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世茂集團與福晟集團正式官宣,雙方進行全方位的合作——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房地產開發、建築施工、物業經營、商業等領域內的戰略合作。
時隔11個月後,雙方打造的“世茂福晟”新平臺似乎遇到了新的麻煩。
福晟前董事長潘偉明的妻子,前不久被相關部門帶走調查。
世茂福晟也迎來大換血,世茂集團派出的一支團隊,正式接管世茂福晟平臺。
新的負責人,是世茂長三角區域公司董事長劉新浩。
世茂的冉冉新星、世茂海峽發展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呂翼,在經歷幾個月的焦頭爛額後,不再負責管理世茂福晟。他本人以及世茂海峽公司,從福晟這個攤子上抽離了。
對世茂來說,保住世茂海峽不被拖累,就是保住了世茂的半壁江山。
對於福晟的債權人、客戶、員工來說,這算是一點好訊息。
世茂和福晟的合作重歸於好了。
世茂曾想撂挑子走人的。那場釋出會後,幾個月時間裡,世茂和福晟之間,發生了太多事情。
年初的時候,世茂確實意氣風發,他們做出了一個白衣騎士最有擔當的舉措:
為債務提供擔保。
但沒過多久,世茂就發現,他們吃下的,可能是一個毒丸。世茂的人說,他們用了一週的時間決定,在沒有盡調的情況,做了一次冒險。他們有想象過福晟的債務情況會比較糟糕,但他們沒想到的是:
以為只是接收了一個病人,最後發現是一個已經進了ICU的病人。
福晟的財務窟窿有點大。從四五月份開始,除了個別優質專案,世茂就不再為福晟的債務提供擔保了。
這中間,同樣遭遇困境的泰禾,也迎來了白衣騎士萬科。萬科決定用24億元收購泰禾19.9%的股份,但卻設定了一系列先決條件。
看到萬科的施救方案,世茂算是徹底後悔了。他們也想要像萬科那樣,讓福晟自行解決債務問題,然後才施以援手。
可惜,有些牛皮,已經吹出去了。
首先不答應的,就是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
9月到10月份期間,福晟集團持有的旗下公司股權被陸續凍結,很多貸款都到了支付的時間。但簽了擔保合同的世茂,並沒有履行償付責任的意願。
那個時候,世茂已經把福晟的資產挑挑揀揀,想要撤退了。
“18福晟02”的主承銷商中泰證券當時表示,因為發行人涉及多起民事訴訟和執行案件,其能否按期償付本次債券本息存在重大不確定性,該等事項對債券持有人的權益有重大影響。
11月初,大公國際公告稱,“18福晟02”回售兌付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決定將福建福晟集團有限公司主體信用等級調整為A+,評級展望調整為負面,“18福晟02”、“18福晟03”、“19福晟01”及“19福晟02”的信用等級調整為A+,同時將福建福晟主體及相關債項移出信用觀察名單。
事情的轉折點,或許是2020 年11 月18日凌晨一封名為《致福晟集團全體跟投員工的公開信》披露,世茂方在未經使用福晟集團保管的複核KEY的情況下,在恆豐銀行的配合下,擅自將2.6493 億元款項從共管戶中轉出。
次日,福晟集團在公募債領域首次出現違約。
福晟集團公告稱,無法按時支付“18福晟02”回售本金及利息計6.31億,其中已登記回售本金共計5.52億元,利息0.79億元。債券違約板上釘釘,福晟集團主體信用被大公國際由A+下調至C,四支債券也從A+被下調至C以及CC。
據瞭解,當前福晟集團旗下共有12只債券,總規模達100.3億元。有5只債券將於2021年到期,金額合計33.3億元;4只將於2022年到期,金額合計50億元。“18福晟03”到期日為2021年12月17日,規模為15億,如今距離行權日不到一個月。
後來,世茂、福晟紛紛表示,這封沒有加蓋公章的公開信與事實不符。
這封公開信背後的情況還不清晰,但緊接著,就發生了世茂福晟有人被帶走的事。
一番忙亂後,世茂重新組織了一支團隊,回到福州臺江區振武路70號福晟錢隆廣場。
世茂、福晟、信達資產、東方資產再次商定,福晟上市公司體系內的專案,歸福晟國際所有;上市公司體系外的專案,歸世茂管理。
在福晟這個失敗案例上,同行唏噓不已,金融機構瑟瑟發抖。
但陽光城集團和華融資產管理公司,私下會感到非常慶幸。
第一個有意向收購福晟的,不是世茂,而是陽光城。因為一些原因,最終接下福晟的,不是陽光城而是世茂。
在福晟債務高峰的時候,華融幾乎佔據了一半,但在一年半的時間裡,他們從每個介入的專案,逐步退出。他們甚至精準預測了福晟爆發危機的時間,不是2018年,而是2019年。
他們的同行,東方資產與信達資產,顯然低估了福晟的糟糕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