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B站上一不小心看到了一個影片,標題是“核心城市房價不跌,剛需買房的年輕人應該怎麼應對?”
看到上傳者是“觀影片工作室”時,這可讓我感覺到幾分驚奇,因為它是觀察者網的影片品牌,當初那個只喜歡談論那些所謂“大戰略”、“大棋局”的觀察者網如今也開始涉獵樓市討論了。不過看了一下內容,實在惹人吐槽。除了提高收入、研究房產這種說了等於沒說的內容外,影片在最後的一部分重點內容強調:年輕人要敢於向自己的父母、親戚朋友、同學借錢去湊首付。
影片截圖
那麼年輕人沒有首付,應不應該借錢呢?我自己的觀點很明確:買房要用好銀行的房貸資源,用好首套首貸資質,但首付一定要是自己的。
目前全國大多數城市對於首次買房、首次貸款的購房者來說,最低首付在三成比例。可如果購房者自己連三成首付都沒有,意味著也沒有能力承擔可能的風險。
銀行對房貸設定首付比例,不僅是為了自身房貸業務的安全,也不光是為了配合國家房地產調控,同時還保障了購房者的財務安全:三成首付意味著購房者可以承受房價最多30%的下跌,而在基本面良好的熱點城市,房價短期內下跌三成是不太可能發生的,因此買房者可以安心住在自己的房子裡還貸,不需要擔心市場波動導致自己負資產。
可如果這三成首付裡有三分之二是向親戚朋友同學借的錢,意味著買房者實際上只用了一成首付,這時只要房價下跌10%,買房者心態就要崩了,因為這等於首付已經跌沒了。房價跌10%那是很常見的,2017年上半年房價見頂後之後北京、上海以及環北京地區的跌幅都一度超過10%,很多地方到現在都還沒回到三年多以前的高點。
不得不說,目前商業銀行對於房貸業務還是存在諸多漏洞的(其實他們自己也知道),比如對首付來源查的不嚴,對於造假的收入證明和銀行流水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都說樓市是一個“灰犀牛”,未來要防止金融風險的繼續積累,必須更加嚴格地處理房貸申請,而商業銀行對於購房者首付的來源也應該查明,避免出現首付也是借來的狀況,增加金融風險。
現在銀行暫時沒有這麼嚴的原因是因為房貸業務已經是銀行最安全的業務了,畢竟大城市住宅這個資產的抵押屬性太好了。可是當深入分析,會發現這其實是一種自我加強,即信貸把關不嚴格推升房價、房價上漲增強住房抵押功能,然後住房抵押功能的增強又讓銀行可以更加放心和寬鬆地批出材料不完全真實的貸款...這是一種迴圈,但不可持續。
在嚴格審查的背景下,首付應當是自己的、而且購房者每個月的淨收入必須透過壓力測試(達到月供的兩倍以上),只有這樣才能確保100%的金融安全。
如果像上面提到的影片所說,連首付也要去借,以至於槓桿放大到十倍甚至更大的情況下,這種剛需和炒房又有什麼區別呢?美國當年次貸危機是怎麼搞出來的?本質就是因為太多財務狀況不好的人申請到了房貸,直到風險積累到最後一根稻草,結果就是美國次貸危機爆發,房價一瀉千里,美國自己的事情沒做好,還拖全世界陷入了經濟衰退的泥潭。
現在中國正努力化解金融風險,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近期明確表示房地產就是金融風險的一個灰犀牛。在這個背景下,慫恿年輕人去借首付買房,無論是對國家還是個人都有百害而無一利。
說來說去,不管是個人還是組織,如果一個東西自己都不瞭解,那就不要瞎摻和,尤其是在自己具有很大影響力的情況下。
觀影片是屬於觀察者網的新媒體品牌。其實它根本就不是媒體,而只是一個商業網站,它既沒有新聞牌照,也不在我國白名單媒體之列,所以他們自己旗下連一個線下記者都沒有。觀察者網本身也沒有受到官方的領導,該網站沒有直屬主管單位,這從正規媒體看它就是隻野雞,甚至還沒有什麼縣級報的地位高。
但這不影響觀察者系在中國攻城略地,他們起家靠的是美國華人李世默的投資,平時特喜歡譁眾取寵、掐頭去尾、煽動情緒,而且也圈了一批腦X粉。當然,在網際網路時代,都是為了賺錢嘛,只要不犯法幹什麼都是自由,但前提是要有基本道德底線,輸出的內容要有常識、不可以害人。過去他們透過內容儘管煽動的性質很強,相當於國際政治領域的咪蒙,但也不過是讓讀者意淫一下,對個體而言沒什麼大壞處,現在這是要往人家六個錢包開刀的節奏?
這個世界上蒼蠅總有這麼多,你要打是打不完的。但如果他硬要飛到你面前,就不能客氣了。國際大棋局這玩意兒在我看來太裝、太複雜、太不可驗證,再者我自認水平不夠,所以基本上不摻和這種虛幻的主題。可是我對房產財經有那麼一點點了解,所以看到這類胡說八道的言論,我不得不說說自己的看法。
想對購房者說的是:市場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買房要量力而行、順勢而為。
想對觀察者網說的是:如果你們真的以中國立場自居,那就更應該體察中國年輕人當下的困難和壓力,站在個體角度看待問題,深入理解國家的方針大計,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站著說話不腰疼,天天分享和轉載一些不負責任、紙上談兵、誤人子弟的內容。當各個領域稍有常識的人敢於表達時,就會是你們被掃進垃圾桶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