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家居>

Hi各位好!

2020年還剩最後的三天。回望這一年,時光匆匆,無論你現在在哪裡,未來會到哪裡,可能都會對這一年記憶猶新。

新冠病毒帶給全人類一場共同的“當下”。真的,回看人類數千年的歷史,好像從來沒有過這樣的全球同步。

我們看到了祖國人民的團結一心,看到了醫護人員的大愛,患病同胞的堅強。

返回頭來,我們看看自己,在這一年裡,病毒的肆虐,帶給我們什麼啟示呢?

有人說,是對健康的更加重視,養成了更好的衛生習慣,免疫力好,就算感染上病毒,康復的機率也很大;

也有人說,是對人性看得更加深刻。平時大家都你好我好的,可是到了危急時刻,才發現誰是真正的好人。

而另一些人,可能就趁火打劫,交不起就滾蛋,讓人唏噓不已。

所以災難之中見人性,說得也很有道理。

我個人覺得,病毒的包圍,其實給了我們一個回到內在的機會。

今年絕大多數人的經歷都是類似的,就是宅在家裡,對吧?

病毒爆發的時候正趕上咱們的農曆新年,很多朋友正準備舉家出遊,結果大門一封,哪兒都去不了了。

有人在魚缸裡釣魚;

有人把嬰兒車當保齡球推來推去;

還有人用磕完的瓜子皮花生皮做出了許多驚人的手工製品,潛藏多年的藝術家氣質被徹底開發了出來。(笑)

這些表面上看起來好笑,但我覺得,裡面隱藏著一個很深刻的問題,就是怎樣和自己好好地相處。

“宅”這個詞,在近十年越來越多地出現在網路上,尤其是在年輕人的群體裡,宅男、宅女俯拾皆是,稀鬆平常。

實際上,這個詞是被誤用了。

也就是說,這些人其實是一幫自由職業者,有能力,而且能專注地在屋子裡做自己的事情。

也許賺錢不多,但是人家能養活自己,精神享受是非常高的。

當然這裡面也不乏能賺錢的人,像二次元領域的大神蔡志忠先生,就一直處在這種宅的狀態裡。

人家30來歲的時候就有了三套房子,800多萬新臺幣。

漫畫家 蔡志忠先生

所以“宅”是需要能力的。

但我們今天很多的宅,其實是啃老族、家裡蹲,他們並不是在賺錢養活自己,甚至也沒有享受精神生活,而只是在逃避社會,不願工作。

這些都只能稱之為“偽宅”,就跟偽軍似的。

可想而知,這樣的“宅”,和蔡志忠先生那樣的“宅”,感受有多麼地不同。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樣,表面看起來好像一樣,都是待在家裡,但各人跟各人的內心戲,就千差萬別了。

今年疫情,可以說絕大多數人,不管是之前的宅,偽宅,還是從不著家的野孩子,都不得不回到家裡,老老實實地宅起來。

這個時候,內心品質這件事,就顯得越發重要了。

我們看到很多人在家裡抓耳撓腮,盼著趕緊放出去,到天南海北去遊玩;

還有的人,本來夫婦倆都上班,每天就是早上晚上見一會兒,倒也相安無事。

疫情一來,每天在家大眼瞪小眼,各種矛盾來了。

結果,封鎖一結束,民政局就排起了兩路縱隊,一路是結婚的,另一路就是離婚的。

為什麼我說,今年是回到自己內在的一個好機會?

你宅在家裡,就這一畝三分地,你的快樂到底從何而來呢?

難道說,快樂只有到外面玩,上網花錢,或者呼朋喚友才能得到?

如果真是這樣,那印度的佛陀,美國的梭羅,還有咱們中國的孔子老子,這些大部分時間都在獨處、都在宅的人們,他們難道是抑鬱症嗎?

相反,這些人是真正快樂又自在的。

因為,他們的快樂不依賴於任何外在的人事物,而是將自己內在的意識品質進行了升級改造。

顏回當年,吃飯就一個破碗,喝水就一個爛瓢,睡覺連枕頭都沒有,只能拿胳膊墊著。

就這樣的日子,顏回同志過得喜上眉梢,整天樂呵呵的,無憂無慮。孔子說,他是我最得意的弟子啊。

爺倆兒看起來都沒啥娛樂活動,但是千百年來的學者、知識分子都在研究“孔顏之樂”。

他們啥也沒有,到底為啥這麼快樂呢?

那些在家待不住、抓耳撓腮的朋友,一定不知道為啥。所以一朝房門開啟,他們就像刑滿釋放了一樣,衝到了外面。

而那些和親人、伴侶相處在一起,感覺到很不自在的朋友,自然也是沒找到安心之處。

他們把對快樂的期待放在了伴侶身上,一旦對方的行為、言語不如他的意,就感覺很痛苦,最後就只能勞燕分飛。

所以今年,外在的疫情肆虐,其實給了我們一個迴歸內在的最好機會。

你是不是也可以思考一下,你的快樂到底來自於哪裡?

它是必須要寄託於某些人和事,還是本來就存在,而你沒有意識到呢?

這個答案,留給有興趣的朋友自己思考。

下期,咱們再見!

5
最新評論
  • 秋天養茉莉,進入“衰弱期”,多曬少澆水,“保命”是第一!
  • 年終大盤點 | 2020年沙發界十款“斷貨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