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很多很多愛,如果沒有,很多很多錢也是好的。
為什麼要努力?
為了以後目光所及之處,都是我所喜歡的。
為什麼要買房?
為了擁有一份安全感,給自己和自己所愛的人一個歸屬。
近年來,許是眾多女性勵志雞湯的影響,又或者女性獨立思想意識的增強,更或者是愛情婚姻速食留下的巨大陰影……
越來越多的女性都主張經濟獨立,財務自由,拼命努力想要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對於女性買房激增和婚育率下降的現狀,人們常掛在嘴邊的無外乎“安全感”三個字。
可僅僅只是為了安全感嗎?
過來人告訴你,安全感只是其一。
01孤身一人時,房子是歸屬、是底氣
我們常常聽人說,房子是租來的,但生活不是。
很多買不起房,在外打工的年輕人,雖然每天為了生活不停奔波,也從不將就自己的生活。
哪怕是在租來的房子裡,也費盡心思地構思裝飾,只為了在萬家燈火裡,擁有一份屬於自己的溫暖。
一片自己喜愛的窗簾、一個毛茸茸的地毯、一串暖色系的星星燈、一個增加生活趣味的小掛件……
都能為自己居住的、臨時的小家增添一份溫馨幸福感。
對於這種始終熱愛生活,從來不將就生活的人來說,即便孤身一人,也想擁有一盞真正屬於自己的燈火。
在還沒有遇見那個可以一起在小家裡暢談未來的人之前,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似乎顯得多餘。
可只有真正身在其中的人才知道:
房子,不只是一個可以歇腳的地方。
更是一個讓在外拼搏努力的人,在這個狠厲又溫柔的世界裡,可以做回真正自我的地方。
而在那個可以攜手一生的人出現之前,自己也沒有隨意將就自己,將就人生。
當足夠優秀的她(他)出現之時,自己也可以是那個足以與之匹配、比肩而立的人。
房子,是歸屬,更是底氣。
02愛情褪色、婚姻破裂時,房子是安全感
愛情和婚姻,有的甜蜜一生,有的半路夭折。
對於這個每天都在變的世界,沒有什麼東西是可以天長地久的。
愛情初始,那些誓言承諾大概都是真的。但是當人心突變,所有的劍拔弩張、怒目相向也是真的。
以前多數家庭透過彩禮的形式去為女孩子搏得一份婚後的生活保障。
隨著攀比之風愈演愈烈,天價彩禮頻頻現身,國家也出臺相應政策,對彩禮的數額有了一定的限制。
可是在婚姻裡,女性始終處於弱勢群體的地位。婚育後,孩子大多成為女性的責任。全職媽媽、喪偶式育兒、事業家庭兩難全、付出的勞務勞動不被認可等,從來不在少數。
當婚姻破裂,女性既不能輕易回到孃家,更不能永遠待在婆家。
不是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而是在多子多女的家庭裡,已婚已育後再回到孃家,難免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為難之處。
而對於把自己捧在手心裡疼愛的孃家父母來說,自己過得不幸福,無異於在戳他們的心。
離婚後的女性,孃家回不去,婆家不能呆,這是多數“中國式家庭”的現狀。
看過這樣一段話:
“我買了一雙不合腳的鞋子,想著磨合磨合就好了。
可是後來這雙鞋把我磨得鮮血直流,我想扔了鞋,卻捨不得那雙隨鞋附贈的小襪子。
但最後,我還是穿著那雙小襪子走了。畢竟,襪子雖小,卻是最貼心的。”
這是一段描述婚姻的話。聽起來平淡無奇,讀懂的人卻只覺扎心。
伴侶就是那雙“不合腳的鞋”,孩子就是那雙附贈的“小襪子”。
在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女性為了那雙“小襪子”,忍受著痛苦的婚姻,將就著自己的人生。
除了想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更多人不敢離開,是沒有離開的底氣和獨自帶著孩子也能過得很好的勇氣。
如果女性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那面臨感情的突變和突如其來的意外變故時,它就是最大的安全感。
對自己,對孩子都是。
03已婚已育、公婆同住時,房子是提升幸福感的所在
人生而不同,所追求的人生也各有差別。
婚育後,大多數人會選擇和老人同住。一是經濟能力有限,只能如此。二是中國傳統觀念的影響,覺得不願和老人同住就是不孝。
可是當你真正經歷過後就會知道,不願和公婆同住,並非因為人不好,更不是因為不孝。
不管是公婆還是兒媳,無論人有多好,都會有矛盾摩擦的出現。
世人萬千,千人千種活法。
老一輩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年輕一代也有自己喜愛的生活方式和育兒觀念。
出於親情上的羈絆,老人不可避免地會拿自己的想法觀念約束兒子兒媳,年輕人又想按照新生代的思想過活,矛盾自然而來。
即使身為兒子、老公的男人會中間調解,也很難做到兩全,導致很多不必要的負面情緒產生,家庭幸福感大打折扣。
當女性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時,可以充滿底氣,帶著老公孩子住在自己的小家裡,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
日常除了親子關係、夫妻關係之外,不必再費力去經營其他的關係,或者說是為了誰去委屈自己,將就生活。
當放眼望去,生活裡的邊邊角角都是自己喜歡的人和事時,幸福感又怎麼會不提升呢?
在這個社會,很多事情都在講求平等,買房也並非是男性一方的事情。
如果可以,努力擁有專屬於自己的房子,你的人生會比其他人更容易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