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央行公佈了一組資料:截止到2019年9月底,中國大陸的居民、企業、機構以及其他各組織的存款總量是176.13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大約有39.77%(約70萬億元人民幣)的存款是屬於我們老百姓的個人存款——學名叫“住戶存款”。
按照13.9億人口來計算的話,那中國大陸居民的人均存款就約為5萬元人民幣。對此很多網友認為“平均數”的意義不大,並且這樣調侃:他們全家和馬雲一起平均,人均存款都超過1億元了。
5.6億人存款為零?
經濟學家郎鹹平曾經發布了這樣一組資料:雖然,中國人均存款在5萬元人民幣左右,但是其中約5%的人口(富人),他們的人均存款高達47萬元人民幣。此外,他們還擁有大量的股票、基金、房產或其他資產。
而95%的人口,他們的平均存款只有約2.4萬元人民幣,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這一群體中也分了兩個級別,其中大約是全國人口總量的40%——約5.6億人口的存款為零,這體現了當前中國仍有大量貧困人口。
分析人士認為這部分群體中,主要包含了如下幾種型別。一種是貧困人口,尤其是那些月收入只有2000元甚至更低的人群來說,他們的收入也就只能維持基本的生活,全家供養讀書的孩子,存款基本為零,這些人口應該數量不少。
還有一種情況是:提前消費群體。在當前的中國有一批群體的消費習慣很接近西方,喜歡提前消費(透支消費),大量使用信用卡,就是買買買。屬於月光族,他們的存款基本就是零。
開支較大群體。這部分群體的收入不低,但開支更大。他們揹負著房貸、車貸、給長輩養老、養育小孩……,導致每個月的收入分配到各個領域後,還要精打細算才能捱到下一次發工資的時間。對他們來說,銀行的流水不斷變化,存款也基本為零。
被養育群體:南生認為媒體所報道的這5.6億人口,實際上是按照全國13.96億人口計算出來的。這裡面本身就包含了大量小孩,他們屬於“被養育的群體”,甚至都沒開通銀行卡,沒有存款很正常啊。
存款,不等於資產或財富
此外南生認為,存款不等於資產和財富。舉個例子,張三在一線城市,擁有100萬存款,但無房無車(包括老家),也沒有其他資產。李四也在一線城市,存款只有區區的3萬元人民幣,但有房有車,且還有價值數十萬元的股票。
您說誰的資產(財富)更高呢?在當前的社會,資訊這麼發達,誰還會把錢都存在銀行?要麼買房、買車、要麼拿去投資,真正把大量現金存在銀行,這樣的群體應該只是少數吧。對大部分人口來說,他們的銀行存款只是其所有資產或財富的一小部分對此,網友們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