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窗感測器原理
▼ 首先介紹下門窗感測器的原理,門窗感測器是採用類似幹簧管原理製作的磁性感測器,幹簧管是將兩片磁簧片密封在玻璃管內,兩片雖重疊,但中間間隔有一小空隙。當外來磁場時將使兩片磁簧片接觸,進而導通。 一旦磁體被拉到遠離開關,磁簧開關將返回到其原來的位置
▼如下,細小的一側為激勵磁鐵,主體大的一側為固定磁鐵,通過磁鐵的吸合和分開來發送狀態給其他裝置以實現聯動。
二、門窗感測器協議變化▼門窗感測器要實現與其他產品的聯動,需要進過如下的過程,1代門窗感測器把訊號傳送給Zigbee閘道器,閘道器把訊號傳遞給路由器,路由器再把訊號傳送給雲端的小米伺服器,小米伺服器傳送訊號迴路由,最後路由再把訊號傳送給要控制的裝置上,這是遠端協議,當長期使用後,有部分產品會專為本地協議,減去連線雲端的過程。
▼而二代改為了藍芽協議,這個訊號傳輸的流程基本不變,只是閘道器由Zigbee閘道器,改為了藍芽閘道器。而藍芽協議帶來的好處是,你的使用成本會相對較低,因為米家的藍芽閘道器多整合在裝置內,比如多款的小愛音箱都有藍芽閘道器的功能,基本家裡都有,而米家的zigbee閘道器都是單獨的閘道器裝置,比如米家閘道器一代,米家多模閘道器都集成了zigbee閘道器的功能,要使用zigbee協議基本都需要單獨買閘道器,當然zigbee裝置也有其獨特的優勢,耗電極小、訊號抗干擾強,延時小等等。
▼由於早期的藍芽裝置多使用的是藍芽4.2協議,藍芽5.0以前的協議整體耗電較高,不能高頻次的傳送訊號,訊號間隔多在10分鐘。所以在米家的感測器裡之前基本沒有藍芽協議的純感測器產品。而這次有所不同,這款米家門窗感測器2代是米家第一款使用藍芽5.1協議的純感測器產品。
▼而就整體來說,在藍芽5.0時代開始後,藍芽延時長,耗電量相對大的問題就基本解決了,而藍芽5.1針對5.0的更新主要就是定位精度從10米級來到了釐米級,以及功耗的進一步降低。而門窗感測器這種瞬間觸發,不需要長期監控的感測器,從原理上來說使用藍芽協議是沒有問題的,實測在觸發的速度與一代沒有太大區別,延時非常小,要比之前藍芽4.2夜燈那款人體感測器小的多。
三、新增功能▼可以看到,在新一代的門窗感測器上新增了一個小點,是光線感測器,可以通過光線的強弱進行聯動,比如開門並且光線暗才開燈,比單純的開關門條件要更精準。
▼聯動協議中也增加了光線明暗的條件。當然這與米家那款單獨的光照感測器還是不同的,那款可以以精確的光照勒克斯值為觸發條件。而這款只有預製的明暗兩檔,一般使用也是夠用的。
▼超時未關的時間從前代的1分鐘起跳,到2代的10秒起,靈活性也要更高一些。
四、與一代對比外觀▼下面來看下新款的外觀吧。包裝還是很小巧的。
▼除了產品本體上,還另付了一套雙面膠貼。
▼底部也增加了絕緣貼紙,拉出後才工作。
▼側面有一顆實體按鍵,由於連線和重置。
▼與一代對比下外觀,整體尺寸方面,二代比一代略微大一丟丟,形狀也改為了方形。
▼一代的重置採用的手機sim一樣的方式,需要卡針才能重置,二代實體的按鍵更方便一些。
▼開啟看,尺寸的差異和電池有一定的關聯,二代採用了2032鈕釦電池,比一代的要稍大一些,都是3v的電壓,當然雖然更大了一丟丟,說明整體耗電藍芽還是要比zigbee稍大的,但2032也是比較常見的規格,比較好買。我買的宜家的8顆才9.9元,非常便宜。
五、聯動場景與速度【開客廳門自動開窗簾並開陽臺燈】▼我把這款門窗感測器放在了客廳和陽臺間的推拉門上,與客廳窗簾和陽臺燈聯動。
▼實現效果,拉開推拉門,窗簾自動開啟,同時如果外面陽臺光線暗自動開陽臺燈。
▼聯動設定如下。分兩個設定,開門就開窗簾,和開門並且光線暗就開陽臺燈。這個場景中只要有接入米家的電動窗簾和吸頂燈,一個門窗感測器就把它們串聯在裡一起,同時由於這個場景是自動化完成,既不用喊小愛,也不用遙控器,老人使用起來也非常方便。
【關門自動關窗簾並光陽臺燈】
▼同樣的,關門後自動關閉窗簾,並關閉陽臺燈,在使用中沒有延時的情況,反應與速度與一代相同。
▼具體設定,這個場景只需一條設定,門窗感測器關閉後,關閉陽臺燈,關閉窗簾電機。
▼當然關於門窗感測器的應用還有很多,由於我只買了一個,後期購入更多後再給大家分享其他場景吧。
六、總結總體來說,二代在保持一代的高連線速度,低延遲的基礎上,還增加了光照感測器,價效比進一步提升,是智慧聯動中的必備裝置,整體使用還是非常滿意的。續航時間能不能達到一代半年以上的水準,還要後期來看,目前用了有近一個月了,沒有低電量提示。
當然如果家中有zigbee閘道器裝置,一代仍然是很好的選擇,zigbee可以在斷網的情況下仍能執行,這是zb裝置的獨特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