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製作滷菜菜餚之前,最要緊的不是拿一個秘方來用,對於從來沒有接觸這行業的人來說,首先要充分了解各種原料(如主料、輔料、調味原料等各類原料)的品質、特點、性能、應用、產地、加工和保管方法等,只有充分利用每一種原料的特性,才能在秘方配方的基礎上烹製出獨具特色的菜餚來。
二.配方香料包裡的秘密
配方香辛料是什麼?是指的夠賦予食品辛、香、麻、辣、苦、甜等典型氣味的可食用香料植物。
在中國,所使用的大多數天然香辛料同時也是傳統中草藥,比如甘草,梔子等,民間傳統也常常稱之為香料、滷料、大料等。
香辛料用於菜品,其作用無外乎三種,一是賦予菜餚滋味和香氣,二是祛除食材中的腥腦異味,三是提升食慾。
在實際烹調中,由於香辛料的生長週期不同、取用部位各異、投料時機不同等因素,其產生的祛異、增香的效果和最終所要呈現的風味也就相去甚遠,比如,調味中較常使用的八角,其直接乾製的原果較好地保存了八角本初的風味,雖然這種八角賦味、增香、祛異的效果更好,但顏色不鮮亮,因而賣相較差。如今市場上大量出現了水洗後再進行乾製的八角,雖然賣相好,但用於調味,其效果大打折扣;再如另一種常用香辛料——桂皮,這種樟科樟屬一眾植物的樹皮,因為樹種和取用部位的不同,其香氣成份都會有所差異,調味的效果自然也就不同。
所以對於沒有餐飲製作經驗的人來說,配方總是很神秘的,所以在拿來配方使用時,如果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會總是陷入自我懷疑的怪圈中。其實歸根到底就是對配方當中的香辛料沒有正確的認識。
我會對較常使用的幾十種香辛料,各自的取用部位、具體分類、產地、產期、基礎特性和一般添加量等進行系統介紹,以便我們在使用這些香辛料的時候,能合理選擇、恰當運用,從而達到更好的調味、增香、祛異之效果,為產品的製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香辛料的分類
(1)按植物學進行分類
唇形科:薄荷、羅勒、迷迭香、百里香、紫蘇
傘形科:蒔蘿子、當歸、芫荽子、小茴香
姜科:薑黃、白豆蔻
樟科:月桂葉、肉桂
十字花科:辣根
桃金娘科:丁香
茄科:辣椒
胡椒科:胡椒
豆科:胡蘆巴
肉豆蔻科:肉豆蔻
鳶尾科:藏紅花
木蘭科:八角(也稱大茴香或八角茴香)
(2)按取用部位分類
花蕾:丁香
柱頭:藏紅花
果實:胡椒、小茴香、八角、蒔蘿子等
種子:肉豆蔻、胡蘆巴等
根:當歸、白芷等
地下莖:薑黃、高良薑、山柰等
莖葉:薄荷、月桂葉、迷迭香等
樹皮:桂皮
(3)按照固有香氣分類
辛辣:辣椒、薑黃、胡椒
麻味:花椒
芳香:丁香、蒔蘿子
苦香:砂仁、肉豆蔻、胡蘆巴、迷迭香
清涼:薄荷、羅勒
甘甜:肉桂、甘草、羅漢果
(4)按照烹調用途分類
1、能賦予食品麻味和辣味的香辛料:辣椒、花椒、胡椒、蓽撥、山柰等
2、能賦予食材香味的香辛料:
八角、小茴香、肉桂、肉豆蔻、蔚蘿、木香、砂仁、草果等
3、能去除或掩蓋食材中異味的香料:白豆蔻、草豆蔻、高良薑、白芷、月桂丁香、芫荽子、百里香等
4、能賦予食材顏色的香辛料:
梔子、薑黃、藏紅花等
而在以上四種分類當中,對我們用處最大的是第四種,我們對配方的熟悉及掌握都是依據香料的烹調用途上去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