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歲的蔣先生於2018年在武漢購入一套53平米的綠地公寓,交了首付籤合同才發現房子用途是辦公。
“不是開發商說的商住公寓”。今年交房又發現,套內面積嚴重縮水,公攤超過40%,開發商承諾的共享廚房等至今還是毛坯……
如今一家三代人蝸居在這裡,蔣先生又因疫情失業,他正在備考研究生,希望為以後贏得更多可能。
這其中提到了公攤。它是中國獨有的一種房地產名詞,它源於香港,卻在內地發展壯大。所謂的公攤面積,就是分攤的共有建築面積,它與套內建築面積之和,構成了一套商品房的建築面積。
有人會認為,很多人不理解自己買了套房子,又沒買公攤,這些公攤的面積是商家強加給消費者的。
而假如不支付公攤面積的錢,那麼當取消了公攤面積之後,商家會縮減小區內的綠化和活動空間,到時候公共區域的維修維護以及小區生活質量水平都會不如意。
其實取消了公攤面積,最重要的是讓房產的價格更加透明化。可以把之前放在公攤使用面積中的一部分費用,平均加在房價裡面。讓對比的時候,以官方測量的房產面積做標準,去衡量房產的價格貴賤。
而不是現在收取了公攤費用,卻不知道自己需要公攤的具體面積是多少。公攤面積可以有很多種解釋,讓消費者不清楚到底有多少是自己需公攤的,即使標註有比率,但也可能只是開發商的一面之詞。
其次就是,可以遏制不合理收費現象的發生。像精裝修和取暖費用,都是按照購買房屋的總面積收取費用的,並沒有用到公攤面積當中。把收取建築面積費用重新變為收取套內面積費用,是合理的。
最新評論