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暖系統裡有免回填和需要回填的,它們總是讓使用者覺得很神秘,不知道該如何選擇,今天我就來談談我對它們的瞭解。
1、名稱和系統的差異
這裡說的回填是指使用水泥、豆石(至少是沒有稜角的圓石)和河沙摻水攪拌形成的混凝土,把地暖管道掩埋起來的現象。由於混凝土是有水的,所以免回填的地暖系統被稱為幹法地暖或薄型地暖系統,而需要回填的地暖叫溼法地暖系統。
2、施工工序及使用的材料不一樣
免回填的地暖材料及施工情況大致是:首先在地面上鋪上3公分厚的溝槽板或蘑菇板,這兩種的形態很特別,一種是內凹的溝槽用於直接鋪裝地暖盤管,而蘑菇板是由規則排列的凸型蘑菇頭把地暖管卡住。
內凹型的地暖是把導熱鋁與保溫板製作在一起,管道的散熱會利用導熱鋁加大導熱面積,傳給地面的材質進行升溫;蘑菇板型的地暖管會把熱量傳遞給管道周圍的砂漿,由砂漿向地面散熱,也有直接在上面鋪裝地板的,有砂漿填充的能耗要低很多。
而溼法地暖的施工流程是首先鋪裝防潮膜和邊界保溫帶,然後鋪裝擠塑保溫板和反射膜,接下來就是鋪裝地暖盤管,最後是混凝土回填和砂漿找平,要等待回填找平乾燥後才能進行後面的工序。
總體來說,幹法地暖的施工略顯簡單,沒有過多的步驟,直接就是地暖模組(保溫板反射膜),然後就是鋪地暖盤管,如果是凹槽式的直接就可以鋪裝木地板了,蘑菇板的直接用貼磚的抹平鋪磚。
而溼法地暖必須要一步步一道道工序進行,然後還要按照地暖回填標準進行混凝土回填找平,等待乾燥後才能進行下一步裝修。
3、佔用空間和承重性是不一樣的
從前文的介紹中,大家應該大體明白它們的厚度是不一樣的。免回填的幹法地暖,家用型的安裝模組厚度是3公分,所以它佔用的空間就是3公分;而溼法地暖的保溫板常規是2公分,再加上混凝土找平4公分,所以它的佔用空間高度是6公分。
另外,我在工作中,發現有些商家在使用超薄的模組(比如開發商專案中的招投標下),其厚度只有2公分,這樣的保溫效能太差,後期能耗相當高;特別是後期由於沒有回填層的承重保護,一旦傢俱重力不平衡,就會帶來地面塌陷的可能;而溼法地暖是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的。
5、升溫時間的區別
在目前的市場中,總喜歡把免回填的地暖與溼法地暖進行比較升溫時間,水溫都在一致的情況下,免回填的地暖肯定升溫更快,如果水溫都在55-60度的條件下,幹法地暖的升溫時間比溼法地暖更快,一般是在3小時左右,而溼法地暖幾乎在6-8小時左右。
因為這個升溫的因素,很多商家做了很多營銷的說辭,說該地暖具有某某高科技,來提升自己的價值空間;我認為主要是沒有回填吸熱的原因,大家不信可以直接在溼法地暖的地暖管上直接貼磚,一樣升溫時間在2-3小時,所以迴歸到本質上來,就沒有什麼航天材料、軍工材料這些貼金的說法了。
6、節能和舒適度的區別
從前文的介紹,它們的面紗慢慢被揭開,使用免回填的地暖,按理說是造價更便宜的,可是價格往往高於溼法地暖的造價,具體原因前面已經介紹了,它是迎合了市場的需要、時代的產物。
關於節能性的比較,在自供暖系統裡,由於免回填地暖升溫快,自然的當室內溫度或回水溫度達到後,壁掛爐就會停止供熱;然後室內的溫度會因為戶型保溫的問題急劇下降,壁掛爐就會重啟執行,直到下一輪的停止。
所以免回填的幹法地暖由於沒有回填層蓄熱,如果為了凸顯升溫時間快,只會更加耗能;只有把水溫調低到40-45度左右,就算重啟較頻繁,能耗也會比溼法地暖55-60度便宜,但是會增加壁掛爐維修的機率。
另外,舒適度的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因為幹法地暖的散熱很多都在意它的升溫時間,有些家裡能夠在2小時左右升溫,但是這是提高水溫犧牲能耗和舒適度換來的升溫時間,沒有意義。
另外,免回填地暖的管道直徑幾乎是2公分的,以20或25公分的間距進行鋪設,而回填地暖的地暖管直徑是1.6公分,以15公分的間距進行鋪設,管道越小越密,對水溫的溫度要求越低,帶來的溫差就越小,舒適度就越高。
比如毛細管輻射系統的舒適度就會高於普通的溼法地暖,它也更節能,因為它的管子很細很密,水溫只需要35度-40度,透過這個案例,大家應該明白了地暖為啥比暖氣片舒適的原因了吧。
總結以上就是免回填幹法地暖與回填地暖的一些主要區別,免回填地暖主要優勢是隻佔用3公分層高,另外的直接散熱到地面升溫快,節能的說法,還是要取決於供水溫度的設定,升溫越快反而舒適度越低能耗越高,另外由於幹法地暖容易讓壁掛爐頻繁重啟,所以它被廣泛用在集中供暖的系統裡是比較好的。
我認為大家在選購它們時,要理性的去對待,不要太對升溫時間很在意,因為我們安裝地暖的目的是追求舒適度,文中已經介紹了使用它們的一些方法,不能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