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等機構發表《中國住房發展報告(2020-2021)》報告,其中備受關注的一個結論是:2021年房地產漲幅5%左右,核心城市、中心城市、組團大都市等重點城市的房價漲幅或超過這個基本預期(其實社科院說的有點含蓄了,這裡所謂的核心城市、中心城市,其實大家都知道是指北上廣深和主要一線城市)。
有了社科院的這個預測之後,專家們也大膽坦言:2021年起,房子或“全面上漲”,並給出3大理由:
1、2020年蟄伏了大批次的購房需求,或許會在2021年釋放出來。
今年的樓市註定了不太平,上半年1-3月份受到“疫”事的影響,超過100個城市售樓部關閉(其實是100%關閉的),所以小陽春消失,這就奠定了全年整個樓市平淡無光的基調,下半年樓市剛開始有點起色,調控再度加碼的同時,央行首次給出了“三根紅線”對房地產提出嚴厲的融資限制。
所以說,不管是在上半年還是下半年,整個樓市銷售都不理想,克爾瑞資料顯示,上半年超過90%的房企目標達成不足40%,下半年為了完成銷售目標,房企平均促銷降價幅度在5%以上。預計全年完成100%銷售目標的房企也屈指可數。樓市在今年蟄伏了這麼多的買房需求,2021年必然會有序釋放,所以在市場需求增加的情況下,房價或迎來上漲。
2、受到經濟增速放緩影響,2020年以來央行多次放水。
2020年放水,其實在上半年居多,下半年雖然也有多次降準降息的情況,但資金流向都被明確鎖定,受到當前經濟增速放緩、內迴圈需要提升的影響,央行持續向實體經濟注水是大機率事件。而隨著房地產市場的恢復,受到傳統“買房投資”慣性的影響,有多少資金會悄然從實體企業掉頭走向樓市?咱們不得而知,但或多或少會受到影響,進而助推房價。
3、開年小陽春或引燃樓市銷售熱潮。
根據房地產發展歷史規律,在每一年的開年之後,基本都要迎來一個“小陽春”小熱潮,“金三銀四”與“金九銀十”具有很大的不同點,金九銀十的買房熱潮是開發商們人為操辦的,是透過降價攪動起來的,但金三銀四基本上是購房需求季節性釋放的結果。
每一年年終,大批次外出務工人員會趕回家鄉,兜裡全部是鼓鼓囊囊的一年積蓄,這些錢會用於何處?根據經驗,除了部分存款、留足日常開銷之後,還有很大一部分資金會用到家鄉買房置業方面,買房也是其中之一。所以,從2021年1月份開始,房地產有望迎來新的“陽春暖春”。
以上的三理由有可能導致房價上漲嗎?指聞君認為“機率非常大”大,但有一個令人“洩氣”的訊息來了,這也是一個影響房價至關重要的因素:需求總量,這一點從人口格局改變就可以看出來。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1987年全國總人口是9.63億人,到2000年增長到了12.67億人,總人口平均年增速為1.25%。在這其中,對房地產起到影響的當屬“強購買力人口”,1987年-2000年,我國15-64歲的青壯年人口數量從5.59億增加到8.89億人,年增幅是2.11%。
青年購房人群的增速是總人口增速的2倍左右,所以過去幾十年房地產才得以快速上漲。98年開始,商品房就高歌猛進,20年漲幅達到4倍以上,北上廣深等漲幅達到600%,98年均價1900元,2015年則是7517元,2019年則達到9370元,總體上漲400%。20年前的北上廣深房價基本為5000元以內,現在全部漲到高位,分別達到4.0萬、4.5萬、1.87萬和5.5萬。
不過,導致房價上漲的格局正在改變了,從下圖也可以看出,1-14歲的人口比例逐漸下降,15-64歲和65歲以上人口比例不斷提高,我國現階段的人口格局已經從青年化進入到了老年化。
前不久,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在演講中提出,從十四五開始,也就是在2021年至2025年期間,中國的人口格局會發生全新的改變,將要突破2道關卡:
第一個關卡:2021年至2025年期間,60歲以上老年人超過3億;第二個關卡:從2023年開始,16歲至59歲人數減少1000萬/年。根據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商品價格的闡述,決定一件商品價格的有2重因素,第一個是商品的價值量(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無差別的人類勞動量決定的),價值量決定了商品價格的起點,但同時受到供求關係的制約,供大於求則價格跌。
從《資本論》的價格觀點來看,未來房產上漲的可能性並不大,因為需求不足,而房產供給過剩了(任澤平認為存量房產多達3.11億套,戶均持有1.1套以上),與此同時,王石也直言房產早已過剩,今後不買房也有房子住。
所以說,房產其實漲不動,那麼建議1類人早打算:房子多的人。馬光遠也說到,今後普通人炒房的時代過去了,炒房成為了越來越專業的事情,所以曾經房子多的人該如何?房子捏在手上可能是燙手山芋,不僅不升值反而損失價值,特別是隨著房地產稅的到來,房子越多稅費越高,何去何從?該有個打算了。
留個話題:今後買房,還能賺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