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房產>

這是小陽的第 71 篇文章

1 父母現在的懶惰,是孩子未來的負擔

這兩年給孩子買房的父母越來越多了,

孩子一滿十八歲,達到了買房年齡,有錢的父母就開始給孩子籌謀買房了。

這讓我想起了2008年在北京讀書的時候,

學生們都擠在小小的宿舍裡,起早貪黑地學習,為了畢業後能找份好工作,

而隔壁宿舍的小姐姐,父母就已經幫她全款買了一套房,每個月收5000塊的租金。

孩子是需要託舉的,

越是有錢的父母,越是明白這個道理。

在2010年左右,房價雖然沒有現在這麼恐怖,但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面對這麼大的金額,兩類家庭,兩個決定,導致了孩子兩個完全不同的人生。

第一類父母,幫孩子付首付。

要知道,剛畢業出來的普通學生,哪裡有錢來付首付呢?

就算孩子的工資還算可以,但面對幾十萬的首付,也是杯水車薪,

但對於父母來說,卻不一樣,

父母畢竟工作了幾十年,多多少少有點積蓄,

就算父母積蓄不夠,但總有些社會人情,多少能借點錢,

所以,對於一個剛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父母幫一把,就能把房子買起來。

第二類父母,讓孩子寄錢給家裡蓋房。

這類父母,自己年輕時沒攢到錢,但卻有一個在老家蓋房的心願,

於是,自己沒有完成的任務,就順理成章地交給了孩子,

這些父母會說,

我養你這麼大,你現在出社會了,自然應該孝敬父母,

再說了,這房蓋起來還不是為了你啊

於是,孩子賺到的錢,就留一點給自己作伙食費,

其他的,就全部上交給父母,在老家蓋房了。

短短十年時間,兩個家庭,資產完全不一樣了,

原來這兩類家庭,也是有些差距,但差距沒那麼大,

而現在卻不一樣了,

當初買房的家庭,資產至少翻了三倍,

而當初寄錢回家蓋房的,到現在也還在租房,

更重要的是,面對現在的房價,想到城市買一套房的願望,越來越難實現了。

2 給孩子報興趣班?不如給孩子多點言傳身教

這兩天在醫院,隔壁床的孩子生病了,鬧著要看手機,

他的媽媽便訓斥他,“還不趕緊學習,這個星期沒去學校,學習都要落下了”,

說完以後,便自己拿起手機,刷起影片來,

請問,父母都在不停地玩手機,又有幾個孩子能甘心聽你訓斥呢?

這幾年的兒童興趣班也是開展得如火如荼,

什麼口才班啊,英語班啊,奧數班啊,

家長們也樂此不疲地遊走在各大興趣班之間,

上午送孩子學跳舞,下午送孩子學彈琴,忙得不亦樂乎。

雖然孩子的未來不可限量,但還是能從機率上有個判斷的,

這樣大一統教出來的孩子,那些一年幾千塊學費的興趣班,能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才來呢?

其實動腦子想想也知道,以畫畫為例,

如果真想培養孩子的畫畫功底,不投個十幾萬,幾十萬下去,是不可能有什麼名師教學的,

而且,就算有名師教育,也少不了孩子在家庭的刻苦練習,以及自帶的一點點天分。

但有些的父母不這麼想,

他們會覺得,我花了錢送你去培訓班了,就是對你負責了,

你要是沒學出來,那就是你的責任,是培訓班老師的責任。

而懂得教育的人都知道,父母的現實教育,家庭的教學,勝過學校、培訓班千倍、萬倍。

3 要進步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很多父母,到了四五十歲,就會有一種不想管了的思想,

如果你在年輕時,積累到了足夠的財富,

那你四五十歲退休,享受生活,無可厚非。

但實際上,很多父母,甚至連退休金都沒有,就開始想要孩子贍養了,

其實他們年齡也不大,五十多歲,

如果身體沒有問題的話,工作個十年也不成問題,

但他們就是不動了,因為他們有一個信念,生了兒子,

既然有兒子,而且兒子成家了,自然應該反哺父母了。

富裕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

但貧窮的家庭,大多有一個共同的原因,那就是無為的父母,

自己不努力,沒有掙夠錢,就安慰孩子說,兒孫自有兒孫福,

自己不奮鬥,沒有抓住時代的機遇,就對孩子說,人各有命。

這個世界上,哪來的那麼多命數呢?

丟一塊餅到地上,自己不去撿,於是生個孩子,想著等孩子大了等孩子去撿,

你不想想,等你的孩子長大,餅早就被別人撿光了,還輪得到你嗎?

27
最新評論
  • 為什麼有人會想花5萬/月,去租奧邸國際?
  • 番禺別墅區不為人知的秘密 幸福突然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