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米蘭的鑑賞歷史以及盆景製作養護技巧
文:花木君
一年四季,花開花落,春夏秋冬,各有佳卉。相比春季百花盛開,秋天是果實豐收季節,因而開花植物相對較少,自然要弱一分。然而,秋季也有很多典型花卉,比如菊花、桂花、月季、荷花、木槿、扶桑、雞冠花等等,都是我國傳統名花,自不必贅述,今天我們要介紹另一種秋季著名花卉——米蘭。
米蘭是著名的觀賞植物花卉,以花期長,香氣濃郁馳名,並且葉片纖小,枝葉茂密,非常適合製作成盆栽盆景觀賞。然而在北方花卉市場,相對並不多見,這因為米蘭是典型的南方花卉,喜歡陽光充足溫暖潮溼的微酸環境,北方栽植還是有一定難度。應花友之邀,筆者不才,就米蘭的鑑賞歷史以及盆景製作的一點經驗簡單分享一下。
一、米蘭的鑑賞栽培歷史
米蘭,學名米仔蘭(Aglaiaodorata Lour.),又名樹蘭、魚仔(子)蘭、蘭花米、碎米蘭等,是一種楝科、米仔蘭屬的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莖多枝,小葉3-5片;全緣,葉面深綠色,有光澤;小型圓錐花序,花5瓣,黃色,香氣甚濃;花期5-12月,果期7月至翌年3月。
米蘭原產我國華南地區和東南亞,常生於低海拔山地的疏林或灌木林中,在廣東、廣西、福建、臺灣、四川、貴州、雲南、海南等省常有栽培。相比其他傳統花卉,米蘭在我國栽培歷史並不算久遠,這是由於其分佈多為嶺南地區,相對偏僻,並且由於花朵甚小不起眼,因而多被忽視。
從明朝開始,沿海經濟開始迅速崛起,而米蘭因為其株形優雅,香氣濃郁,猶如蕙蘭,適合庭院栽植,因而被稱為“樹蘭”。又因其花金黃,猶如魚子,因而和珠蘭一起,都被稱為“魚子蘭”。而米蘭因為相比珠蘭還要小,為了區別,因而又稱為“米蘭”。後來這兩種花卉,成為提煉香精和窨制花茶的上好原料,逐漸成為我國四大著名窨製茶花(珠蘭花、茉莉花、白蘭花、代代花)之一,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們關注和喜愛,於是開始有文人墨客的詠歎詩詞出現。
諸如明代“前七子”之一何景明(1483~1521)的《短歌行》詩有:“園有藝菊,庭有樹蘭;秋芳是悅,春榮曷觀”;郭子奇(1607—1662)的《樹蘭》:“入抱惟應向曉芳,同心為爾日相望;擬留幽佩偕荷制,肯令琴歌對草傷”;明末臺灣同知孫元衡《庭前樹蘭二株,入夏兩度盛開》有:“清芬殊絕世,不與眾芳同;香溢珠蘭畹,黃先月桂叢;交枝深照席,一夏兩溫風;天意持相贈,憐餘大海東。”
清初詞人董元愷《蕙蘭芳引·詠樹蘭》有:“種異珍珠,名傳魚子,數蕊千結。怕眾草為群,獨自亭亭欲絕。”諸如清初詞家鄒祗謨(1627—1670)的《黃鐘樂·其一·消夏曲》詞有“魚子蘭濃侵繡帶,鵝兒酒薄暈紅潮”;清初詩人萬樹(1630年—1688年)的《浣溪沙·戲友》詞有:“魚子蘭香小露滋,起來移近繡簾絲,嫩黃初剪兩三枝”。
清初文士查慎行(1650年~1727年)的《窳軒初夏觸景成唫八首·其五》有:“箬葉還同魚子看,箇中臭味品題難;閒來翻盡金漳譜,不愛珠蘭愛米蘭。”並且查慎行還自注:“箬葉亦名米蘭,魚子亦名珠蘭,皆庭中所有”。等等,諸如此類,不可一一,可見米蘭和珠蘭最遲在明代就已經在南方廣為栽培。
二、米蘭和珠蘭的辨識區別
(珠蘭)
(米蘭)
米蘭和珠蘭非常相似,然而卻不是同一種植物,筆者以前曾專門撰文《珠蘭和米蘭的辨識區別以及鑑賞》進行辨識,這裡就不贅述,有興趣可以延伸閱讀。簡單來說,從葉片最好分辨,珠蘭是葉緣有鋸齒,米蘭葉片是全緣;另外珠蘭花苞略大,香氣淡雅芳香,頗似建蘭花香;米蘭花苞略小,香較濃郁,長久不散,頗似蕙蘭花香。
三、米蘭盆景的造型
米蘭是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有原變種米仔蘭和小葉米仔蘭(Aglaia odorata var. microphyllina),二者都具有濃郁香氣,花期長,一年可開花多達五六次,開放時節,一盆(株)米蘭就可讓整個空間香氣襲人。一般而言,米仔蘭葉片較大,株形較高,因而適合庭院栽培;而小葉米仔蘭因為葉片較小,枝葉茂密,因而適合製作成盆栽或盆景觀賞。
小葉米仔蘭,萌櫱力強,枝葉稠密,耐修剪耐蟠扎,幼株時期製作盆栽,適宜製作成全冠形或球形。而盆景造型,兩種米蘭都可選擇,根據原始樁型進行修剪和蟠扎造型,諸如直乾式、曲乾式、臥乾式、懸崖式、臨水式等等,葉片採用剪扎製作成雲片,諸如層雲式、臺式等,即根據株形變化而變化。
米蘭盆景(栽)的修剪很重要,針對全冠形盆栽,每年春季重剪,保留主幹20釐米左右,然後對二級側枝進行截斷,一般長15~20釐米,使得側枝萌發,平常修剪多剪去病枯枝、交叉枝和內膛枝,以利於光照和通風,從而使得樹姿勻稱,疏密有間,冠形優美而豐滿。針對盆景造型,可根據具體形狀,對枝幹進行取捨,有目的地培養下級分枝。
四、米蘭盆景(栽)的栽培養護注意事項
1、米蘭屬於長日照植物,喜歡光照,平均日常光照超過14小時,利於花苞生成,喜歡溫暖氣候,不耐嚴寒,生長適溫20℃~25℃,低於16℃生長緩慢,不易形成花苞,低於8℃容易受到凍害造成全株死亡。米蘭長期在室內養護,若室內光線和通風條件欠缺,對米蘭生長不利,因而需要擺放在光照充足通風順暢的位置。
2、米蘭屬於典型南方花卉,在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偏弱酸性土壤中生長旺盛,在中性或偏弱鹼性土壤中生長緩慢甚至萎靡,pH值保持在5.5—6.5左右為宜,因而土壤配製常用泥炭土混合腐殖土和沙土進行栽培。
3、米蘭喜溼不耐澇,澆水原則是“見幹見溼,澆則澆透”。米蘭是喜肥植物,要薄肥勤施。春季上盆的米蘭,到立秋前後再開始追肥,以稀薄的有機液肥為好,最好能施用碎骨末、魚刺、雞骨等泡製腐熟的礬肥水,經常輔施些含磷成分較多的化肥或發過酵的淘米水等,都有助於孕蕾,讓其開花多、色金黃、氣味清香。從第二年開始,在生長旺季,每隔半個月左右追施有機液肥或磷鉀肥一次(炎夏停肥)。
五、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