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櫨是著名觀葉樹種,栽培歷史悠久。漢代司馬相如《上林賦》中就有“沙棠櫟櫧,華楓枰櫨”的記述,其中“櫨”指的就是黃櫨。可見,漢代就把楓葉、銀杏、黃櫨等作為觀葉風景樹,植於園林。
黃櫨盆景
黃櫨,別名很多,諸如紅葉、紅葉黃櫨、櫨木、黃道櫨、黃溜子、黃龍頭、黃櫨材(柴)、摩林羅、黃楊木、烏牙木、煙樹等等。屬漆樹科、黃櫨屬落葉小喬木或灌木。黃櫨原產於華北、西南及浙江等省份地區,現國內多數省份均有栽培。
黃櫨盆景
二、採樁
田野採樁,宜冬末春初,此時黃櫨沒葉片,整體處於休眠之中,且便於觀察骨形,樹液萌動,此時採樁,不但可以保證成活率,也便於運輸。
三、養胚上盆
黃櫨下山樁,養胚宜用純河沙土地栽,為保證成活率較高,兩年後方可上盆。
花盆建議排水便利為宜,比如瓦盆、紫砂盆,其次土壤基質可用素沙土,也可素沙土混合腐殖土栽培。土壤既要保溼又不能過於潮溼。
黃櫨盆景
四、日常管理
黃櫨下山樁地栽較好養護,不存在排水問題。但若是盆栽,則要根據土壤乾溼度澆水,原則是“見幹見溼,澆則澆透”,為防止爛根,排水要便利,盆內不能積水。
為促使下山樁發芽,可採用套袋或裹保鮮膜等方式為枝幹保溼。發芽後可逐漸撤去保溼措施,緩慢移除,光照可逐步加強,中午注意遮蔭。
黃櫨林
五、整形修剪
黃櫨盆景造型應視樁材而定,遵循“粗扎細剪”原則,如主幹較粗,彎曲效能差,不易彎曲攀扎的,可用截幹畜枝法。於主幹彎曲部位截頂,培育新生枝條,逐步畜枝修剪,養出優美樹型。對小型樁材造型,多采用剪扎並施,即將主幹和部分枝幹用金屬絲,依造型設計攀紮成形,再修剪,逐漸培養出層次分明的樹姿。
黃櫨萌櫱力強,生長快,下山樁頭一年成活後為利於髮根,應放開生長,次二年起方可修剪整形,蟠扎有用枝條進行,剪除無用枝、過密枝。野外老樁多依基本雛形,順勢製作成自然式盆景造型。
六、病蟲害
1、病害
主要有立枯病、白粉病、黴病等,多由於澆水過溼或者盆景通風不善引起,可用甲基託布津和石硫合劑進行防治。
2、蟲害
多為蚜蟲、紅蜘蛛等,危害嫩葉、花蕾和頂芽等,肉眼可見,可用氧化樂果進行噴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