄欖枝,於是世上從此少了一位名叫富凱的鋼琴家,多了一顆時尚界的新星。
我喜歡漂亮女人,享受為她們裝扮。
—— 富凱
La Dolce Vita的時尚大帝
沒有片刻猶疑,富凱動身前往巴黎。為巴黎世家效力的四年間,富凱不僅成為了獨當一面的服裝設計師,還與不少名流貴胄結為知己。
身穿“宮廷睡衣”的俄羅斯公主Irene Galitzine盛意聘請了27歲的富凱回到義大利,擔任自己的時尚品牌首席設計。
從巴黎返回詩情畫意的義大利,創作慾望更加充沛。他雖才華橫溢,但還是秉承了老派時裝設計師的傳統,從設計、從面料,到配飾、帽子、鞋子,乃至策展都事必躬親一手包辦。
位於羅馬工作室的陽臺上,於1962年為義大利雜誌《 Amica》拍攝/非科班出身的富凱憑藉異於常人的天賦以及多年的堅持創作,在巴黎世家迅速站穩腳跟。
得到了老東家巴黎世家的支援,富凱決心成為獨立設計師。他的個人工作室一在羅馬落成,便接到了如雪花般飛來的訂單,比利時王后寶拉、西班牙王后維多利亞·歐亨尼亞都是他的主顧,更有電影明星索菲亞·羅蘭、簡·方達時常來捧場。
弗德里科散發著一種真正的溫暖和快樂,而這種感情常常是這個奢侈的社交圈子中缺乏的。—— 富凱的朋友們
左:穿著富凱設計的全球第一位黑人超模。不對稱的輪廓和單色色塊的使用是富凱設計的標籤元素
右:富凱為貝託魯奇等著名導演的電影/圖為索菲亞羅蘭。
富凱不但俘獲了歐洲王室貴族、國際頂級名伶的心,更定義了義大利“甜蜜的60年代”(La Dolce Vita)的時尚。《時尚芭莎》《Vogue》等權威雜誌對他讚譽有加,1968年《女裝日報》直接將富凱冠為“弗德里克大帝”。
宮廷式的風格長袍也成為這位義大利頂尖時裝設計師的一大標誌,它們呼應著宮殿般的展廳。
入行十年,富凱已經與迪奧齊名。他過於旺盛的精力又滲透到了面料與家裝設計上。一時興起,富凱為首屈一指的瑞士絲綢公司Gustav Zumsteg設計面料,進而完成第一個室內設計專案。這標誌著一項新稟賦正式解鎖,並像一個愈演愈烈的主題動機彷彿暗示著,新的一幕即將開啟。
如果你建立了一個帝國,那麼你將被迫成為皇帝。我更願意成為一個私人的,快樂的世界公民。—— 富凱
歸園田居,自然為鄰
步入不惑之年,富凱認識到自己這一生並不只為成衣而活。對服裝設計行業出現大規模製造的趨勢,以及自己的後半生做了一番審時度勢之後,富凱做了一個令時尚界震驚的決定:關閉羅馬的工作室,無限期地告別秀場。
無論是巴黎還是羅馬的盛大與繁華,富凱從不貪戀。
從60年代開始,富凱和伴侶便開始大量物色別墅,他們夢寐以求的是一個“被大自然所環繞的地方”。終於,在托斯卡納的小鎮Cetona一個山莊裡,他們找到了應許之地。
富凱和伴侶買下了這個位於Cetona的地方,著手設計和裝飾一系列梯田式“花園房”
正式在對山莊裡裡外外親自著手改造的過程中,富凱萌生了從在風雲變幻的時尚圈,隱匿到寧靜僻遠的山林從事室內和花園設計裝飾的念頭。
長期的繆斯兼好友,同時也是公認的20世紀最迷人的名媛Marella Agnelli理解富凱的“任性”:
他從未放棄對時尚的激情。但弗德里克一直是個夢想家,金錢和成功從未成為他的動力,他一直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Agnelli
Marella Agnelli是菲亞特大亨Gianni Agnelli的貴族妻子,也是富凱終生的朋友和繆斯
“歸園田居”的富凱如魚得水。 莊園的內部被他改造成一個充滿藏書和古董的私人秘境。遵循自己的審美本能,富凱把新古典主義的嚴謹華麗與那不勒斯的奔放風情融合在了一起。
這間冬季起居室的牆壁上鑲嵌著大幅Renzo Mongiardino的作品,維蘇威火山的噴發是18世紀偉大繪畫的主題。沙發,扶手椅,茶几之間的和諧對話卻營造出溫馨宜人的居家氛圍。
這讓人想起他在羅馬宅邸的一間極富羅馬風味的起居室。大理石壁爐上佇立著巴洛克式銅雕燭臺,Alessandro Algardi創作的17世紀淺浮雕懸掛在19世紀初的壁爐架上方,像裝進畫框裡的斷壁殘垣,又似定格起來的考古遺蹟。這也揭開了富凱作為狂熱藏家的身份。
古羅馬時期的雕塑元素比比皆是。在前臺的桌子上,收藏著安東尼奧·阿瓜蒂和賈科莫·拉斐利的微馬賽克。
床頭也擺滿了富凱蒐羅來的小物什,包括他與銀匠克勞迪奧(Claudio)和羅伯託·弗朗西(Roberto Franchi)共同創作的金青銅樹
在Cetona的莊園裡,家成為一個真正的生態系統,不同的房間有冬夏之分, 呼應著窗外四時流轉。比如這間“避暑廳”裡,柳枝藤條編織的貴妃椅,似乎要把屋外的森森綠意請進家裡。
沙發,扶手椅,茶几之間的和諧對話營造出溫馨宜人的居家氛圍。富凱設計的柳條傢俱,沙發和摺疊屏風,所有這些都靜靜安置於這間夏季客廳裡。
主臥的床罩上是藤條刺繡,櫥櫃上的風景插畫與窗外新抽的嫩葉相互呼應,是大自然的巧合還是富凱有意為之呢?
