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點1:迴歸歷史均值
之前我們曾說過,關注樓市,最重要的指標就是70個大中城市的二手房價格指數。這就好比是樓市中的上證70,它是一個大盤指數。而且大家看的時候別看成新房銷售價格了,那相當於是IPO發行時限定的20倍市盈率,它不能代表市場化的價格水平。
說到最新的70個大中城市二手房價,最新11月同比漲幅還是落在2.1%;2.1%是個什麼水平呢?這大概就是房地產市場化以來,歷史均值的水平,而且在這個2%左右的均值上,已經維持了長達8個月了。
我們拉了最近十五年的資料能看到,歷史上07年和09年,有兩次短暫的大漲,達到10%的同比漲幅;而在11年和14年,有兩次2%-5%左右的下跌,在這樣的一個波動區間中,它的均值就大概落在了2%左右。
我們研究全球不同市場的資產價格,它往往會呈現一個非常優雅的週期規律,就是均值迴歸。一個健康的正常的資產,長期來看既不會一直大漲,也不會一直大跌,長期它總是迴歸均值。
所以,關於第一個特點,我們能給到的結論是,大家不用太關注它這個月漲了,下個月跌了,它漲漲跌跌,最終總是迴歸均值。如果你長期持有一個資產,你最終能拿到手的年化回報,就是這個均值。
對樓市大盤來講,這個均值,大體上就是通脹的水平。
特點2:分化巨大
樓市大盤同比漲了2.1%,但是在它的內部,就像我們在地理教科書上看到的一樣,它呈現出像中國地貌一樣的生動形象的,第一級、第二級和第三級階梯。
統計局提供的數字非常清晰,三線城市,二手房價同比漲幅1.5%,這是海拔最低的第三級階梯;二線城市,二手房價同比漲幅是2.1%。樓市整體大盤表現,能夠看出,就是由主流二線城市來定義的,這才是中國經濟的代表,北上廣不能代表整個中國;而一線城市,同比漲幅是8.3%,是整個樓市地貌的第一級階梯。
那麼,為什麼會呈現出這種像地形地貌一樣的階梯式分化呢?
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中國太大了,不同城市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巨大,GDP增長快,能夠給人才提供更好回報的城市。收入提高,人口流入,租金上漲,這三個要素,是對長期房價表現,影響非常重要的三個指標。
另外,關於分化,我們還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統計局的資料裡面,對房子結構做了分類,也是為了三檔,90㎡以下,90-144㎡,144㎡+,結果發現,不少城市,144㎡以上的同比漲幅還更大一些。
特點3:估值上升
什麼叫估值上升呢?它是由資產的產出大小來決定的。假如說一片農田,能產出很多的小麥產量很大,但是農田價格公道十分便宜,那麼這個農田就可以認為是估值非常便宜,值得投資的資產。
但反過來,如果農田的產出的小麥很少,而農田本身價格還非常貴,那麼這種農田,就叫做估值昂貴。
當然,估值的高低,除了此刻的產出有關之外,它還和利率、情緒和資產未來的增長率都有關係。
說回到樓市,我們在之前做長租公寓暴雷的節目,正好研究了市場的租金價格,它有一個非常明顯的趨勢,就是一線城市租金水平在持續的下滑。
北京二手住宅租金指數
上海二手住宅租金指數
深圳二手住宅租金指數
所以,一線城市租金下降,而房價漲幅領漲大盤,它的估值水平就在進一步抬高,一線城市現在平均是1.5%左右的租金回報率,折算成市盈率大概是67倍的水平,這幾乎是有史以來的最高估值水平。
在這種背景下,房住不炒肯定是一個正確的選擇,現在大家也逐漸形成了一種共識:房子就是一個消費行為,它就像你買一臺電腦和汽車的時候,是不會去考慮到底是賺了還是虧了。我們在消費的時候,都是回到商品的本質去思考,我們到底需要的是什麼樣的產品?我們的消費能力能負擔什麼樣的產品?
從消費的角度思考,這是最簡單的決策方式,這也許能幫你迴歸到事物的初心和本質,幫你減少焦慮。畢竟,內心的平靜才是無價之寶。
千金難買,心無掛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