隨處可見的植物圖鑑與室外風景渾然一體,更讓人覺得流連其中,連呼吸都變得輕柔了。
我從未想過這個地方會成為我生活中如此重要的部分。—— 富凱
19世紀的靜物畫搭配那不勒斯沙發床,有種熱帶雨林的美感。
壯麗而安靜的群山權當背景,從宛如取景框的一扇明窗或落地玻璃門望出去,總是滿眼綠意。童年時流連於托斯卡納旖旎風光的純真回憶,一次次湧上心頭,激發起富凱新的熱望。
夏季客廳裡,一扇門通往花園,進門的鍍金桌子上擺著陶瓷做的蔬菜擺件。
得園林界泰斗拉塞爾·佩奇(Russell Page)的指點,富凱將室外打造成了一個巨大的封閉花園。月桂樹籬上攀滿了上千朵法蘭西玫瑰,淺紅和淡紫的鳶尾在絮絮低語。橄欖樹和來自埃爾戈拉斯的橡樹像憐香惜玉的衛兵靜默佇立。
富凱60年代的設計,對“奇花異草”的喜愛由來已久。
曾經用手工縫製的絲綢花朵,如今被“炮製”在這片青翠園林。富凱在這片了無車馬喧的天地裡施展著花園景觀的設計才華,造出一片田園詩境。他也由著自己從小對古希臘羅馬神話的眷戀之情,稱這片莊園為“奧林匹斯山”。
這個地方浪漫得有時讓人不知所措。—— 花園設計師麥迪遜·考克斯
但凡到訪過“奧林匹斯山”的朋友,無一不被富凱的品味與創造力折服。他們甚至相邀在此置辦地產,只為與富凱為鄰。未曾想,這竟成就了富凱人生的第三次轉機。
始於遊戲的跨界
一次興之所起,富凱也幫閨蜜Marella Agnellihi裝修了宅邸。出乎意料的是,安迪·沃霍爾前來做客時,竟把牆上由富凱設計點彩織物掛毯認成了某種珍貴的非洲大理石壁畫,驚歎不已。
閨蜜Marella Agnellihi的宅邸裡,富凱設計的織物掛飾豪華至極。
這個插曲卻讓富凱大受鼓勵,他相信這是命運安排的新契機,於是在室內和景觀設計的領域齊頭並進,一發不可收。許多時尚界的老主顧此時搖身一變成為新委託人。
我意識到,儘管這一切始於遊戲,但假裝將開啟我的新職業冒險之旅。—— 富凱
羅馬託羅尼亞宮(Palazzo Torlonia),富凱為其擔任室內設計。
除了老主顧,還有不少皇家宮殿、歷史悠久的大酒店找上門來:比利時王宮,羅馬的別墅,卡魯索貝爾蒙德酒店......只為讓富凱在自家留下手筆。
卡魯索貝爾蒙德酒店是世界上最奢華的酒店之一,坐落在義大利南部坎帕尼亞大區的小鎮拉韋洛 (Ravello),是一棟經過翻新的11世紀建築。富凱的設計為酒店帶去浪漫的氣息。
如今,富凱仍樂此不疲。近期他還在那不勒斯的卡皮迪蒙特博物館(Museo di Capodimonte)進行了多個裝潢專案。以此繼續向世界輸出他的美學觀念。
義大利式的激情依然不願蟄伏,89歲的富凱對於從事的一切興致不減。相伴45年的伴侶Matteo於2006年去世後,富凱將Cetona的莊園捐贈給FAI,卻仍在為它持續潤色。
富凱和摯友、伴侶Matteo在自家花園裡。。義大利文化保護基金(Fondo Ambiente Italiano)將永久保留Forquet的時尚檔案和藏品。
富凱在人們看來是任性的,離開音樂學院,在時尚圈稱帝后又“落跑”,另尋一方寧靜,又折騰不止。
其實,持久的熱忱背後恰恰是孤注一擲的勇氣和毫無保留的投入。時裝或收藏,園林或家居,富凱每次潛入,都傾注所有精力。既是那些不為人知的努力飼養了熱望,也是藝術與收藏能給他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驅策他不斷破圈。
“弗德里科屬於那種罕見的群體,多方涉足並且都很成功。他似乎對自己從不安分的創造力和才能也無能為力。” ——富凱的老友、藝術史學家阿爾瓦·帕拉西奧斯如是說
近年,富凱的時裝紀念展在他裝飾的羅馬託羅尼亞宮(Palazzo Torlonia)裡上演。具有雕塑感的造型,極簡愜意的形態和色彩,精緻考究的工藝細節,義大利式建築的宏偉縮影在他的不同領域設計作品中都有生動的展現。
富凱是朋友們口中可親可近的老頑童,現實里人們卻很難真正找到他。他遠離手機和電腦,謝別一切喧囂,只留取多重熱望在體內奔突交響。誰知那義大利式的激情,還會把他引向哪裡呢?
富凱在家中,被其摯愛的藝術品和書籍包圍
你是否也有過“一時興起”的熱血時刻?會不會為它認真駐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